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第1页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第2页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教案,共2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演化史
    考点导航
    核心素养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1.综合思维:通过材料,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通过天文观测,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
    3.人地协调观:结合宇宙探索,树立科学宇宙观。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四 地球的演化史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① 恒星 、星云、② 行星 、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③ 光年 是天体间④ 距离 的计量单位。  
    (3)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⑤ 相互吸引 、⑥ 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4)结合图示,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可观测宇宙
      2.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表示水星的是⑩ A ,表示远日行星的是 G 、 H 。 (填字母) 
    (2)图中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 E 、 F (填字母),它们都属于 巨 行星。  
    (3)小行星带位于 火 星和 木 星公转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的绕日公转运动有 同向 性、 近圆 性和 共面 性的特征。  
    (5)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地球上有 高级智慧生命 存在。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 位置、自身的体积和质量 有关,也与地球有一个 安全的宇宙环境 有关。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方法技巧 生命存在条件题目的分析思路
    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迁移,参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分析,以降低难度、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如下: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发射时间
    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发射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航天回收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考向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8浙江4月选考,24,2分)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答案 C 流星发亮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摩擦而成的。故正确答案为C。
    2.(2018浙江4月选考,25,2分)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 A 根据材料“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的提示,可以推断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指向东方),图中按照逆时针方向排列,自西向东依次是木星、火星和土星;根据材料“南天区可见”的提示,可以判断面向正南,木星、火星和土星依次从右向左;再结合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共面性”的特征,可以确定木星、火星和土星应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故正确答案应为A。
    考向二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3.“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 B.地貌 C.水文 D.气候
    答案 A 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纬度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小,发射精度较高。文昌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雨天多,不利于发射。文昌的地形主要属于低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而不利于发射。水文对卫星发射的影响不大。
    4.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解析 注意从①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人口分布等角度分析有利条件。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阴雨天气较多,对航天发射不利。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① 核聚变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② 可见光 波段。  
    (2)四幅图中,属于利用太阳能的是③ A、B、C ,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④ C ,属于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⑤ A、B 。(填字母)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表现为⑥ 太阳辐射能 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4)“风起云涌”的主要动力来源是⑦ 太阳辐射 。  
    (5)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因为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⑧ 光、热 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2.读太阳结构图,回忆下列知识。

    (1)由图甲可知,太阳大气层厚度由内向外逐渐变⑨ 大 ,亮度依次 减弱 ,温度依次 升高 ,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 光球 层。  
    (2)甲、乙两图中罗马数字和字母与代表的太阳大气层、各大气层的太阳活动类型连线如下图所示。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其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扰动地球的大气层,影响 无线电短波 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在极地地区产生 极光 现象;许多 自然灾害 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总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①总体特征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多。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②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原因
    日照时数
    纬度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
    地势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天气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
    辐射总量
    纬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地势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天气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
    气层结构

    太阳
    活动形式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耀斑: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活动规律
    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旋涡,温度相对较低;②带电荷,能产生磁场;③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
    ①激烈的能量爆发;②以太阳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辐射能
    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对地球
    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太阳活动高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增加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  )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等年太阳辐射总量线a的数值为65
    答案 A 结合图可知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两极递减,A项正确。大陆大部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B项错误;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C项错误;a线附近区域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年太阳辐射量较少,a的数值应为45,D项错误。
    考向二 太阳能的开发及其影响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故从资源条件看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
    3.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类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题意,太阳能光热电站由众多反光板构成,而众多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锅炉加热产生蒸汽,有可能对途经此处的飞鸟造成伤害,故C正确。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会降低地表温度,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故A、D两项错误;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不正确。
    考向三 太阳系天体运动相关现象的分析与推理
    4.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居民对某次事件关注程度的空间分布。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强烈地震 B.森林大火
    C.日食现象 D.交通拥堵
    答案 C 解答此题用排除法最佳。地震多发生在太平洋沿岸;森林大火多在干燥的气候带或干燥的季节;交通拥堵多在大城市发生;结合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判断,该事件只可能是日食现象。
    5.(2020北京丰台期末)一只鸟在“行星凌日”时从泰姬陵上空飞过,仿佛准备去衔取一颗落在太阳上的“石子”,此情景恰好被一位摄影师拍到(下图)。这颗“石子”即此时凌日的行星,该行星可能是 (  )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答案 B 在地球上能看到“行星凌日”现象,可知该行星必须是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选项所给的行星中只有金星符合,故此时凌日的行星可能是金星,B正确。月球是地球卫星,火星、木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A、C、D错误。
    考向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70°N—80°N、157°W—81°E范围内的12个测站,观测结果是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而60°N—70°N、166°W—41°E范围内的22个测站,测得结果是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但变化周期一致,因此,C项正确。
    7.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 D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卫星导航利用无线电短波传递信息。太阳风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D项正确。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两种地震波类型及特点
     
     (3)两个不连续界面
    C界面为⑥ 莫霍界面 ,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明显⑦ 增加 。  
    D界面为⑧ 古登堡界面 ,横波完全⑨ 消失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⑩ 下降 。  
    (4)三大圈层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图中
    范围
     C 界面以上部分  
     C、D 两界面之间的部分 
     D 界面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 外核 和F 内核  
      (5)岩石圈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 上地幔顶部 ( 软流层 以上)。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A 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 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2)B 大气圈 :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氮气和氧气 。  
    (3)C 水圈 :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平均
    深度
    (km)
    地震波的
    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
    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上地幔
    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外核
    呈熔融状态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极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笼罩地球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
    水圈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考向一 地球内部圈层组成要素的特点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9北京文综,11,4分)据图可推断 (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答案 B 莫霍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图中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越大,表明地壳厚度越大。①③两地数值较大,说明两地地壳较厚,地幔较深,故A、C项错误;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下水埋藏较浅,D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故可推断B项正确。
    考向二 地球圈层中的物质迁移
    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的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 A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到大气中形成的,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
    考点四 地球的演化史

      1.① 地层 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② 层理构造 ,一般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地层在③ 下 ,新的地层在④ 上 。 
    2.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⑤ 化石 ;⑥ 同一时代的地层 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3.生物进化规律:从⑦ 简单 向⑧ 复杂 ;从⑨ 低级 向⑩ 高级 。 
    4.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阶段性 。 
    5.科学家根据 地层顺序 、 生物演化阶段 、 岩石年龄 等,把漫长的46亿年地球历史按照 宙 、 代 、 纪 等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 
    6.显生宙以 寒武 纪为开始,其标志是 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 。 

    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的演化历史
    海陆演化
    生物进化
    成矿情况
    前寒武纪距今5.41亿年前
    冥古宙
    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
    蓝细菌;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
    铁、金、镍、铬等
    太古宙
    元古宙
    古生代
    距今5.41
    亿年—2.52
    亿年
    寒武纪
    形成联合古陆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出现两栖类和爬行类);蕨类植物繁盛
    煤矿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中生代距今2.52亿
    年—6600万年
    三叠纪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漂移
    爬行动物的时代;有恐龙;出现哺乳动物;祼子植物兴盛
    煤矿、石油、天然气
    侏罗纪
    白垩纪
    新生代
    距今6600
    万年至今
    古近纪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和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石油、天然气
    新近纪
    第四纪

    考向一 不同地质年代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1.如果将一本4600页的书比作地质年代,那么地球演化历史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答案 B 元古宙是距今25亿年到5.41亿年之间,时间跨度最大,则占有页数最多。
    2.对比图甲、图乙,对图乙中序号描述正确的是 (  )
    A.②时期生物以藻类为主
    B.③时期恐龙灭绝
    C.④时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
    D.⑤时期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答案 A 图乙中②时期是元古宙,为藻类繁盛的时代。
    考向二 地球圈层中的物质迁移
    3.读甲、乙两地出露地表的地层剖面图(下图),关于甲、乙两地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在1、2、3、4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B.乙地在1、3、4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C.甲地在1、2、3、4地质年代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形成了相应的地层
    D.乙地在2地质年代地壳上升并接受沉积,没能形成相应的地层
    答案 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现在高出周边地区,不断被侵蚀,不会接受沉积,A、B错误;甲地出露的部分1、2、3、4地层完整,说明1、2、3、4地质年代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形成了相应的地层,C正确;乙地缺失2地层,可以推测乙地在2地质年代地壳上升并接受侵蚀,没能形成相应的地层,D错误。
    地理技能 2.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1.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1)区域定位,明确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
    通过图名或者图中的经纬度、地名等信息,判读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
    (2)明确区域地理特征与太阳辐射量的关系
    主要是分析区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看等值线的分布状况和数值变化
    读数值
    主要是判读图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析数值变化规律
    看分布
    分析等值线的走向、疏密、闭合、弯曲等
      (4)分析影响等值线分布的因素
    走向
    多与纬度、地势、海陆位置等有关
    闭合
    与地势高低等有关
    弯曲
    多与地形有关
    疏密
    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5)明确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的方式
    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时、空两方面。时间上:一般分析其冬、夏季的差异;空间上,一般描述为“从××向××递减(或递增)”或“××多,××少”。
    2.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表示太阳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图中等值线数值表示的是某时刻地球不同地点太阳高度的数值。太阳高度为90°的点为直射点,位于圆心部位,经过该点的纬线为直射纬线,经线为直射经线。以直射点为圆心,与直射点距离相同的地点太阳高度值相等,因此构成同心圆形状;太阳高度为0°的圆表示晨线或昏线。
    3.太阳辐射统计图的判读
    太阳辐射统计图一般将影响太阳辐射的某个地理要素和太阳辐射量作为两个坐标要素,或者将时间和太阳辐射量作为两个坐标要素,要求分析地理要素对太阳辐射的具体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辐射变化特点、出现高值区或低值区的原因等。判读思路如下:
    第一步,分析图名和坐标,明确试题要求分析的是哪些地理要素与太阳辐射量的关系。
    第二步,明确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时间分布特点。
    第三步,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变化的因素。以曲线图为例,如果曲线呈递增或递减变化,影响因素主要为纬度;如果曲线呈波动变化,应考虑高值区或低值区的天气特点或地形特点。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109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解析示例:

    答案 B A

    下图为某时刻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2020北京朝阳二模)此时 (  )
    A.我国正值立春时节
    B.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C.北京气温接近当日最高值
    D.可在直布罗陀海峡沿岸观赏日落
    答案 C 由图可知,图中圆心为直射点,太阳直射北纬10度、东经90度左右,左侧0度等太阳高度线为晨线,据此并结合相关知识可推断出四个选项中只有C正确。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下题。
    1.(2019北京海淀期中)“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由材料可知,“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太阳活动较弱,对地球的影响应该较弱,故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干扰减弱。
      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约27天),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月球的背面。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19北京西城期末)下列不是“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的是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 C “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与河外星系无关,故选C。
    3.(2019北京西城期末)月球背面是开展宇宙深空射电和光学天文观测的绝佳场地,因为这里 (  )
    A.昼夜温差更小
    B.昼夜交替较快,较适合连续观测
    C.天气状况稳定
    D.可有效遮挡地球光线和电磁干扰
    答案 D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大,没有天气现象,昼夜交替一次约27天,交替较慢,故只有D选项符合实际情况,D正确。
      我国“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稳稳落在虹湾着陆区,月球车进入月表漫步和探测阶段,这标志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完成下面两题。
    4.(2019中央民大附中月考)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 (  )
    ①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
    ②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
    ③自转周期短,太阳能供电不足
    ④受宇宙辐射影响大, 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①正确;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保护,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②正确;月球的自转周期长,③错误;受宇宙辐射影响大,没有大气层保护,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④正确;故B项正确。
    5.(2019中央民大附中月考)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观测不到的现象有 (  )
    ①绚丽多彩的极光 ②拖着长尾的彗星
    ③转瞬即逝的流星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
    ⑤黑子或耀斑活动 ⑥明亮耀眼的恒星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⑤⑥
    答案 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极光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碰撞形成的,故观测不到①;同理,流星是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现象,故也观测不到③。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了影响。据此,回答下题。
    6.耀斑爆发 (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②南、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可能造成无线电长波通讯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耀斑发生在色球层,①错误;耀斑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极地上空的大气摩擦可能出现“极光”,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②③正确;耀斑爆发可能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④错误,选择B项。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交界地带,由一系列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脉组成。下图为祁连山区降水量、日照时数、晴天天数月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
    A.日照时数、降水量、晴天天数
    B.晴天天数、降水量、日照时数
    C.晴天天数、日照时数、降水量
    D.日照时数、晴天天数、降水量
    答案 A 祁连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故②表示降水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越大,说明降水次数越多,晴天日数越少,故③表示晴天日数。日照时数受昼长、天气等多个因素影响。冬春季节昼长较短,但晴天日数较多;夏季昼长较长,但降水天数多。故各月日照时数波动相对较小,①表示日照时数。
    8.与6月相比,祁连山区5月 (  )
    A.白昼时间短,日照时间短
    B.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长
    C.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D.森林覆盖率低,日照时间长
    答案 B 读图可知,与6月相比,5月日照时数多,日照时间长。与6月相比,5月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长。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若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 D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青藏高原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10.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 D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云雨多,而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晴天多,云雨少,因此乙地PAR值高于甲地。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图中 (  )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
    答案 B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读图可知,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A项错误;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即③,由岩石组成,B项正确、C项错误;古登堡界面到莫霍界面之间为地幔,D项错误。
    12.上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和地核的一小部分,③为岩石圈。③包含①,②包含③的一部分,D项正确。
      读图,回答下题。

    13.我国两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③⑤选址的共同条件是 (  )
    ①降水稀少,晴天天数多
    ②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③地势高,空气较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④气温年较差小,设备运行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读图可知,两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由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两地所在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天数多,C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4.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答案 B 
    15.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
    答案 A 
      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北京时间2017年1月4日5时52分,斐济附近海域(19°18'S,175°57'E)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下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地壳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
    D.软流层
    答案 C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km,海洋地壳厚度一般为5—10千米。结合地震的震源深度是20km推断,震源位于岩石圈。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答案 (1)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太阳辐射总量低。
    (3)乙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等值线分布特点可直接读出结论。第(2)题,结合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结合人口对能源的需求进行分析。

    相关教案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含详解),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构造教案:

    这是一份课标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构造教案,共3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