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美术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教材选自浙美版小学教材第十册第七课。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集了解皮影、欣赏皮影、制作皮影和表演皮影为一体。它是在第五课《剪纸人物》和第六课《剪纸中的故事》学习剪刻方法的基础上,将平面的剪纸制成会活动的影偶,不仅是对前面剪纸单元内容的深化和延伸,也为第八课《设计西游记人物》一课的人物造型,动态的表现打下了铺垫。
教材通过剪纸人物与皮影人物的对比,使学生对皮影人物的造型以及色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通过皮影戏中生、旦、净、丑各种人物角色图片的分析,深入了解皮影。最后通过尝试制作皮影并表演皮影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积极上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所以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平时不太能接触到的真实的皮影实物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这堂课的兴趣。再加上前一个单元剪纸课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纹样的镂刻,为皮影人物制作中涉及到的镂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学校的学生阅读能力强,阅读范围广,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以及策划、编写小剧本的能力。所以我在课堂上以“观察皮影人物”→“制作皮影人物”→“表演皮影戏”环环紧扣学生兴趣特点,让学生不仅在看、做、玩中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还实现了每位学生的自身价值,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效果。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皮影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尝试用纸设计并制作皮影人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连接皮影,观察实物皮影,亲手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展示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对皮影特征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难点:皮影人物的制作。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刻刀、油性颜料、画笔。
教师:课件、纸质不会动的皮影形象一个,剪刀一把,硫酸卡纸、两脚钉、操作杆、实物皮影若干,玻璃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皮影”,请学生对皮影人物特点进行赏析。教师按照以下思路引导学生:①色彩上;②造型上;③制作工艺上。
2.教师板书学生总结出的皮影人物特点,如下:①皮影会“动”;②皮影造型以侧面为主,头、躯干、四肢是分开的;③皮影色彩鲜艳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装饰性风格;④皮影类似剪纸,很多花纹装饰都是镂刻出来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三打白骨精》导入本课,接近学生生活,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增加了本课的趣味性。
二.皮影亮相,解决问题
赏皮影。
教师出示自制皮影——白骨精(如图),询问学生,她与刚才视频中最大的不同。得到答案后紧接着追问学生:怎样才能让她动起来?
剪皮影。
讨论之后,教师准备采取学生的建议,把皮影剪开,进行重新连接。教师请来一位学生上台剪皮影。学生犹豫,不知该剪哪些地方。教师给出建议:走一走,亲身感受一下哪些关节是要动的。台下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转动的关节,演示的学生用亲身体验给出答案,将皮影剪开(如图)。
【说明】通过让学生模仿皮影,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得到答案,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连接皮影,并揭题。
剪完皮影,教师提出疑问:重新连接皮影的目的是让皮影能够动起来,用什么材料既能将皮影连接起来,又能活动自如呢?请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符合学生要求的材料——两脚钉。同时也肯定学生想出的其他可行的方案。教师请两位学生上台用两脚钉将皮影的各关节进行连接。(如图)
【说明】这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了一些材料的特性,并表达出自己的创意。让学生亲手完成皮影的改装,是对后面制作皮影的一个预练。
玩皮影。
教师对学生爱动脑筋、有想法、动手能力强给予奖励。允许学生打开桌上的信封,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皮影。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摆一摆,最后说一说,让学生对皮影的材料、工艺、造型等特点有更清楚的体会。
最后教师把每个小组的皮影集中挂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补充:皮影造型生动,色彩丰富,这种艺术来自于民间,贴近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传统色彩,最主要的是它姿态灵动,还能随意变化,才会流传至今,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当之无愧为电影的始祖。教师补充板书:电影的始祖。
【设计意图】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告诉我们,教育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在这一整个环节中,教师正是扮演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色,而所有的答案都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思考得到的。亲自体验的过程以及玩皮影的过程都是为下一个制作环节打下基础。
分工合作,制作皮影
1.总结步骤。
皮影的步骤及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完善学生的总结为:①画,将头、躯干、四肢分开画;②镂刻,先剪下人物各部件,再将人物脸部以及服装花纹进行细致的镂刻;③上色,色彩艳丽,以黄、黑、红、绿为主;④连接,先刻出小孔,再装两脚钉会使作品更美观;⑤装杆,并概括板书为①画;②镂刻;③上色;④连接。
【说明】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步骤与要点,学生非常清楚地领会到皮影制作的要点。加之上个环节中对连接关节的讨论与尝试,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作品欣赏。
教师询问学生现在最想制作一个怎样的皮影。待学生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后教师总结:是啊,其实我们皮影表现的主题非常广,也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皮影。老师这里就有一些皮影你们一定没见过!想不想一睹为快?
教师课件播放同龄人作品,内容有:《踢足球的小男孩》、《校园趣事》、《女娲补天》、《郊游》等等。
【说明】用一些学生不常见的皮影形象来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使皮影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皮影上,更多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皮影与现实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再遥不可及,反而是那么亲切的东西。
确定主题,做好分工,尝试制作。
教师将作业形式呈现在课件上,如下:
作业:六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皮影人物制作,并适当添加背景。
要求:1.造型生动、美观。
2.色彩鲜艳、简洁明快。
3.能够自由摆动,符合传统皮影的特点。
温馨提示:小组合作时做好明确的分工,(比如:编剧、配音、操作、制作、美化等工作),同时也要互相帮助,体现出集体的力量。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出制作步骤,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在作业中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也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自然地融合到一起,使这堂课更丰富,更饱满。
展示点评,课外延伸
教师请各小组带着完成的皮影作品,以短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
【说明】通过观看短剧,台下学生对于正在表演的皮影造型、色彩搭配,小剧本的编写,小组的合作默契度等方面一目了然,能够做出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也更加体现了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的特点。
学生自评与互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①造型。作品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皮影人物造型特点,五分脸;②色彩。皮影作品色彩搭配是否做到鲜艳亮丽;③工艺。皮影人物作品各部件是否做到完美的连接,花纹镂刻技术如何,④剧本。剧本编写是否合理,故事有新意吗?⑤合作。小组合作是否默契。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并小结:皮影戏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同学们,原来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这节课的收获是非常大呀!课后还可以自己去完善剧本,争取让你的皮影表演登上学校的大型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爱上皮影戏。
【说明】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皮影表演给更多人看,以此来弘扬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对学生来更容易,也更乐意。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也会发现同学作品中的闪光点,与自己进行对比,为自己找到方向,增加学习自信。评价本身也是对皮影相关知识的再一次巩固。
总之,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我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机会,并作适当的引导。
【教学点评】
本堂课我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观看皮影戏视频中得出皮影人物在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特点,又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皮影,找出皮影需要连接的关节点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寻找连接的方法,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解决皮影“动”的问题分为“赏皮影”、“剪皮影”、“连接皮影”,突出了体验性学习。最后让学生在玩了真皮影之后,结合刚尝试过的关节的连接,自己总结出皮影制作的步骤以及注意要点,到这里,可以明确感受到学生已经非常清楚皮影的制作了,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本堂课在制作皮影环节,我用同龄人作品启发学生,制作时不一定要局限在传统皮影形象上,大可以发挥想象,将皮影制作成自己喜爱的形象,使作业贴近学生生活,也丰富了作业内容。
皮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本堂课的作业方式上,我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分配编剧、配音、操作、制作、美化等工作,使每一位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是很自然地将美术科目与其他科目进行融合与渗透,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教案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审美感知,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6人合作,制作皮影,演一演,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