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上《3课题2原子的结构》word教案 (1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0345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3课题2原子的结构》word教案 (1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0345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和地位,教学课题,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二、教学课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离子的形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三、教学设计思路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特别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前面我们学习的有分子、原子,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引出离子,从而引出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离子。我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课件、白板、视频动画等。教学程序上采取老师提问--小组讨论--表达交流--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最后通过测试反馈来完成教学。处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大多数很喜欢上网,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 。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的形成的过程。知道里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2、体验“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有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标准。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探究活动四:Na原子与Cl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怎样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讲解:离子的定义、分类、形成、粒子结构的特点
讲练相结合:离子符号及其意义
归纳总结: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
资料展示:原子质量的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即9.288×10-26千克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资料阅读:
学生活动: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形成
3、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九、教学反思
新教材介绍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介绍“离子”。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不太适应微观概念。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实验说明,所以比较抽象。但是这部分是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化学素养的核心环节,《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本课中谈及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都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一节好的新授课的对中考复习的帮助巨大。
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这样在第四单元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 ,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由此我越发感觉到,课改的任重道远,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探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作业,温故引入,图片展示,资料展示,观察与思考,指导阅读,达标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讨论交流,温馨点拨,名师归纳,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