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七(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8610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七(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8610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七(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8610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七(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七(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部选对得3分,部分选对得1.5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必有加速度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可能作曲线运动2、历史上,“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被制造成功是因为违反了以下哪一个规律( )A.能量守恒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3、把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为h处以角斜向上方抛出,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 )A.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 B.小球的质量mC.小球抛出时的高度h D.小球抛出时的仰角 4、一个人用手把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J 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JC.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J D.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0J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A B C D 6、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7、如下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A.重力势能改变量不相等 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相等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相等8、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m,如图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0=,则物体将 ( )A. 沿球面滑至M点 B.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C.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D.按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运动9、从地面以抛射角θ斜向上方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当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其动能的3倍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10、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77圈,飞船返回舱终于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的半径R。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近似为圆周运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B. 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的加速度C. 飞船返回舱打开减速伞下降的过程中,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D.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小11、水平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在某时刻动能相同,它们仅在摩擦力作用下逐渐停下来,图中,a、b分别表示甲、乙的动能E和位移s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和乙相等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比乙大 12、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周期一定,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为F1,在最低点时,绳的拉力为F2,则F1 和F2的差值为( ) A.2mg B.6mg C.4mg D.8mg二、实验题(共两题:第13题3分,第14题12分,共15分)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填序号)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器的电源14、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得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62.99cm、70.14cm、77.76 cm、85.37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1) J;C点的速度为 (2) m/s;动能的增加量为 (3) 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但实验中总存在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4) 动能的增加量(填小于、等于、大于),其原因是 (5) 。由此得出结论,物体的机械能 (6) (守恒、不守恒)。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只有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9分)15、(9分)将物体由h=5m高处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必须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否则不得分) 16、(10分)如图所示,左右两个倾角不同的固定斜面,中间有一水平面相接,连接处有光滑的小圆弧,使物体经过时不至于撞击接触面(能量不损失)。物体从左边斜面离水平面高h1=1m处静止下滑,到达右边斜面离水平面高h2=0.8m处时速度恰好为零,这一过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1m。如果物体与水平面及两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提示:在计算摩擦力做功时请用cosθ关系求斜面的长度) 17、(10分)一位质量m=50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m[来源:Ks5u.com]的斜坡自由滑下(初速度为零)。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滑动摩擦因素=0.25。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求:(1)所受几个力所做的功各是多少?(5分) (2)合力做了多少功?(2分) (3)到达坡底时摩擦力的功率是多少?(3分)(不计空气阻力) 18、(10分)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求:(g=10m/s2)(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5分)(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5分) 19、(10分)球质量为m,沿光滑的轨道由静止滑下,轨道形状如图所示,与光滑轨道相接的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要使小球沿光滑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物体应从离轨道最低点多高的地方开始滑下?
下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部选对得3分,部分选对得1.5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题号123456答案DAA、CA、B、DCC题号789101112答案B、DBB[来源:Ks5u.com]A、B C二、实验题(共两题:第13题3分,第14题12分,共15分)13. B 14.(1) 7.62J (2) 3.81m/s (3) 7.26J (4) 大于 (5) 空气阻力和 摩擦力的作用 (6) 守恒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只有最后结果不得分,共49分)15、(9分)据动能定理:mgh=mv2/2-mv02/2得v=14.1m/s 17、(10分)(1)WG=mgh=15000J; WN=0;Wf=-mgcosθ×h/sinθ=-5000J(5分)(2)W合= WG + WN + Wf =10000J(2分)(3)W合=mv2/2得v=20m/sPf=fv=2000W(3分) 18、(10分)(1)设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为v,据动能定理:mgh-mgh/sinθ=(m+m)v2/2 v=2m/s(2)设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则-mgs×sinθ=0-mv2/2得S=0.4m 19、(10分)设从离最低点高度为h的地方下滑,在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则mg(h-2R)=mv2/2 ① 4分在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 mv2/R ② 4分由①②得:h=5R/2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六(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一(word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运动合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五(word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