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第1页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第2页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第3页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第1页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第2页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文件包含解密0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解密0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A组 考点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在这个意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弭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领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从社会层面看,民法典全面、准确、系统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基本准则,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这也将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
    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是法治发展的里程碑。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法治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时。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法典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蔡斐《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托。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B.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其意义在于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C.民法典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与每一个社会个体密切相关。
    D.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
    1.B (“其意义在于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二段“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可知还有一个意义,“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从不同层面论证了民法典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
    B.文章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名言,意在表明民法是万法之母,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非常重要。
    C.文章将法国、德国的民法典与我国的民法典对比,指出当下中国的民法典是在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指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民法典蕴含了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
    2.C (“文章将法国、德国的民法典与我国的民法典对比”错误。根据原文第七段“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可知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与我们一样,都是在国家崛起的关键时刻制定出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因为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路径。
    B.民法典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也促进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
    C.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出的。
    D.“法者,治之端也”,可见良法是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D (A.强加因果,张冠李戴。原文第五段是说“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六段“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可知是“明确科学定位”,而不是“促进”。C.以偏概全,扩大范围。根据原文第七段“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可知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民法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贡献。
    (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
    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
    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4.C (“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错误。根据第二段可知,“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跟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
    B.文章引用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5.D (“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分析不当。根据第五段可知,“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才能进行“生成性对话”。)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无法建立起来。
    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
    C.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
    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
    6.D (A.夸大其词。由原文第三段“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促进的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B.“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于文无据。C.“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于文无据。)
    A组 综合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经常把知晓对方隐私多少作为衡量彼此之间关系亲疏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人才渐渐意识到,隐私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利,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的尊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2010年我国制定的《侵权责任法》,有了明确的隐私权保护条款。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快速提升,中国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人们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面临巨大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公民的所有言行都被数字化,人们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公民的隐私极易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人们的上网痕迹都可以通过快捷有效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整合成传统媒体时代未曾出现过的数字化隐私。这种隐私具有“无感伤害”的特征,隐私数据被他人非法使用时,公民往往无法及时感知这种伤害的存在,其隐蔽性和滞后性,导致伤害程度加剧。
    网络时代,公民的隐私无处安放,每个人正在成为“透明人”,甚至,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赤裸裸的未来”。这样一种局面,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全体公民对网络认知的不足、隐私保护意识不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公民可以非常便捷地在网络上获取和分享信息。通过分享,丰富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引发他人的共鸣,提升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分享信息也是与他人沟通连接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在社交媒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跟帖留言,可以有效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黏度。当然,也有一些人通过分享相关的信息来提升流量,赢得经济收益。但是,许多公民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分享信息,且分享的信息还包含有隐私的内容。与此相对应,相应的电商企业或者是网络平台,也在公民使用网络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那些数据通过整合,变成了一种有隐私价值的信息。我们自然地将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爱的人的生活暴露给全世界,自我暴露实际上成了一种奇怪的强迫症。而隐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大量泄露。
    对公民隐私权有效保护,首先需要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和隐私意识。事实上,许多公民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大众传播媒体性质并没有正确的认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新媒体上传播分享的信息,可以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并且可以快速得以传播。与此同时,许多公民没有良好的隐私保护意识。因为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哪些信息是应该被保护的。这些信息一旦被非法利用,可能会对自己的人身造成伤害。与此同时,隐私保护技术也应有所作为。中国公民面临的隐私不保的困境,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关系密切,技术导致的问题应该努力寻求技术解决的途径。网络平台和电商企业等应该采取有效的匿名、加密、数据扰动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删除”技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而政府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及时出台,当然是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有效保护的最后底线。
    (摘编自《大数据时代中国公民的隐私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晓他人隐私,曾被视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子,现在则成了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
    B.人们在网上购物、分享信息的痕迹并非都成为数字化隐私,不一定造成“无感伤害”。
    C.有的网民意识不到信息中的隐私,及分享平台的公共性,致使隐私泄露而不自知。
    D.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是造成隐私困境的原因之一,也可以成为隐私保护的积极因素。
    1.A (“知晓他人隐私”现在并不必是“侵犯他人权利”,网络平台和电商企业经过当事人同意获取隐私信息,或整合上网痕迹获取隐私,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首段分析国人隐私观念的发展进程,表明隐私的权利意识所具的时代特征。
    B.文章分析隐私泄露造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危害,论证了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C.文章举微信朋友圈例,论证分享信息可丰富和提升自身生命体验,密切朋友间的感情。
    D.文章末段属于解决问题,论述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主体要各尽其责。
    2.C (“举微信朋友圈例,论证分享信息可丰富和提升自身生命体验”错,原文第三段是“同时,分享信息也是与他人沟通连接的一种方式……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可见举此例是为证明“沟通连接”,与“同时”之前的“通过分享,丰富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引发他人的共鸣,提升自己的生命体验”没有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属于“大数据时代中国公民的隐私困境”的一项是 (  )
    A.湘西地区的果农通过淘宝网发布滞销水果的信息,销售情况一时并未得到很大改善。
    B.香港警察履行维护香港治安的职责,家人姓名、单位等信息被不法之徒泄露在网上。
    C.台湾歌星发文宣布去某地举办演唱会,被获悉消息接机的热情歌迷围堵以至场面失控。
    D.市民罗某证件被盗,其身份证被小偷贩卖他人,用作银行贷款,莫名惹来债务官司。
    3.B (A.所发信息非隐私,其水果滞销也不是隐私困境。C.歌星演唱会的消息的受众是大众,不属于隐私;其场面失控也非隐私困境。D.其身份证信息的泄露不是“大数据时代”以网络的途径造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时间与空间都可以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一定距离中来看。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审美观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B.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欣赏时可以暂时消除概念和功利等的影响。
    C.拉开一定的距离,对幸福的回味、最切身的痛苦都可以成为如歌如诗的审美欣赏对象。
    D.“心理距离”说认为,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获得审美感受。
    4.B (A.“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错误。与“无功利”相反即“有功利”,“心理距离”说的观点是审美时不可能完全抛开功利,但在审美的那一瞬间要通过“心理距离”“暂时消除”功利,是“去功利”,“去功利”不是“无功利”。C.分析错误。痛苦本身不会成为诗一样的审美对象,原文第二段是说“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强调“成为诗”一样的审美欣赏对象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思痛”时获得的感悟或情感升华等。D.“‘心理距离’说认为”错误。该项表述的内容不是“心理距离”说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它推演出来用以指出其缺陷的观点。)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心理距离”的概念入手,逐层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分析了“心理距离”说存在的主要缺陷,同时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C.文章最后提出“审美视角”说,是对“心理距离”说及“无功利”观的缺陷的修正。
    D.文章多次提到“海上大雾”这个经典例子,但表述方式不同,论证目的各异。
    5.C (“审美视角”说并未涉及审美的功利问题,与传统的审美“无功利”的观点并无直接联系,更无修正其缺陷的表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可能轻易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B.要避免美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指向性错误,最好的方法是以“审美视角”代替“审美距离”。
    C.艺术教会我们发现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缺乏艺术素养,无法感受生活中的美。
    D.摆出一种审美态度固然可以发现美,但对生活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态度。
    6.D (A.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是说要避免“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因而“需要考虑审美对象和环境状况等因素”。B.“最好的方法”之说绝对化。C.夸大其词。艺术固然能教会我们发现美,但并非一定要接受艺术教育才能感受生活中的美。)
    B组考点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持续壮大这种力量,必须提高文化产业内容原创能力,加快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
    原创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市场扩张的发展红利趋于减小,简单地引进、模仿,甚至是抄袭,已被广泛诟病且已触碰底线。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是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直以来国家基本的政策导向。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原创的政策,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主要是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要尊重内容原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调动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进行文化内容原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释放蕴藏于其中的内容原创的巨大潜能。最重要的则是要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动力机制,以确保内容原创者的合理利益,并使其能够合理分享所创内容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的经济收益。
    鼓励原创的制度,一是要强化原创内容的产业化支持。以文化创业者和小微文化企业为对象,充分利用“双创”示范基地和各类众创空间,打造促使原创内容产业化的全程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原创内容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后进入市场。二是要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的税收支持政策。以文化企业为对象,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重视文化内容研发,加大相应的投入力度。文化内容研发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正如科技研发对于一般企业的重要性一样。应该比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三是建立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奖励和推广机制。整合各类政府文化奖项,以及各类主旋律文化产品创作计划,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以引导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质量提升的方向。四是强化政府采购支持内容原创的机制。根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家相关要求的文化内容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政策,加大对各类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扩大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五是推动构建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文化内容提供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度最大,但是在产业链中相对于渠道企业的谈判能力又最弱,因此市场机制往往导致文化内容提供企业的合理利益得不到保证,这严重影响了文化内容提供企业的原创动力。六是探索建立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正在加速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转型,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为复杂。因此,不仅要完善文化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探索开辟数字文化创意和数字文化内容等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
    (摘编自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产业已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但遇到了持续发展的难题。
    B.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基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导向,也是必然选择。
    C.文化产业以引进、模仿、抄袭的方式扩张市场,这种发展模式受到社会广泛指责。
    D.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可以参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
    1.C (“文化产业以引进、模仿、抄袭的方式扩张市场”错,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简单地引进、模仿,甚至是抄袭,已被广泛诟病且已触碰底线”,遗漏了“简单地”这个限制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必须加快构建文化产业鼓励原创的制度,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B.文章从原创能力不强的角度切入,强调目前关键是要完善政策,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C.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D.文章从六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落实鼓励原创的制度,先主后次,思路清晰。
    2.D (“先主后次”错,对应原文最后一段,从整体来看,这六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而是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机制,就能确保原创者的合理利益,从而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B.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能够破解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C.文化内容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贡献度最大,但在产业链中谈判能力相对来说又最弱。
    D.文化产业正从以模拟技术为基础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转型,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技术更复杂。
    3.C (A.逻辑关系不成立。原文第三段只是说“最重要的则是要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动力机制,以确保内容原创者的合理利益”,并非建立起了这种机制就一定能确保。B.断章取义。原文第三段说“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主要是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只是说明政府引导扶持要“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并没提到能否“破解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D.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为复杂”可见,不是“技术更复杂”,而是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更复杂,选项偷换了概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寒暑、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面积大小、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得民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胜利。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识了天人之分的内涵,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才产生了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为人之学、会通之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关于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都在这个重大课题上作出了贡献。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和外域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产生了新的思想课题,但天人之学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失去它的光泽,只是变换了形式。
    (摘编自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对“天”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至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由战争实践到理论提炼的过程。
    C.与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的是天人相分的观点,这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
    D.源远流长的天人之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4.C (“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对人们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最恰当的表述质疑开篇,有其针对性。
    B.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
    C.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古人有关天人之学的观点,通过辩证分析使论证层层深入。
    D.文章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高度,阐释了天人之学在古代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
    5.B (“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分析有误。结合原文“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等分析可知,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是为了强调了天人之学中人的地位与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历来被思想家热议,业已成为中华文化赓续的两条路径。
    B.如果没有兵家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就不可能改变前代有关“天命”的思想。
    C.《天论》对天人之分内涵的阐发深刻而清晰,源于采用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路。
    D.天人之学的理论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坚守传统的立场和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态度。
    6.C (A.“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两条路径”推理不准确。“天主宰人”“人定胜天”是两条极端的路径,不是中华文化的赓续路径。B.选项推断有误。结合原文第二、三段相关信息分析可知,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是从西周开始的,兵家代表人物孙武提出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改变了前代有关“天命”的观点。D.“传统的立场”所指不明确。结合原文“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等分析可知,不是所有的“传统立场”都要坚守。)
    B组 综合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否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平心而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穿插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小振兴,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小说的悲剧性质,不过思想艺术整体上还是无法同前八十回相提并论,但第九十八回写黛玉之死,包括前一回写黛玉焚稿等,还是有前八十回的踪影,打动过不少读者。至于这后四十回是否掺杂有曹雪芹残稿,倒不必纠缠,应该在不预设谁是作者的前提下,就文本本身的客观效果加以分析评价,这也是笔者分析黛玉之死描写的基本立场。
    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之死,确实比较成功,红学家蒋和森的《林黛玉论》,就是从这里开头的。他写道: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是不寻常的一回,两个世纪以来,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水流跌入万丈深渊似的激荡、回旋起来。”
    这话不能说没有事实依据。究其原因,一则,林黛玉的命运曾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前八十回有关黛玉的出色描写,已为这最后出现的凄婉欲绝一幕,做了充分的蓄势;再则,生命枯竭和心灵绝望的双重打击,更让读者一洒同情之泪。还有,林黛玉临终前挣扎着没有说完的“宝玉,宝玉,你好——”,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种想象,又通过黛玉去世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强化:
    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描写,在“惟有”中凸显“没有”,似有《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那种怅然若失的效果,尽管悲伤的程度并不一致,而《红楼梦》这段文字也稍显套语化。
    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恰恰这种可被视为艺术成功的描写,又在很大程度上,跟小说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紧密相关。小说写黛玉之死,同时也写了宝玉与宝钗成亲的大喜事,这是以空间并峙的方式展开的描写。空间把宝玉和黛玉分隔在两个不同的氛围里,宝玉神志不清下无法领略到大喜大悲,而黛玉因对宝玉的误会而产生的绝望情绪虽然强烈,却没有来自宝玉反馈的心灵冲击和碰撞。这样传递的悲喜对照和对峙,主要是停留在他人感觉的表面,回避了表现宝玉和黛玉心灵对撞。
    让黛玉欲言欲止的描写,这一回中,共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对紫鹃说的话:
    “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说着,又喘了一会子,闭了眼歇着。
    还有一处,就是她临终前,说的“宝玉,宝玉,你好——”
    可是,这种激发了读者想象力的描写,真的是一种艺术成功,还是作者在逃避描写的难题?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
    也是在这一回,小说还写到,对于黛玉之死的消息,大家都没有告诉宝玉,只有薛宝钗顶着巨大压力、直接告知宝玉真相,使宝玉惊厥昏倒,后又慢慢恢复理智。这既符合宝钗做事大气的风格,也使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但让宝玉清醒的关键却是阴间神秘人的开悟。在表现心灵世界冲击和变化的复杂性上,即便在围绕着黛玉之死而呈现的较为出色的情节艺术描写中,也有着难以弥补的简单化的局限。
    总之,艺术的出色与局限,其两面性就是那么鲜明地依存于黛玉之死的描写中,换句话说,如果艺术仅仅是用来回避表现的困难,那么艺术的策略常常就是一种走向情节表面新奇的套路。在解除一切艺术套路中,让黛玉和宝玉在心智健全的日常生活中直面对方和自己,表现出困难的克服或难以克服,这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给予读者的反套路的示范。
    (摘编自詹丹《黛玉之死的描写套路与反套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预设作者,从文本本身的客观性出发加以分析评价,是笔者分析黛玉之死描写的基本立场。
    B.黛玉去世前两次欲言欲止的描写,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但是否算一种艺术成功还值得讨论。
    C.“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描写富有想象,凄凉冷淡,虽稍显套语化,但也把小说推入了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D.《红楼梦》中对黛玉之死的艺术描写陷入套路,回避了表现宝玉和黛玉心灵对撞,影响了对复杂的心灵世界的开拓。
    1.C. (“但是却把小说推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七段、第八段“而《红楼梦》这段文字也稍显套语化”“恰恰这种可被视为艺术成功的描写,又在很大程度上,跟小说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紧密相关”分析可知,没有把小说推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故选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简洁明了,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的争议谈起,直入论题。
    B.文章引用红学家蒋和森在《林黛玉论》中的开头,是为了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精彩之中有套路。
    C.文章用“笔者”“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又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等词句进行表述,表明了作者的审慎态度。
    2.B.(“是为了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精彩之中有套路”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这话不能说没有事实依据。究其原因,一则,林黛玉的命运曾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前八十回有关黛玉的出色描写,已为这最后出现的凄婉欲绝一幕,做了充分的蓄势”分析可知,文章征引蒋和森的《林黛玉论》,论证了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存在关联,不是论证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精彩之中有套路”。故选B。)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为读者提供了解决描写套路问题的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写林黛玉之死能感动读者,主要在于前八十回的描写很出色,蓄势很充分。
    B.宝钗把黛玉去世的消息直接告知宝玉,符合宝钗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宝玉清醒的关键。
    C.《红楼梦》后四十回合乎曹雪芹悲剧基调设置,不过思想艺术整体上还是比不上前八十回。
    D.只要讲究艺术策略,表现出困难的克服或难以克服,就可以解除艺术套路,走向反套路。
    3.C.(A.“主要在于前八十回的描写很出色”理解有误,据原文第五段“究其原因,一则,林黛玉的命运曾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前八十回有关黛玉的出色描写,已为这最后出现的凄婉欲绝一幕,做了充分的蓄势;再则……”分析可知,原文语意是说前八十回的描写很出色是“充分的蓄势”,并无“主要在于”之意,选项中“主要在于”曲解文意。B.“也是宝玉清醒的关键”理解有误,根据倒数第二段“但让宝玉清醒的关键却是阴间神秘人的开悟”可知,宝钗把黛玉去世的消息直接告知宝玉不是宝玉清醒的关键。D.“只要……就……”错误,根据“在解除一切艺术套路中,让黛玉和宝玉在心智健全的日常生活中直面对方和自己,表现出困难的克服或难以克服,这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给予读者的反套路的示范”可知,选项说法绝对。故选C。
    二.阅读《乡土中国》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②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③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④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⑤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⑥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⑦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⑧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礼治社会”特点的一项是( )
    A.礼治社会是将礼作为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B.礼治社会以合于礼作为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
    C.礼治社会依靠传统来维持这种规范的社会形态。
    D.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4.D.(“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原文第⑦段的表述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故选D。)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的“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B.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不需要外在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C.礼治、法治、人治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治理状态。
    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
    5.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错误,原文第⑥段的表述是“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则……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故选D。)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作者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礼治与法治、人治、道德进行比较,揭示了礼治的内涵。
    B.老子认为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和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一致。
    C.作者引用“颜渊问仁”的例子旨在证明:礼并不是从外限制人的,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D.部落是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的政治权力之一,在部落里,礼却不需要这种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6.B.(“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错误,对老子观点的分析确实限制条件,原文第①段写“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第⑦段写“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可见,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故选B。)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区别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
    B.主张小国寡民的老子与大多数信奉自由竞争的美国人,其维特社会秩序的想法是相似的。
    C.如果说某些西方国家当前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制”。
    D.礼治社会强调内心修炼,法治社会强调外部法律约束,两者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
    7.B(A.“区别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错误,原文为“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C.“其根本原因”错误,“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制’”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应该是“思想”。D.“两者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错误,原文只是说“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但并未说“两者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借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8. B.(“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错误,无中生有。根据原文“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表明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但无证据表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根据原文“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只是这首诗的其中两联。故选B。)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悟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9.C.(“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错误,据第二段“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可知,这是对诗歌创作的要求,而实际上,作家们水平不一,创作出来的诗歌中,并不全是“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故选C。)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D.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10. D.(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欠妥,最后一段“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看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隐蔽的情趣和境界,而不是对景象的反复铺陈。故选D。)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选自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有删改)
    1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严格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B.“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但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都没产生直接影响。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11.C (A.“严格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没有“严格”的限定,选项曲解文意。B.“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都没产生直接影响”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可见“道法自然”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深远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错误。原文为“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而非直接“孕育”。故选C。)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12.D(D.“……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庄子只是将“道法自然”的思想阐述得具体生动。故选D。)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13.C(C.“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错误。根据原文“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可知,顺应自然规律是前提。故选C。)
    14.下图是当代中国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冷军的画作《肖像之像——小罗》的一部分(原图有颜色)。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有人则认为是一种继承,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说说你认同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14.观点一: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冷军的画作非常注重细节,甚至被怀疑是照片。
    观点二: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
    中国古代艺术家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冷军的画中人小罗,清纯迷人、甜美无邪,有理趣。
    (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材料中的理论分析画作。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根据原文“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中国古典艺术讲究“道法自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冷军的画作非常注重细节,无论是人皮肤上的细纹毛孔,还是衣服的褶皱纹路,都被他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画是照片。
    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根据原文“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可知,冷军的画作细而不腻,真切自然。画中人小罗,也因其清纯迷人、甜美无邪的形象,令观赏者深受震撼,故能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


    相关试卷

    解密09 论述类阅读(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解密09 论述类阅读(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