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 试卷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9 古诗歌鉴赏 (含答案解析),共14页。
    考点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角度1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常见题型】
    1.诗句中“××”一词的含义(意思)是什么?
    2.本诗中的词语“××”是指。
    3.×联中的“××”一词指的是什么?
    4.请结合“××”一词,分析×联中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
    【答题思路】
    1.了解本义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判断该词语是动词、形容 词、副词,还是代词、名词等。
    2.结合语境
    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的“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这里就要回答词语的比喻义一 家书的珍贵。像“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结合词的内容理解就不难理解它的含义,是指收复北方,统一山河。
    【答题步骤】
    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语2.回到文中,还原词语位置。
    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角度2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常见题型】
    1.“……”一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试做分析。
    2.“……”一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这句诗该如何理解?
    4.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答题思路】
    常规的诗句理解题所选的诗句往往是被后人传诵的名句,或者是主旨句,或者是情感句等,答题时要判定该句是否有言外之意,是否与主旨或情感等有关。
    1.抓主旨
    辨别诗句是否是主旨句,如果与诗歌主旨有关,要扣住主旨来答题。
    2.抓情感
    辨别诗句是否是情感句,如果与表现诗歌情感有关,要结合情感答题。
    3.抓比喻义
    辨别诗句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方法,要答出诗句的比喻义。
    4.抓典故
    辨别诗句是否运用了典故。如果诗句包括了典故,要答出运用典故所要表达的寓意。
    5.抓诗眼
    辨别诗句中是否有诗眼等关键字词。如果有一些非常关键的词语,还要答出该词语的含义。
    考点二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角度1理解内容
    【常见题型】
    1.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3.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说××?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答题思路】
    1.整体把握
    要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大致内容。
    2.明确主旨
    确定诗歌题材,如咏史怀古诗、咏物诗、边塞 征战诗等,初步掌握诗歌主旨。
    3.抓关键词句和主要意象
    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了解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4.把握情感
    概述出题干所要求解答的内容,概括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感情。
    角度2画面描絵
    【常见题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所蕴含的诗人情感作答。
    【答题思路】
    这类题往往选一些写景的语言优美的句子,解答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梳理意象
    明确全诗出现了哪些景物。
    2.变换角色
    将自己代入诗歌情境中,假设自己是作者,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景物。
    3.适当想象
    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也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要对诗句内容进行丰富和想象。
    4.语言优美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5.结合意境
    在画面的描绘过程中,渗透诗歌或诗句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主人公的心情和景物的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考点三 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
    【常见题型】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引用了……的典故,有何用意?
    3.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1.审视标题与注释
    通过标题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通过注释可以了解创作背景,从而大致推断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2.抓住描写思想感情的词语
    古诗词中常用到一些直接表露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从题目中的“寄”及诗中的“共剪”,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一片深情。
    3.分析意象
    意象即诗中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和物,如杨柳表示送别,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4.准确表述作答
    在平时学习时,考生要积累一些概括感情的 常用词语,避免答题时说外行话。如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等。
    考点四 分析形象
    【常见题型】
    1.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歌中写了××(事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3.简析诗歌中×× (事物形象)。
    【答题思路】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5)借助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揣摩人物。
    2.事物形象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景物等。 分析事物形象首先要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 特点和内在品性;其次,借助表现手法,尤其是托物言志,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最后,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考点五:鉴赏语言
    考察角度1炼字
    【常见题型】
    1.某句诗或某联诗中,哪一个字(词)用得精妙?请 找出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某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诗中的某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5.请赏析某字的妙处。
    【答题思路】
    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解答此类问题要 做到“字不离句”。要想准确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一定不能孤立地看,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2.看该字有没有运用某种手法,如拟人、比喻、双关等。
    3.展开联想或想象,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语言简练,信息全面。
    4.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角度2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题型】
    1.“……”这句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某句诗中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1.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
    (1)采用的修辞方法(如拟人、比喻等)。
    (2)采用的描写手法(如侧面描写等)。
    (3)用词的生动形象等。
    (4)写景的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
    (5)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反衬等)。
    2.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 启示和思考。
    角度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或风格)
    【常见题型】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1.了解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 贺的奇崛瑰丽、白居易的平实质朴等。
    2.积累相关的术语,如: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 永、清新明丽、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 浑、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 达飘逸。
    考点六 分析写作手法
    【常见题型】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4.×联运用了 ××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表现手法(托物言 志、动静结合、衬托等)、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方式和抒情方式)。
    2.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手法。
    3.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
    4.这种手法对表现诗歌主旨或人物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范例引路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尾联,诗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答案】1.“青衫湿”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2.B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词情感主旨的理解。本首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考生可根据以上内容做答。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B项“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错误。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秋是悲凉的,而在曹操的眼里却充满了生机,为什么?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答案】1.因为曹操北征乌桓刚刚打了胜仗,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也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完成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观沧海》是作者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也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在阅读古诗词中要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为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要赏析的话就要抓住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描绘出的画面和表达的作者的情怀来作答。
    三、触类旁通
    阅读《登飞来峰》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此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当时王安石三十岁。联系说说你对诗中画线诗句的理解。
    2.“诗,志也。”“诗”的本义有“言志”的意思。你积累的其他古代诗词中“以诗言志”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在乙文中王安石不惧质疑,敢于反驳和为自己辩护,体现了画线诗句所表达的王安石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示例四: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
    1.欣赏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考查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积累诗人文化和诗歌知识,多背诗,特别是多记忆“以诗言志”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后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阅读这首诗,任选其中一联,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答案】1.示例: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2.示例:我读出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欣喜之情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
    1.题干要求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本题的难点在于审题和对于诗词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审题时要牢牢的抓住题眼,“古风存”,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的主题分析。选首联与颈联皆可。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这些都能说明“古风存”。
    2.考查对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本题的难点在于诗句的理解,以及审题的技巧。审题时需要圈画“哪些情感”扣住这个要求选择相关的语句进行答题,准确答出作品中的感情。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和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这首诗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沉醉于淳朴的农村生活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宋词《水调歌头》,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2.这首词中“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诗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__。
    【答案】1.B
    2.(1)无眠 (2)人生
    【解析】
    1.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故B项的“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的理解是错误的。
    2.考查对诗文主旨的理解。这首词的小序中的“欢饮达旦”与“无眠”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据此可填写作答。
    赏析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①揖三公②,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③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式,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该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限定角度为表现手法。诗句的意思是: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由“梦回”“身老桑村麦野中”可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2.【答案】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满头白发,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前两点可以合二为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白发丛生。由“华发”可知,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诗人梦回杀敌战场,表明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奇士”指好友独孤策。诗人想起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还有谁能和自己一同前往?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被罢官闲居在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作客农家,腊酒虽廉,但村人尽其所能,盛情款待,突显出农人质朴好客的性格。
    B.诗人游玩路上,一路山环水绕,疑若无路可寻,忽然柳绿花红的新村突现,豁然开朗。
    C.诗人社日里,追随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敲鼓,依照古风,迎神祭社,祈求仕途顺遂。
    D.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的画卷中。
    2、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ABD.正确;C.有误,是祈求丰收,而不是仕途顺遂。故选:C。
    2、【答案】示例:从“拄杖无时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看出对乡村美景的赞叹,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可以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春社近”可以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出诗人虽遭遇挫折却心有希望、豁达乐观。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先概括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注意诗歌中的一些词“笑”“丰”“足”“闲”等。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反映了农民们丰收的喜悦,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了山村的绿树环绕,鲜花怒放之景,表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颈联“衣冠简朴古风存”再次表现作者对淳朴民风的喜爱与赞美;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人还没有离开,却主动说出下次要不请自来,自然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如果结合诗人写此诗的背景去分析,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却还表现得如此快乐,所以答题时答出表现了作者面对挫折豁达乐观的心情亦可。

    相关试卷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08 结构混乱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08 结构混乱 (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范例引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03 词语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03 词语 (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认知,触类旁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1 默写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11 默写 (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型默写,运用型默写,赏析型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填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