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锦囊
专题09 “原地过年”后疫情时代引发的思考-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锦囊
展开“原地过年”后疫情时代引发的思考 引言:自新冠疫情蔓延开来,全世界都在与之抗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祖国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的人民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加紧密团结。随着疫情的稳定和常态化管理,后疫情时代已经到了,我们需要做的依然不容大意。唯有不断坚持再坚持。接近年关,原地过年又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名言金句1.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2.凝成一条心,守护一座城。3.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能过好年。4.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5.年味一直都在,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6.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白居易)7.“原地过年”须有“年味”,莫成“有地过年”。(段官敬)8.做“原年人”,选择原地过年,已是今年春节的“主旋律”。9.在特殊时期,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李群)10.当新冠疫情遇上春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了“有钱没钱,就地过年”。 典型事例1.铁路部门免费退票,助力原地过年近日,为配合各地政府减少人员流动的防疫政策,铁路部门对旅客列车车票退票规定作出调整,从1月7日起,旅客在车站、铁路12306网站等各渠道办理1月6日24时前已购列车的有效车票退票时,均实行免费退票。2.京东物流春节坚持送货,助力原地过年近日,京东物流对外宣布,今年春节运营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即使除夕至大年初三,消费者也可在全国30个省份、近300个城市正常下单收货。同时,京东物流今年将投入近1亿元,为坚守一线、原地过年的员工提供福利补贴。3.企业用薪用岗留人“就地过年”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制定了“春节留守激励政策”。春节期间,除拿到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的加班工资外,留守员工还可享受最高3600元的春节留守激励奖金,和最多7天的无薪荣誉假期。而且,富士康还推出多种形式的春节关爱活动,投入1000万元经费关爱留守员工和困难员工,组织开展丰富的线上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线上电竞比赛、K歌赢好礼、线上新春活动评比等。(来源:河南日报)4.政府用情用心留人“就地过年”浙江义乌在“留人过年”上进行了暖心安排:新年红包少不了,留义乌过年人员每人可申领“新年红包”电子消费券500元,可免费获得20G的流量包。出去游玩不担心,全市所有停车场免收停车费,市内公交车免费乘坐,景区免收门票,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免费开放;就连租房一族的烦恼也考虑到了:倡导房东给予留义过年人员减免半个月以上租金或免费延长半个月以上租期。(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观点观点1:“原地过年”彰显家国情怀对于每一位在外游子来说,是否回家过年,则是摆在临近春节期间的一道选择题。一边是父母的思念、家人的团圆,一边是紧迫的形势、防控的需要,国家大势又一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主动响应号召,坚持“原地过年”,体现的是大国公民的责任担当,彰显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来源:鲁网 王誉钦) 观点2:疫情当前,原地过年也是一种守土有责对普通人来说,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就地过年,也是一种对疫情防控的责任。漫长的出行旅途存在诸多的不可控环节,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这种守土有责的语境,对于每个人都亦然。(来源:中国网 谢伟锋) 观点3:原地过年同样是守护亲情回家过年是亲情,不回家过年同样是守护亲情。无论是对于在外的游子还是老家的父母,家人的健康比回家过年这种形式更加重要。而且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体系下,回家过年不但可能面临核酸检测、隔离等防控要求,还可能存在病毒传染,给家人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原地过年尽管没了亲人友人团聚的其乐融融,但却保证了全家人的健健康康,这其实也是经历了去年的疫情以后,大家形成的一种共识。(来源:四川文明网 刘少华) 观点4:原地过年是为了以后更好过年各地倡导减少出行、原地过年,不仅是基于疫情防控大局的需要,也是对自身和家人安全的一份保障。已经漂泊在外一年,家里年事已高的父母、童真可爱的孩子,都在翘首盼望游子归来。我们理解这朴素的情感,但疫情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不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出行正是为了以后更方便地出行,原地过年正是为了大家以后能更尽情地团聚在一起。(来源:南方日报 ) 观点5:不要轻易要求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是防止病毒扩散最有效的方式,疫情防控也确实应该常抓不懈。不过是否就地过年应该根据各地疫情形势因地制宜,在降低疫情风险的同时也要最大化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过度防疫,更不能一刀切。有的人因为疫情政策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人活着健康需求固然重要,情感需求也不可或缺。如果今年还“就地过年”的话,恐怕这是很多打工者都难以接受的。(来源:环球时报,胡锡进) 观点6:就地过年不能搞“一刀切”鼓励就地过年,关键在“鼓励”,不能“一刀切”。既要充分研判分析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任务,还要区分高、中、低不同风险防控等级,也要考虑员工在工作地的实际情况,更要尊重个人的情感和意愿。此外,在鼓励就地过年的同时,最关键的还是要慎始如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细致做好体温监测、防护出行、清洁杀毒等工作,并提前做好各种风险预判,切实守好疫情防控“年关”。(来源:华声在线 汪东旭) 精选时评 “原地过年”,虽为原地,仍有“年味”!俗话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不错的,在特殊时期,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原地过年 彰显家国情怀对于每一位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否回家过年,则是摆在临近春节期间的一道选择题。一边是父母的思念、家人的团圆,一边是紧迫的形势、防控的需要,国家大事又一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主动响应号召,坚持“原地过年”,体现的是大国公民的责任担当,彰显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原地过年 守护家人亲情回家过年是亲情,不回家过年同样是守护亲情。无论是对于在外的游子,还是老家的父母,家人的健康比回家过年这种形式更加重要。而且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环境下,回家过年可能会给家人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原地过年尽管没了亲人团聚的其乐融融,但保证了全家人的健健康康,这是经历了一场疫情后大家形成的共识。原地过年 体现守土有责对普通人来说,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就地过年,也是一种对疫情防控的责任。漫长的旅途存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保护好自己就等于保护好他人。这种守土有责的语境,对于每个人都亦然。 精选习作 “原地”盼“团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而春节无疑是其中最亮眼的那一颗星。在民间,人们更乐意称呼“春节”为“过年”。“年”是一个很有感情色彩的字眼,它承载着阖家团圆的期盼,装满了热热闹闹的回忆。“过年”寓意幸福团圆,今年的“年”别有风味。记得小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的挂起红灯笼,贴上惟妙惟肖的窗花,一眼望去,满大街都浸没在红色里。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然后笑呵呵的闲聊,在不经意间放出一个“炸弹”,等着对方的羡慕夸赞。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走亲戚”,虽然一定会被大人们询问考试成绩,但这种尴尬总会被得到红包的快乐冲淡得烟消云散。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但是“年味”也在慢慢变淡。家家户户好像都被钢筋铁骨的楼房分隔,明明住对门,却再也不会互相串门闲聊;曾经调皮时最爱的炮仗、烟花,在有些地方也为了保护环境而被明令禁止;过年氛围最浓的商场,却充满了满满的商业味道,失去了那一份真。年味变淡,不变的唯有对家的“团圆”的期待。2020年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不速之客,我们经历了一个难忘的春节。我还记得在那段假期中,我和老爸因为到底贴哪一副对联而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老爸以争取到了老妈那至关重要的一票而获胜;我还记得在燃放烟火爆竹时的紧张,我害怕伤到自己,一点烟花就跑的飞快,而导致点了三次才成功;我还记得有一次出门见朋友,走到小区里发现大家都眼神怪怪的看着我,直到妈妈追出来,我才发现自己忘带口罩。去年,我们既经历了悲伤与风雨,我们也收获了感动与喜悦。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胜利了!因为有负重前行的英雄们,我们守住了健康,才更加珍惜这份家的“团圆”。万众期盼新春,疫情却突然反弹。国家、政府、社会再次进入了战备状态。政府部门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号召,配合防疫举措,凝聚抗疫共识,选择就地过年。据大数据统计,选择就地过年的“原年人”超过了一亿,为牛年春节的疫情防控打下了胜利的坚实基础。倡导“原地过年”,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了很多家庭的团圆,但这暂时的别离是为了更好地“团圆”。我有个外地的同事就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原年人”。我想,今年春节,依然会有很多人吃不上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条,不能在大年三十陪家人守岁看春晚……虽然有遗憾,但她坚信,只要心中有家,就一定会盼到“团圆”。在这特殊的春节也衍生了特殊的过年方式——“云过年”。家人们虽然少了见面的寒暄,少了相聚的热闹,但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在线上团聚。这样,就算一家人分隔两地,也能一起看春晚、一起聊聊闲话,过一个不是那么完美却有担当的年,“原地过年”终究会等到“团圆”。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请正在“原地过年”的你一定不要感觉孤独。纵使千里万里,也要用笑脸迎接春天,让生命从容绽放,实现每一个人期盼已久的“团圆”。让我们,在后疫情时代里,坚守本心,相信我心安处即吾乡,心在一起,就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