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去的火车站属于公共场所,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是,下列不属于爱心公益活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们去的火车站属于( )公共场所。
A.文化交流
B.体育
C.交通
2.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是( )。
A.公共事业
B.个人事业
C.公益事业
D.集体事业
3.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文明的行为是( )。
A.与同学大声聊天
B.戴好口罩,安静乘车
C.吃早餐
4.人们在( )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A.局部
B.公共
C.隐蔽
D.幻想
5.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 )。
A.公共生活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6.下列不属于爱心公益活动的是( )。
A.小勇爸爸为城区考生提供免费高考爱心车
B.田家炳基金会捐资建立爱心小学
C.小军帮助小明学习英语,并向小明索要50元零花钱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为保障公共生活的( ),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 )或设备。
2.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 ),也是和谐美好的( )。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 )。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出自人民的勤务员—( )。
4.公共生活需要( ),公共利益需要(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节选):盗窃、损毁( )、( )等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6.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自觉维护他们的( ),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志愿者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不求任何回报。( )
2.住在城市社区的人们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谈不上相互支持与帮助。( )
3.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我们将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将会下降。( )
4.共享自行车真方便,可以随意停放在任何地方。( )
5.小明在小区内玩滑梯时,看到有一个大螺丝松动了,赶紧提醒大家先不要玩了,并且跑去物业跟师傅说明情况。( )
6.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对人的约束,让人特别不自由。( )
四.简答题(共5题,共24分)
1.怎样才能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2.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
3.你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怎样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
4.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展示自己良好形象?
5.什么是志愿者?
五.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小小辩论台。
小明说:“在没有人来和没有人坐的前提下,我是可以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的”。
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90后东北小伙零下19度“逆行”: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2月18日,清晨六点,室外温度零下19度。下了一夜的雪仍未停,刘旸用铲子把车身的雪清理干净,又花了半小时把车道清出来。7点,他的车子总算顺利开了出来。“好在没耽误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
因为疫情防控,从1月28日开始,通化市全部道路客运班车暂停营运;全部公交车(城际、城乡、市区)暂停营运;各公路客运站暂停运营;出租汽车禁止出城营运。部分家住东昌区、工作在二道江区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则成为难题。
得知消息后,刘旸琢磨着,“能否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父母和女朋友都没有阻止他,只是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
“疫情面前,出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出力!”1月29日,刘旸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这样的信息:“因全市公交,出租停运,如果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不便可以联系我免费接送。”
对于90后小伙刘旸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身边有这样类似事例吗?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C
二.填空题
1.正常秩序;物品
2.践行者;受益者;文明有教养
3.雷锋
4.共建;共享;共同利益
5.路面井盖;照明
6.合法权益;帮助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答案不唯一)
①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②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③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④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律的保障。
2.在私人空间中:我们可以比较随意地生活,不必过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公共空间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3.示例:我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的活动空间,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序的享受生活。
4.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不破坏公共设施;践踏草坪和折断树枝等。
5.志愿者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
五.辨析题
1.观点是错误的。公共生活空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六.综合题
1.刘旸的行为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比如:高考免费送考;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同学的行为,不受欢迎的是,下列属于参与公共生活的是,下列行为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公益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图中的行为,认识有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这个图标是,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