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03(含详解),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该细胞已经分化
    B.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C.黄曲霉素可增加细胞癌变的概率,其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D.机体对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的清除,依赖于细胞凋亡机制
    解析:选B 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该基因只能在红细胞中表达,有血红蛋白存在说明该细胞是红细胞,即已经分化;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且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黄曲霉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可增加细胞癌变的概率;在人体中细胞被病毒感染而被机体清除属于细胞的凋亡,依赖于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2.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D.细胞分裂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如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加倍
    解析:选C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有丝分裂的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细胞分裂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可以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此时期染色体不加倍。
    3.(娄底质检)滤泡性淋巴瘤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在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向滤泡性淋巴瘤细胞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下列对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淋巴瘤细胞是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正常分裂分化的结果
    B.淋巴瘤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淋巴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多
    D.淋巴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长
    解析:选B 淋巴瘤细胞是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向滤泡性淋巴瘤细胞发展转化的过程中染色体异常即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细胞正常分化;淋巴瘤细胞内基因没有全部表达,只是表达了部分基因,所以淋巴瘤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淋巴瘤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故膜上的糖蛋白比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少;淋巴瘤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变短,而正常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增殖,没有细胞周期。
    4.甲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如图所示(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如仅因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基因型为AA的异常配子。下列关于该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一定在有丝分裂后期未分离
    B.常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D.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解析: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该生物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基因型为AA的配子,配子中含AA说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了同一配子中,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定发生异常;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也有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5.图甲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图乙、丙为该果蝇体内一器官中的两个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器官是果蝇的卵巢
    B.图丙所示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C.正常情况下,图乙所示细胞中“?”代表的基因应该为d
    D.图丙所示细胞中出现基因A的原因是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选D 根据图丙所示细胞不均等分裂的特点可知该器官为卵巢;图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乙所示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代表的基因应该为d;图甲所示细胞中不含基因A,故图丙所示细胞中出现基因A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
    6.果蝇是二倍体,红眼基因在其X染色体上。图甲为某红眼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A)经过两次正常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a1~a4)的示意图;图乙为此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B)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b1~b4)的示意图。在不考虑生物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图的过程Ⅰ与过程Ⅱ中细胞内均有一次核DNA复制
    B.两图的过程Ⅰ中细胞内均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现象
    C.两图的过程Ⅱ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均有变化
    D.图甲中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红眼基因数不同,图乙中的四个精细胞所含红眼基因数相同
    解析:选C 图乙的过程Ⅱ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此过程中无核DNA复制。图甲的过程Ⅰ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图乙的过程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在此分裂后期中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图甲的过程Ⅱ和图乙的过程Ⅱ中均有着丝点断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行为;着丝点断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1∶2,着丝点断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1∶1。图甲中的四个子细胞各含1个红眼基因,所含红眼基因数相同;图乙中的b1与b2各含1个(或0个)红眼基因,b3与b4各含0个(或1个)红眼基因,故图乙中的四个精细胞所含红眼基因数不同。
    7.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全部存活,而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第一代后,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所获第二代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的比例是( )
    A.3∶2 B.1∶2
    C.2∶1 D.3∶1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不能存活,并且群体内随机交配繁殖后代。因群体中AA占1/3、Aa占2/3,所以群体中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1+2/3×1/2=2/3,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0+2/3×1/2=1/3,当随机交配时,按下表计算:
    因子代中aa死亡,所以第一代中AA个体与Aa个体的比例为1∶1。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2×1+1/2×1/2=3/4,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2×0+1/2×1/2=1/4,所获第二代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的比例是3∶2。
    8.(长沙月考)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和B超检查来进行产前诊断
    解析:选B 根据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则基因带谱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1号、2号、5号都是杂合子,3号是显性纯合子,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该遗传病可以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判断,又因为患者肝脾肿大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
    9.某高等动物耳朵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交叉互换)。让一对长耳朵动物繁殖多次,子代统计结果为长耳朵∶短耳朵=7∶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让短耳朵个体相互交配,子代都是短耳朵
    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子代中,长耳朵的基因型有5种
    D.若用亲代个体与子代短耳朵个体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3∶1的比例
    解析:选D 分析题意可知,该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A、a和B、b)控制,由于亲代都为长耳朵,后代长耳朵∶短耳朵=7∶1,隐性性状所占比例1/8=1/4×1/2,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中短耳朵所占比例与题意不符,故两对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短耳朵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让短耳朵个体相互交配,子代都是短耳朵;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因此子代中,长耳朵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或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用亲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长耳朵个体与子代短耳朵个体(aabb)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
    10.已知等位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A、B、O血型形成过程(如下图)。若小明的血型为O型,他的爸爸为A型,妈妈为B型,哥哥和姐姐皆为AB型,则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型可能是( )
    A.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B.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B
    C.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D.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小明的基因型为hh__或H_ii,结合其爸妈的血型可判断爸爸的基因型为H_IA_,妈妈的基因型为H_IB_,由于其哥哥姐姐皆为AB型血,因此其爸爸、妈妈的基因型可能为HhIAIA、HhIBIB。
    11.女娄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植株高茎和矮茎受基因A、a控制,宽叶和狭叶受基因B、b控制。现将两株女娄菜杂交,所得子代雌株中高茎宽叶∶矮茎宽叶=3∶1、雄株中高茎宽叶∶高茎窄叶∶矮茎宽叶∶矮茎窄叶=3∶3∶1∶1。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C.子代雌株中髙茎宽叶基因型有4种
    D.子代雄株髙茎宽叶中纯合子占1/4
    解析:选D 由题目可知,杂交子代雌株中高茎∶矮茎=3∶1,雄株中高茎∶矮茎=3∶1,可以推出高茎和矮茎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都为Aa;杂交子代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宽叶∶窄叶=1∶1,雌雄表现不一样,宽叶和窄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由于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雌株中宽叶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子代雄株中高茎宽叶基因型有AaXBY、AAXBY,其中纯合子的比例占1/3。
    12.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对表中有关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
    D.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4
    解析:选C 仅根据第2组实验,阔叶与窄叶杂交后代既有阔叶又有窄叶,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根据第1组实验,可判断阔叶对窄叶为显性;第1组或第3组实验结果表明叶型与性别相关联,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以上分析,第3组亲代为阔叶XAY和窄叶XaXa,子代为阔叶XAXa、窄叶XaY,子代杂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第2组的父本基因型为XaY,母本基因型为XAXa,子代阔叶雌株(XAXa)与阔叶雄株(XAY)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4。
    二、非选择题
    13.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C段、DE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处于E点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乙中_______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甲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乙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甲中绘制此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不标字母)。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甲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2)由图乙可知,该动物细胞中含有2对4条染色体,E点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同源染色体对数也加倍,所以E点的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图甲中的CD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图乙中的①细胞处于图甲中的CD段。(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④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③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基因型是GgPp的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会形成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
    答案:(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 (2)4 ①
    (3)④ ③ 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如图
    14.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下图甲所示。该鸟羽毛颜色的形成与相关基因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请回答:
    (1)据图分析可知,雌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雄性纯合灰色鸟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在某特定的环境中,灰色羽毛使鸟有利于躲避敌害,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
    (2)图甲所示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________个成熟的生殖细胞,该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应该有________种,如果该个体产生了含有两个B基因的生殖细胞,原因是在减数________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所致。
    (3)为了判断一只黑色雄鸟的基因型,请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雌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BBZAW和BbZAW共2种,雄性纯合灰色鸟的基因型是bbZAZA。若在某特定的环境中,灰色羽毛(bb)使鸟利于躲避敌害,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B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b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2)图甲所示个体为雌性个体,所以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和3个极体;该个体含有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应该有2×2=4种。如果该个体(BbZAW)产生了含有两个B基因的生殖细胞,原因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致。(3)黑色雄鸟的基因型为B_ZAZ-。为判断其基因型,可将它与多只灰色雌鸟bbZAW杂交。如果子代羽色表现为全部黑色,则该黑鸟为纯合子;如果子代出现两种羽色,则该黑鸟的基因型为BbZAZA或BBZAZa,如果出现三种羽色,则黑鸟的基因型为BbZAZa。
    答案:(1)2 bbZAZA 下降
    (2)1 4 第二次分裂后
    (3)实验方案:可将黑色雄鸟与多只灰色雌鸟杂交。
    预测结果:如果子代羽色表现为全部黑色,则该黑鸟基因型为BBZAZA;如果子代出现黑色和白色两种羽色,则该黑鸟的基因型为BBZAZa;如果子代出现黑色和灰色两种羽色,则黑鸟的基因型为BbZAAA;如果子代出现三种羽色,则黑鸟的基因型为BbZAZa。
    15.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 cm,父本高30 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细胞正处于________分裂时期,该时期细胞核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F1的高度是________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
    (3)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2/7,请推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图细胞中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所以此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在间期发生了DNA复制,该时期细胞核内有20个DNA分子。(2)母本BBFFGG与父本bbff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FfGg,所以其高度是30+5×3=45 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 cm的植株中含2个显性基因,因此,出现的比例为1/2×1/2×1/2×3=3/8。(3)F1的基因型为Ee和ee,比例为1∶1,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EE占1/2×1/4=1/8,Ee占1/2×1/2=2/8,ee占1/2×1/4+1/2=5/8。但Ee所占比例为2/7,说明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4)由于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假设另一对相关基因用A、a表示,所以叶缘光滑的植物的基因型是aadd。为探究基因A和a是否与D和d同位于1、2号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答案:(1)减数第一次 20 (2)45 3/8
    (3)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4)实验步骤: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2/3A
    1/3a
    2/3A
    4/9AA
    2/9Aa
    1/3a
    2/9Aa
    1/9aa(死亡)
    杂交
    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34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29《免疫调节》(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29《免疫调节》(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24《生物的进化》(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24《生物的进化》(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夯实练03(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夯实练03(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