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教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905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教师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905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教师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905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教师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结果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 ★ 启用前2022届高考检验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共36分)1.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传播力强,进入人体后会引发肺部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内核糖体的参与B.新冠病毒可在肺细胞内完成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通过戴口罩、控制人员流动等方式可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降低新冠肺炎的发病率D.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较容易发生变异【答案】B【解析】虽然新冠病毒可在肺细胞内完成增殖,但是新冠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故选B。2.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C.“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盐酸酒精混合溶液解离后,经染色、漂洗、制片即可观察D.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答案】D【解析】A.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A错误;B.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叶绿体自身的颜色是绿色的,无需染色,B错误;C.“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盐酸酒精混合溶液解离后,经漂洗、染色、制片即可观察,C错误;D.低温诱导致使不能形成纺锤体,从而使染色体加倍,处理时间过短细胞可能处于时间相对较长的分裂间期,从而不起作用,D正确。故选D。3.大卫·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由于发现了温度和触觉的受体,因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刺激物与受体接触时,受体就会促使细胞向大脑发出求救信号,使我们的身体产生刺痛、灼烧、发痒、咳嗽、窒息或流泪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人体皮肤表面分布有温度感受器,用于接受温度变化的刺激C.若温度和触觉受体过多,少量刺激物就可导致刺痛、灼烧感D.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增加【答案】A【解析】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故选A。4.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使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并可以促进水稻高产。研究发现含有Ef-cd基因的水稻对氮的吸收能力、叶绿素合成能力均显著增强,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现有含有Ef-cd基因的杂合水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B.水稻对氮元素吸收能力增强能促进叶绿素合成C.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基因与性状的一一对应关系D.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运输NO3-的载体数量增加【答案】C【解析】A.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逐代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会使早熟高产Ef-cd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A正确;B.氮元素是叶绿素组成元素,水稻对氮元素吸收能力增强能促进叶绿素合成,B正确;C.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C错误;D.Ef-cd基因的水稻对氮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运输NO3-的载体数量增加,D正确。故选C。5.蚜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可对小麦造成危害。自然界中雌性蚜虫能分泌性外激素,用其引诱雄性蚜虫来交配,但是这种激素也可以吸引蚜虫的天敌犬草蛉,从而导致蚜虫被捕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来自生物但不能来自无机环境B.在小麦→蚜虫→犬草蛉这条食物链中,蚜虫是次级消费者C.信息可以调节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性外激素进行化学防治来消灭害虫可减少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既可来自生物又可来自无机环境,A错误;B.在小麦→蚜虫→犬草蛉这条食物链中,蚜虫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C.信息可以调节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利用性外激素消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C。6.抑素是一类由细胞自身产生的、终止细胞增殖的信号分子,可抑制DNA合成。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A.抑素通过抑制DNA复制,可将细胞分裂阻断在有丝分裂前期B.向正在培养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抑素,可能会使癌细胞停止分裂C.衰老细胞分裂能力减弱,可能是抑素产生过少的缘故D.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答案】B【解析】A.抑素通过抑制DNA复制,可将细胞分裂阻断在分裂间期,A错误;B.抑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向正在培养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抑素,可能会使癌细胞停止分裂,B正确;C.衰老细胞分裂能力减弱,可能是抑素产生过多的缘故,C错误;D.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7.(10分)某名贵药材以球茎繁殖,且球茎达到6g以上才能开花。为解决栽种过程中球茎变小、开花数减少等问题,科研人员用盆栽法研究钾营养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科学栽培和提高产量提供依据。对正常钾和低钾处理的该植物中ATP和叶绿素进行相应测定(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性将观察和测定分为以下4个时期:D1期:12月下旬钾处理之前;D2期:第二年2月上旬到中旬;D3期:3月上旬到中旬;D4期:4月上旬到中旬),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_(能或不能)合成ATP。(2)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光用于光合作用,低钾处理时ATP相对含量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低钾条件下能______(加快或减缓)叶片衰老速度。为解决该植物栽种过程中球茎变小、开花数减少等问题,应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能 (2)红光和蓝紫(2分) 低钾会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对光的吸收减少,使光反应过程减弱,进而导致ATP合成减少(3分)(3)加快 适当施用钾肥(2分)【解析】(1)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此过程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据图2可知,低钾处理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吸收光能并将光能用于ATP的合成,所以叶绿素减少会导致ATP合成减少。(3)据图2可知,D3~D4时间,叶绿素快速下降,会导致叶片变黄,加快叶片衰老速度。为解决该植物栽种过程中球茎变小、开花数减少等问题,应适当施用钾肥,增强光合作用。8.(10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血糖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图中丙代表______________细胞,丁代表______________细胞,B代表______________。(2)血糖调节中枢是______________,该中枢在天气寒冷时可增加______________激素的产量作用于垂体。A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A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3)有些患者因自身免疫病导致糖尿病,若该患者体内产生抗体2,抗体2会与组织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结合,会导致A不能与其结合,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导致不能降低血糖。【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胰岛B 胰岛A 胰高血糖素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3)受体 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3分)【解析】(1)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A代表胰岛素,丁代表胰岛A细胞,B代表胰高血糖素。(2)血糖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天气寒冷时下丘脑可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量作用于垂体,使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A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A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3)组织细胞表面的Y形结构为受体,抗体2会与该受体结合,此受体本应该与胰岛素结合,其与抗体2结合后,就不能和胰岛素结合,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其作用,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进而导致不能降低血糖。9.(10分)通过种间杂交及其他育种方式的辅助也可以获得性状优良的新植物。下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经过育种学家逐步培育出己植物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甲种植物的花粉与乙种植物的卵细胞经过人工融合,培育得到丙植株,再用 处理丙植物的幼苗,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DD的丁植物。(2)由丁植物经II过程培育成戊植物,该过程发生的变异属于 ;将戊植物经III培育成己植物的过程,该过程所用的育种方法是 。(3)若B基因控制着植株的高产,D基因控制着植株的抗病性,让己植物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己植物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值为: ,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植株占 。(4)通过图中所示育种过程, (填“能”或“不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理由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1)秋水仙素 (2)染色体结构变异 诱变育种 (3)BD:bD=1:1(2分) 1/4(2分) (4)能 图中所示育种过程培育出的丁、戊、己植物,与亲本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都存在生殖隔离,是一个新物种,所以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2分)【解析】(1)据图可知丙到丁过程为染色体加倍过程,故应用秋水仙素处理丙植物的幼苗。(2)丁植物的bbDD这四个基因分别位于四条染色体上,而戊植物bbDD这四个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所以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戊植物经III培育成己植物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b突变为B),故该过程为诱变育种。(3)己植物基因型为BbDD,但是B与D、b与D均在一条染色体上,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只能产生BD与bD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并且比值为1:1,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植株BBDD由雄配子BD与雌配子BD组合而成,故其比值为1/2×1/2=1/4。(4)通过图中所示育种过程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为图示过程培育出了新的物种。丁、戊、己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与亲本甲、乙植株染色体组成不同,所以丁、戊、己与甲、乙存在生殖隔离。10.(10分)2021年蝗虫肆掠非洲,蝗群中蝗虫数量高达几十亿只,长距离迁移过程中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农作物,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罪魁祸首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沙漠蝗。蝗虫与干旱往往形影不离,俗话说“旱生蚂蚱涝生鱼”。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的形态及生活习性比较相似,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据此判定这些蝗虫为同一个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蝻为沙谟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_________(能或不能)用标志重捕法。(2)沙漠蝗的雌雄成虫在性成熟期可以利用前翅中闰脉上着生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摩擦发声,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_____,沙漠蝗的这种鸣声能吸引异性起到求偶等作用,这说明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3)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________。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防治技术,可采用蝗虫的病原微生物(如微孢子虫)加以防治,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为_________关系;也可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既能减少_____,获得生态效益,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1)三种蝗虫间存在生殖隔离(2分) 不能(2)物理信息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2分)(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分) 寄生 农药使用量(或环境污染)【解析】(1)是不是同一个物种判断方式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而不是通过形态的相似程度来判断,跳蝻活动能力弱,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声音属于物理信息,该信息在求偶中起作用,与繁衍有关,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微孢子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其可以在蝗虫体内寄生从而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养殖池中因存在过量的有毒物质氨和亚硝酸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自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吸收利用。回答下列问题:(l)若对硝化细菌大规模培养,通常选用液体培养基,对液体培养基灭菌方法是 (填“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实验室培养硝化细菌时,可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培养过程中将含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2)现在需要从养殖池中提取硝化细菌,采集底泥时使用的工具需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 进行,并需要对硝化细菌进行纯化,此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不加 (填“氮源”或“碳源”),原因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3)若要测定养殖池淤泥中硝化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l)高压蒸汽灭菌 防止冷凝形成水滴污染培养基(或防止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挥发)(2)火焰旁(1分) 碳源(1分)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培养时无需加入碳源(3分)选择培养基(3)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无碳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4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对液体培养基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培养过程中将含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形成水滴污染培养基。(2)为防止污染,接种过程需在火焰旁进行。硝化细菌是自养细菌,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所以不需要碳源就可以生存,可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除去杂菌,对硝化细菌纯化,这样的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3)测定细菌细胞数常采用涂布(或稀释涂布)法计数。主要步骤应为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无碳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合理即可)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研究人员按照下列流程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转基因动物,该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回答下列问题: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生产产品(1)若目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然后通过________大量扩增。(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建在一起,其目的是 。(3)通常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 中,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4)实验中,需要将胚胎体外培养至 阶段进行性别鉴定,筛选出发育状态良好的雌胚胎进行移植,若想增加后代个体数,可对已经获得的胚胎进行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1)PCR技术 (2)使目的基因在动物体内的乳腺细胞中表达,从而在乳汁中获取所需产品(3分)(3)受精卵 显微注射技术(4)囊胚 胚胎分割 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解析】(1)扩增目的基因用的方法是PCR技术。(2)乳腺蛋白基因能在乳腺细胞中表达,所以需将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建在一起,这样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就可以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3)通常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因为受精卵具有全能性,可以发育成个体,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显微注射技术。(4)需要将胚胎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提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若想增加后代个体数可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但是需要对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否则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物(六)教师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神经细胞的活动有两个重要的指标,【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物(九)教师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生物——选修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2022届最后一份高考检验卷 学生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结果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