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七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然后简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压强现象,它是压强这一单元的结束,也是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简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压强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懂得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
(2)通过应用分析,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难点:在实际应用中流速不同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将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对实验探究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信息不丰富,老师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生活实例和高科技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是这节课学习成功的关键。
三、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将以生活情景和小实验为基础,导出探究课题;以分组探究和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实验来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压强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科学技术的力量。
四、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利用身边廉价的物品和易得的材料进行探究,老师只提供一些实验必备的物品。
教师准备:
教师用:硬币、两个漏斗、水槽一个、水杯、胶管
学生小组用:玻璃漏斗、玻璃瓶和水、
学生课前自己准备:
(把全班各小组分成两大组,课前自己准备以下器材)
第一大组:硬币、刻度尺、白纸两张(厚度适中) 、乒乓球两个、细线
第二大组:硬币、刻度尺、纸带一张、乒乓球一个、吸管两个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了兴趣,课程就成功了一半。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情景:飞机飞行表演
几十吨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并且做出这样灵活的动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探究历程。
(二)问题与猜想
接下来我让学生做硬币“跳高”小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实验,引入流体和流体压强这两个概念,指出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确定今天课题就是: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猜想。
(三)分组探究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实验操作不难,但是设计较为抽象,为了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我为学生设计以下六个实验。
这几个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分析。根据课前分组准备的器材,让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探究,然后互相交流展示,来突出这一重点。
1.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1),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2. 两个乒乓球用绳拴好,手提绳将两个球平行放置,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图2)
3.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3)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
图1 图2 图3
4. 纸条上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4)。
5.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图5),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6. 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中用力吹气,观察现象。(图6)
图4图5图6
(四)展示与交流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指出,前面进行的探究都是气体流动时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于液体流动时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吗?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设计后老师进行一个演示,让学生进行分析。
(五)分析与结论
根据前面大量的实验现象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老师板书:
流体在流动时,
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六)应用与拓展
接下来,进行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大量的流体压强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第一部分,大家一起来,分析课前展示的情境,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
1.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特别是机翼上下气体流动的速度,由于难以观察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判断。我将通过课件分析突破这一难点。(展示两个课件:先认识机翼结构;再根据速度公式,在时间相同时,上表面路程长流速越,来突破这一难点。)
2. 龙卷风为什么会把房子的顶部掀掉?
3.“香蕉球”发生的原理是什么?
第二部分,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小组抢答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下面有学生自己分析。)
5.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图7)
6.水翼船在行驶时为什么能使船体离开水面?(图8)
7.生活应用:热水器中冷热水的混合。当水平管中不断有冷水通过时,管内压强减小,热水会沿竖直管上升与横管中的冷水混合。(图9)
图7 图8 图9
(七)比一比:
1.游戏——“向我开炮!”
(1)教师利用吹风机,向纸筒上部吹风,可以把乒乓球发射向学生。
(2)然后,让学生利用漏斗,口向上,向老师吹乒乓球。(无法吹出)
2.想一想:你看到的现象怎么解释?
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两个游戏的原因。
(八)课下探究:
让学生课下,进行实验探究,制作一个机翼模型。
1. 轻轻捏着一个小勺的勺柄,打开水龙头,让水稳定的往下流,把勺子的凸面慢慢靠近水流,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图10)
吹
气
2.按照图11,用广告纸,制作一个飞机机翼模型,用铁丝穿起,用力吹气,看谁做的能飞起来。
图10 图11
(九)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交流。
然后老师补充,让学生知道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六、板书设计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第七节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流体:液体和气体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3.流体压强的应用:
(1)飞机的升力
(2)其它应用与拓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案,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