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说课稿 精选两篇 人教部编版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1753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说课稿 精选两篇 人教部编版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1753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说课稿 精选两篇 人教部编版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1753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通过板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麻雀》说课稿(一)一、说教材《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麻雀》是一篇讲读课,该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学习《麻雀》一课,是让学生在熟练运用“读课文,想画面”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叙述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而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并激发出热爱生活,懂得母爱的伟大和爱护弱小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12个生字及有关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懂得母爱的伟大和热爱幼小是一种高尚的品质。5、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6、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2、教学难点: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 教学工具:1、多媒体电脑,课文录音带,收音机,电视机2、引疑、导析,读、思、画、议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第一教时,在简介作者后,放手让学生按“预习”的提示和课后思考题2的要求,读课文,想画面,并通过议论,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的角色及每个角色的特点,了解课文的段落及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然后以课后练习题3的填空题为重点,让学生读、思、画、议,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的弱小写具体的,进而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分散和突破教学的难点。 2、第二教时,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怎样把老麻雀与猎狗搏斗的经过写具体,真实地表达“亲子”、“母爱”是无与伦比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先小结第一段并过度: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烈风吹到地上,一只猎狗慢慢地走近,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小麻雀正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老麻雀怎样出现的,怎样跟庞大的猎狗搏斗的呢?以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让学生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思考上面的问题;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按习题2(投影出示:找出课文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要求和例子,边读,边画,边思,并反复读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广泛收集,发现材料,再通过汇报有关句子,集体议论,解决习题2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掌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读,思,议,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并进行互相比较,加以综合。然后进行汇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相互启发,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急切心情和敢于与敌人作殊死搏斗的无畏气概,进而领悟“亲子”、“母爱”力量的强大,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非形式化的主动发现,探究创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同时,经过反复的读、思、画、议,学生对课文的每个角色,特别是对老麻雀这个主要角色的神态、动作及果敢的形象和“亲子”、“母爱”产生的巨大力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领会到写文章怎样做到真实、具体,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板书的重点词语,记忆和背诵课文的重点段,就不会感到困难。再学习课文第三段和总结课文,谈体会也就水到渠成。 五、通过板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层次顺序。2、体现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3、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重点段,以突破背诵的难点。 六、教后反思:《麻雀》一课是进行母爱教育的典型教材,也是小学生最难体测到的一种精神魅力。故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畏、无价,就必然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难点。而文中着力表现这种伟大母爱的句、段,自然就成了教学的着力点。理解这些句、段,体会老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看似简单,要真正理解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心去读、读中去悟、悟中读好,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到刻骨铭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母爱这种强大的力量。在引导朗读中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要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启发学生你能读出对小麻雀的同情吗?,这样能不能体现老麻雀着急、勇敢、救子心切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入情读诵体会到爱的伟大。 《麻雀》说课稿(二)一、说教材《麻雀》是2019年最新审定的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三)德育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四)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五)教学难点: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六)教学准备: 动画课件。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觉特别紧张、扣人心弦,甚至让你喘不过来?”“课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体会?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写——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听录音(鸟的叫声。)2、说说平常所看到的鸟有哪一些?说说最常见到的有是什么鸟?(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根据板书再说课文内容。3、师引导重点段落。(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三)探究中心1、自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提出读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开动脑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学,边读边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提问: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边读边把感觉写在句子的旁边。3、反馈交流。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是在接受式课堂里所没有的一种全新教学行为。本环节教学,教师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分别从:“猎狗慢慢地走过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等语句去体会老麻雀的奋不顾身、勇敢、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母爱等。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课文。5、深化主题。教师通过引读第五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爱的伟大力量。再引导学生想象:“你从老麻雀的表现中想到了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练习。这一步能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发展智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四)总结全文教师先从阅读方法和文章写法两方面进行简短的小结,帮学生梳理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再运用煽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地强调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动物身上均有体现,都值得歌颂和赞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复习生字,精读课文,体悟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6 麻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