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1 杠杆(3)(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737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1 杠杆(3)(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737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杠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活动体验,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师 版本、册数课目名称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杠杆的分类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涉及杠杆的探究实验和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和体验活动,加强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参加科学实验的素养。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能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杠杆类问题;2.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措施:分组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教师自制教具,学生体验活动学习者分析八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过了上学期刚刚接触物理的新鲜感,而八下的难度也提升很大,因此此阶段的学生,对待物理学习的态度和动力有所不足。在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充分认识这个实际情况,并尽可能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验探究,体验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一、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天平和杆秤。同时提问:天平和杆秤都在什么状态下读数?引入杠杆平衡的概念以及处于杠杆平衡的两种状态。教师亲自操作杆秤。将秤砣和货物放在调平的天平上证明动力跟阻力的大小不相等。引导学生猜想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促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启发学生思考杠杆平衡可能存在的条件,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铺垫。PPT的使用,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实物,有更直观的印象。二、新课教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学生讨论:杠杆究竟是选择倾斜的还是水平的?学生活动:调平一个横杆倾斜了的杠杆。分组讨论,请同学交流发言。请同学来调平杠杆,并总结杠杆调平的依据和方法。 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参与调平杠杆,明确杠杆的横杆需要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和调平横杆的方法。呈现图片,更直观形象。2.教师给出“友情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猜想的可能的条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分组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更为快捷的为学生呈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请两组学生来分享实验的数据。并从中总结出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实验的讨论与交流、分享与总结学生展示实验数据,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利用展台投影学生的实验数据,并结合数据,学生进行展讲。三、活动体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活动一:讨论如何实现“四两拨千斤”。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并结合自制教具迁移延伸到生活中的塔吊讨论“四两拨千斤”的方案并交流;教师通过展示自制教具,延伸讲解生活中的塔吊。通过讨论和教师展示自制教具,让学生明白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展示图片,借助配图进行讲解,更加的生动形象2.学生练习: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如图甲)。测量时用了一根长度为10m的槽钢作为杠杆。如图乙所示,吊钩固定点O为支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200N,测出L1=9m,L2=6cm。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10N/kg。学生随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情况。呈现题目,与学生的学案配合使用3.活动二:比一比:谁是“大力士”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台来,在实验演示台上面,开饮料瓶。女生借助启瓶器,男生徒手。为了安全和活动效果,为男生女生都准备了白毛巾遮住手,给台下的学生以一定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4.活动三:夹弹珠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台来,在实验演示台上面,双方分别用特定的筷子进行夹弹珠比赛,总共13颗弹珠,最先夹完的获胜。筷子的要求:一根长,一根短。台下的学生作为裁判,进行数数。 5.活动四:剪牙签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台来,在实验演示台上面,双方分别用不同的剪刀进行剪牙签比赛,总共9根牙签,最先剪完的获胜。台下的学生作为裁判,进行数数。 四、新课教学:杠杆的分类生活中的杠杆: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L2,不省力,不费力PPT展示刚才活动中所使用工具的力臂作图。将杠杆的分类依据融入到活动中的工具上,将物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PPT显示,节省老师作图的时间,并且形象直观五、课堂小结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短的回顾和梳理。 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小结应用了多媒体软件,学生展示台。PPT软件可以直观的展示一些老师讲述的过程性内容,转化学生的听觉记忆为视觉记忆,更加的形象、具体。同时,节省老师的板书时间,有利于课堂进度的开展。并且能跟老师设计的探究实验、体验活动等课堂教学活动相辅助,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展台可以直接投影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过程等,形象直观,并能够很快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展示典型性错误。1.实验探究更具开放性,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认为的促使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然后以问题作为驱动,积极的参与到随后的实验探究当中,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2.理论联系生活,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充分体现了STSE的教学思想。引用了自制教具,介绍了塔吊等。3.通过四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死板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体验活动中,变枯燥的讲解为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学生能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杠杆类问题和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应用。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做了如下的努力:1.在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之前,教师演示杆秤的使用,通过调节秤砣所在的位置的变化,能够让杆秤平衡,引导学生去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这样学生不至于盲目猜想,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使学生合理的科学猜想,快速进入探究的课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PPT展示了学生探究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使探究的目标和方法更加的明确。2.在分析数据时,先由理解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自己小组的数据进行分享并梳理归纳结论。为同学们处理数据提供了参考方案。这样不仅营造宽松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3.用三个学生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将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工具(启瓶器、筷子、剪刀)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杠杆进行结合。有效的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体现STSE精神。激发并维持了学生对杠杆学习的动力,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自己的这节课中,我体会到: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同时又要尽可能多的设计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参与课堂。本节课我觉得有三处地方把握的不够好:一是在学生上台来调节杠杆平衡时,没有对学生语言表述上的错误进行特别准确的纠正,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二是全程只练习了一个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象体重的练习题,没能及时通过练习提升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的能力;三是学生体验活动的涉及面太少,学生亲身体验人数只有6人,不能做到辐射到尽可能多的学生,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兼顾尽可能多的学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 杠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 杠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即学即练,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