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简单机械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简单机械实验,共13页。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简单机械实验题型一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2021·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1)图甲中的杠杆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2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2.(2021·山西晋中·八年级期末)牛顿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杠杆的状态如图甲所示。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有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点挂______个钩码。平衡后,若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______端下沉(选填“左”或“右”)(3)小明取走悬挂在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点位置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丙所示,仍使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分析实验数据后,小伟认为: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即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小伟的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的依据是______。(5)多次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所示。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写出公式)实验次数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1110252255233629 3.(2021·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度相等)、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若杠杆在使用前出现图甲所示的情况,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上的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2)接下来小明先改变动力或动力鸭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次数12844248216341268 (3)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目的是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乙是利用硬棒撬动巨大的石头的情境示意图,,在A点用力撬石头的两种方法中,沿着______(选填“”或“”)的方向用力最省力。4.(2021·广西来宾·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实验所用的杠杆刻度和质量分布均匀,每个钩码相同。 (1)实验时,先把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A处挂两个钩码(如图乙所示),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应在B处挂______个钩码;(3)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沿竖直方向向上拉杠杆(如图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左斜拉(如图丁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则拉力的力臂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A.减小摩擦B.使实验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5.(2021·湖南益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1)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处于甲图所示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王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点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B点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_格;(3)丙图中杠杆每个小格长度均为5cm,在C点直悬挂4个重为0.5N的钩码,当在D点用如丙图所示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动力F为_______N。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接着记录一组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 A 点挂 4 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在 B 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 0.5N,当弹簧测力计在 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已知 OC 长度为 4cm,则拉力的力臂为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_N,并在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L______;(4)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7.(2021·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小明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她应将细线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前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可以消除铅笔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测量时保持铅笔水平平衡还有一个好处是:______;(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则表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N,同桌的小亮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__(填序号)。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10.020.20.0120.10.04 0.0230.20.040.10.08 (3)若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明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右端细线处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_______。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题型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2021·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η1较缓50.22.4141.7%2较陡50.53.2178.1%3最陡50.74.31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_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举例:________。9.(2021·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小明“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80.3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精确到0.1%);(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小红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没有匀速拉动测力计,而是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这样会使所测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拓展:第1次实验数据中,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为______N,要使动滑轮达到省力效果,则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得小于______N。10.(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序号钩码重钩码上升高度绳端拉力绳端移动距离机械效率140.11.80.374%280.13.10.386%380.12.50.4 (1)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___________做的实验;(2)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物重有关;(3)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4)小明在实验中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取数据,小东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取数据,则小明测出的拉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东测出的拉力。11.(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下表是小明“测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收集的有关数据。实验序号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拉力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10.10.80.262.5%220.11.40.271.4%340.12.50.2______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在图中画出本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______。(4)第一次实验中,物体匀速上升0.1m所用的时间是1s,则拉力的移动速度为______m/s,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12.(2019·河北·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三模)如图为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______做的实验,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是______;(2)通过比较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3)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实验序号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1.80.374280.13.10.386380.12.50.4 (4)实验过程中边拉动绳子边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该静止时读数。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拓展:(5)若实验序3中的数据是忽略绳重和摩擦测得的,已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则利用此弹簧测力计提升物体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13.(2021·河北·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二模)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0.510.10.70.347.620.510.20.70.647.630.520.11.10.360.640.540.120.366.75140.11.60.5① (1)前4次实验是由甲滑轮组完成的,根据前4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绳方式______;(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为______;(3)由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4)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他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5)若第5组实验时,钩码上升的时间为3s,则第5组实验过程中克服摩擦及绳重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拓展]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14.(2021·河北·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二模)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如图中乙所示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次数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70.347.620.510.20.70.647.630.520.11.10.360.640.540.120.366.75140.1①0.5②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有关;(3)第5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表格中编号①数据为_N,分析第5次实验数据,可知②处数据为__%;(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是用小明收集到数据中的第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这句话是错误的;(5)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
参考答案:1. 平衡 左 2.42. 左 力臂 2 左 变大 错误 见解析 F1l1=F2l23. 右 寻找普遍规律 4. 左 1 1.9 变小 不可以 D5. 左 1 26. 右 便于测量力臂 只有一组数据,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6 2 3 A7. 右 便于测量力臂 0.2 不相符 B A8. 省 高 55.6%(或56%) 2 大于 9. 匀速直线 74.1% 大/重 偏大 静止时绳与滑轮没有摩擦,会使测力计示数偏小 0.8 0.410. 乙 80% 1、2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大于11. 80% 大(或高) 0.2 0.1612. 乙 80% 1、2 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摩擦力 90%13. 50% 被提升的物重 偏大 0.1 96%14. 匀速 提升物重 1.6 50 4、5 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12:简单机械(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热点,考查题型,备考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实验专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考点实验专题训练——简单机械,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