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第1页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第2页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未婚先孕”的动物们 知识背景:1835年,波兰一位资深的养蜂人齐从(Dzierzon)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蜂巢里的蜜蜂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其中,蜂王和工蜂由上一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3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即2N),是雌性的;雄蜂是由蜂王的卵细胞(N=16)直接发育而来,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那么,雌蜂和雄蜂是怎样产生配子来繁衍后代的呢?除了蜜蜂和蚂蚁外,20世纪50年代,一种专门和农作物作对的蚜虫同样引起人们的注意。科学家发现,这些小家伙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雌雄交配的方式繁育后代;可当环境变得适宜的时候,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孤雌生殖,克隆出自己的子女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相继发现,家蚕、竹节虫、毒蛾、枯叶蝶、黄瓜和番茄等生物中也存在孤雌生殖现象。假减数分裂和孤雌生殖都是一种正常现象,自然界里从低等生物的昆虫、黄瓜到高等生物中的青蛙、鲨鱼都能在特定时期进行这种特殊的生殖行为,热点链接:雄蜂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 假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的。 首先,精原细胞(N=16)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的精母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仍为16条。初级精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一个子细胞体积较小,无细胞核,不能进行分裂,最终退化死亡;另一个子细胞的体积大得多,且含有细胞核,称为次级精母细胞(N=16),可以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似,减II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同时,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含有细胞质少(有16条染色体)的子细胞逐渐退化消失,含有细胞质多的细胞体积较大(内含16条染色体),最终发育成精细胞,可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雄蜂的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分裂最终可以产生一个精子,精子的染色体数和精原细胞相同。这种细胞分裂的方式与减数分裂不同,称为假减数分裂(如下图)。全国各地模拟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雄蜂(N16,可育)是由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其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而蜂王(2N32,可育)的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雄蜂在产生精子时通过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假减数分裂进行,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1种精细胞 B.雄蜂的部分体细胞内染色体数可能是其精细胞的2 C.雄蜂和蜂王的减数分裂I过程中均出现联会现象 D.雄蜂的次级精母细胞内会出现着丝粒一分为二的现象2.蜜蜂的受精卵(2N32)可发育为蜂王或工蜂,未受精的卵细胞(N16)可发育为雄蜂。如图为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过程的示意图,第一次分裂时出现了单极纺锤体,即只在细胞的一极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另一极没有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极纺锤体形成的原因可能跟间期未进行中心体的复制有关 Bn0n16的细胞退化消失可能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有关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8个四分体3.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而雌蜂(2n32)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雌蜂通过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而雄蜂在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分裂假减数分裂,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精细胞 B.卵细胞和精子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假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DNA的复制过程 DAaBbab个体交配其子代雌雄个体基因型均为四种4.蜜蜂中的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1N16)。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与其体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精子。而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2N32)。某对蜜蜂(亲本)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5.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如图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显微图像以及抑制剂处理后所引发的异常分裂现象。抑制剂X”处理可获得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如图中“☆”标注),该假配子可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记作n)后代。一种二倍体棉花的12号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G/gN/n分别控制有无腺体和有无短绒两对性状,育种者选用有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育种。图中异常后期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AN            B0n      BC02n     Dn2n6.蜜蜂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倍数决定,雌性(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雄蜂为单倍体。蜂王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本质为有丝分裂)产生精子。某对亲代蜜蜂杂交得F1F1蜂王与雄蜂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雌蜂的基因型为MmNnMmnnmmNnmmnn,雄蜂的基因型为MNMnmNmn。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代蜂王是纯合子           B.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Mn CF1雌蜂可产生4种卵细胞   DF1工蜂的基因型为MmNn7.雄蜂(n16)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其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假减数分裂,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B.雄蜂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当于一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有丝分裂 C.雄蜂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与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D.雄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8.某雄性高等动物在细胞减数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染色体数为N,核DNA数为Q,下列关于该高等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四种精细胞 C.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DNA分子、非选择题9.蜜蜂中的雌蜂染色体为2n32,蜜蜂种群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蜂王和工蜂均为雌性,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持续食用蜂王浆则发育为蜂王,幼虫食用少量蜂王浆后持续食用花粉则发育为工蜂,工蜂不育;未受精的卵细胞则发育为雄蜂。如图为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雄蜂的初级精母细胞      (填进行不进行)联会,与精原细胞相比,形成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      (填加倍不变减半)。2)蜂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雄蜂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和雄蜂的假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同之处有      (答出2点)。3)若雄蜂是由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则其经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蜂王基因型为AaBb,雄蜂基因型为Ab,其由受精卵发育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0.金小蜂(2n10)的性别是由卵细胞的受精情况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在金小蜂种群中,受精卵发育成雌性,卵细胞直接发育为雄性,雌性个体数量远高于雄性。但由于部分雄性金小蜂的体细胞内有一条自私的非必需染色体—B染色体,使其子代雄性个体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值。为研究B染色体自私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1)通常情况下,金小蜂的雄性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这种雄性个体被称为      2B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细胞内,独立于必需的5条染色体之外,其上的P基因影响金小蜂子代雄性个体比例,含P基因的雄性经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在      分裂时,除B染色体外,来自精子的其他染色体凝集成团,而后降解,导致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发育为雄性。3)研究人员将一种能特异性干扰P基因表达的物质﹣﹣RNAiRNA干扰)显微注射进雄性蛹内,羽化为成蜂后,与野生型雌蜂交配,杂交实验如图。①RNAi为一种人工设计的双链RNA,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内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其降解,从而干扰了P基因的      过程。但在此过程中,会有少量的RNAi残留,导致干扰失败,使部分P基因仍能表达。注:饼图阴影部分表示该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P+表示有P基因,PP基因请写出图中的基因型。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杂交实验二中F1代出现雌性金小蜂的原因      杂交产生的F2中雌性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其原因是雌蜂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     ,控制其数量,实现雌雄性别比例稳态。11.回答下列关于遗传育种的相关问题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如图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显微图像以及抑制剂X”处理后所引发的异常分裂现象。抑制剂X”处理可获得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如图中“☆”标注),该假配子可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记作n)后代。1)棉花花粉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后期以及末期过程中,保证配子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的结构变化有     。(多选)A.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C.核仁重现,纺锤丝消失D.形成细胞板,细胞一分为二2)图中异常后期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A.nB.0nC.02nD.n2n一种二倍体棉花的12号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G/gN/n分别控制有无腺体和有无短绒两对性状,育种者选用有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育种。3)棉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在选取杂交所用的母本时,需要进行的处理是     4)以该对亲本杂交为例,下列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     父本的gN母本的Gn父本的NN母本的nn5)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进行自交已知,经抑制剂X”的处理,F1产生的雄配子均为假配子,雌配子正常,获得的F2有四种表现型。由此推测     。(多选)A.母本12号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B.G/gN/n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F2四种表现型中有腺体无短绒和无腺体有短绒的个体占比较多D.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C
    A、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种精细胞,A正确;B、雄峰及其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条,但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雄峰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32条,因此雄蜂的部分体细胞内染色体数可能是其精细胞的2倍,B正确;C、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为单倍体,所以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现象,C错误;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雄峰的次级精母细胞会出现,着丝粒(着丝点)一分为二的现象,D正确。2D
    A、动物细胞中心体在间期倍增,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并在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单极纺锤体形成的原因可能跟间期未进行中心体的复制有关,A正确;B、细胞质与细胞核为相互依存的关系,n0n16的细胞退化消失可能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有关,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C正确;D、雄蜂为单倍体(N16),细胞中不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3C
    A、从图中可以看出,假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另一个子细胞退化,而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精细胞,另一个子细胞退化,最终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精细胞,A正确;B、雌蜂经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n16),由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故雄蜂的染色体数也为16,雄蜂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与雄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故卵细胞和精子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染色体数为16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均为16,说明该过程进行了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了两个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而姐妹染色单体是在假减数分裂时经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形成的,C错误;DAaBb形成的卵细胞为ABAbaBab,发育成的雄蜂的基因型有四种类型,而精子只有ab一种类型,与四种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为四种,故发育成的雌蜂基因型也为四种,D正确。4A
    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说明子一代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说明子一代雄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即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再由子一代雄蜂(由亲代雌蜂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基因型可推知亲本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再结合子一代雌蜂的基因型(AaBb)可知,亲本雄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则亲本雄蜂的基因型为AB5B
    图中异常后期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但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0n6B
    A、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蜂王的基因型为mmnn,是纯合子,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蜂王的基因型为MN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F1雌蜂的基因型为MmNn,因此可产生MNMnmNmn4种基因型的卵细胞,C正确;DF1工蜂的基因型与F1蜂王的基因型相同,都是MmNnD正确。7A
    A、由图可知,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不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A错误;B、由图可知,雄蜂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当于一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有丝分裂,不过其中体积较小的子细胞退化消失,B正确;C、雄蜂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与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等,都是32条,C正确;D、由图可知,雄蜂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8D
    A、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A正确;B、一个精原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四种精细胞,B正确;C、雄性高等动物在细胞减数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染色体数为N,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C正确;D、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核DNA含有个,细胞质中也有,D错误。9【分析】1)雄蜂的精原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的发生。据图可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6条,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是16条,因此与精原细胞相比,形成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2)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因此蜂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32条。雄蜂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雄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6条,因此雄蜂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32条。蜂王的减数分裂过程和雄蜂的假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同之处有都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产生子细胞时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分裂最终都只产生一个配子等。3)雄蜂的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假减数分裂,只产生出一个精子,该精子与原来的精原细胞基因型是一样的,都是Ab。蜂王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AbaBab1111;雄蜂基因型为Ab,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答案1)不进行     不变(232     32     都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产生子细胞时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分裂最终都只产生一个配子等3Ab     AABbAAbbAaBbAabb111110【分析】1)金小蜂的雄性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雌性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5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做单倍体。2)含P基因的雄性经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形成个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除B染色体外,来自精子的其他染色体凝集成团,而后降解,导致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条,发育为雄性。3①mRNA为翻译的模板,现RNAimRNA结合,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其降解,从而干扰了P基因的翻译过程。分析杂交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PPP+F1中的为雄性,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的基因型为P,杂交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PPP+为雌性(2n+B),所以基因型为P+P为雄性(n),基因型为P由于RNAi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正常情况下产生2种基因型的后代,即P+PPP,若杂交产生的F2中雌性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PP),则可能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答案15    单倍体   2)有丝分裂      3)翻译    P    P+P    P    由于RNAi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    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11【分析】1)棉花花粉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后期以及末期过程中,保证配子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的结构变化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和形成细胞板,细胞一分为二。故选:AD2)图中异常后期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但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0n,故选:B3)棉花为两性花,在选取杂交所用的母本时,需要进行去雄处理。4)由于基因G/g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用有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育种,符合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父本的NN、母本的nn或父本的gg、母本的GG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选:③④5)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获得的F1GgNnF1产生的雄配子均为假配子,雌配子正常,获得的F2有四种表现型,说明雌配子有4种(GNgnGngN),故母本12号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并且F2四种表现型中与亲本相同的有腺体无短绒和无腺体有短绒的个体占比较多,与亲本不同的2种表现型是交叉互换产生的雌配子与雄性假配子结合形成的,比例较少。答案1AD     2B     3)去雄    4③④    5AC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粮食安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两山理论: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两山理论,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