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2903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29034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29034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各科中小学教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小学美术-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展开
小学美术-微能力2.0认证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方案2.学生成果及点评 撰写:Z J 【获奖作品】 1.学习活动方案:以自己开展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为例,提供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需说明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对象、活动流程、学习资源、技术工具及应用策略、学习评价等,以 PDF 形式提交。2.学生成果及点评:请提交两份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并分别进行点评。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学校XX小学 教师Z J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其次自主 主题说明探究认识更多的中国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结合中国古代的历史神话故事 为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型进行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将对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 感受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的表现出来,提高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 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 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2.结合老师给出的汉字资源包,探究发现更多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发挥联想,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 想和创作。J 四年级学生对跨学科的融合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能 力,对汉字所表达的意境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然而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 学习对象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学生还没有深入的接触。Z 活动流程 1.播放《36个象形字动画》经典片段、《汉字的演变过程》,利用网络 视频资源,视听结合,调动学生感官,吸引注意力,快速进入教学情境。 学习资源2.智慧课堂教师端发送资料包,如各种报纸、彩色宣纸、喷壶、板刷等媒 材的运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活用品与艺术创作的紧密联系,很好的体现 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含义。 技术工具智慧课堂设备、多媒体信息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成果及点评 学XX小学教师Z J 校 主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其次自主探究认识更过的中国汉 字,结合中国古代的历史神话故事为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型进行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将 题 说 对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的表现出来,提高美术素养,陶冶审美 明 情操。Z J 学 生 作 品 展 示 1 四 2 班 XX 张梦涵同学的作品展现了再户外人们从事劳动,生活做饭,烤全羊的场景。作品点 中能看出学生画面有故事性,涉及到汉字“火”、“羊”、“舍”、“山”、“木”评 等文字。学生很好的将人物故事结合古代汉字用美术的形式变现出来,培养了学生跨 学科的意识已经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祥羽同学的作品表现的是人们骑马过河的场景。简单的人物骨架,汉字“马”点的变现,两个不同大小的“水”字变现河流,河流中有汉字“石”,代表石头,还有评小鱼。该生充分将不同的汉字组合,丰富了画面感,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应用策略 小组探究法、对比观察法、互动评价法。 环节一:观看动画,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创立了自身 富有无穷魅力的美。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动画片。 播放《36 个象形字动画》经典片段。 提问:你认识几个字?你是怎么认出这个字的? 学生活动 1 观看动画片,感受汉字的象形趣味,初步认识象形字。 结合自己了解的关于象形文字的知识,畅谈对画面中出现的形象的认识。 环节二:探究交流——汉字的起源 教师活动 2 (一)分发资料包,小组分析、交流 1.用智慧课堂设备教师端发送资料至学生平板,让学生讨论交流,根据 讨论的结果提问。资料包里的内容是画还是字?如果是字,它念什么? 活动过程2.如果是画,那么它和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思考交流 早期的象形文字这么有趣,为什么我们今天不再用它了? 学生活动 2 汇报1:字和画很相像,但是画的线条复杂、具体……字相对简单、概括 汇报2:书写麻烦、不统一,不能表达更多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环节三:学习欣赏——汉字的演变 教师活动 3 (一)观看视频——《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交流感受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的活动 3 观看视频 谈感受: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无论哪种书体都非常有特点…… 环节四:作品分析
教师活动 4 (一)出示画家作品《农家乐》 1.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中有没有字的体现?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感受? (二)出示学生作品 1.学生作品中,表现了哪些内容? 2.构图形式和表现技法有哪些不同? 学的活动 4 学生思考回答:画中有“羊”、“鱼”、“马”…… 画中表现的是农家人的生活,画面是由象形文字和图形组合而成。 作者表达出对农家人美满生活的向往。 学生:学生作品都是以汉字为题材,无论是构图形式、汉字的选择、笔墨运用都各有特色…… 环节五:示范技法 教师活动 5 教师准备各种报纸、彩色宣纸、喷壶、板刷等媒材,示范揉纸、喷洒、 拼贴、 拓印等创作技法。 学生活动 5 观看并参与教师示范中。 环节六:艺术实践 教师活动 6 参考老师给出的汉字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发挥联想,用中国画 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学的活动 6 了解作业要求,实践创作 环节七: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 7
自评、互评、师评——看谁的汉字作品美观又有趣? 评价要点: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画面最有创意?说说理由。 2.请你谈谈,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汉字进行了哪些有趣的联想? 3.你在创作中运用了哪些笔墨技法?有什么新发现? 学的活动 7 学生评价,畅谈感受 环节八: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8 我们每天都在与汉字打交道,学校除了开设了软笔书法社团,还开展了硬笔书法小课。希望同学们今天了解了我国汉字的文化后,更加认真的对待班里的每一节写字课。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继续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汉字文化。 学生活动 8 倾听、理解 学习评价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 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Z J 涉及学科历史、语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