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 练习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第1页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第2页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6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 练习

    展开

    
    安徽省作业设计大赛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

    单元名称




    版本


    基本信息

















    体育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

    篮球































    单元

    R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移动:持球、侧身跑、变向跑、滑步


    第五章











    2
    双手胸前传接球


    第五章











    3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第五章










    课时信息
    4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第五章











    5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第五章











    6
    移动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比准


    第五章











    7
    传抢球游戏、运球抢球游戏、跟我学


    第五章


    游戏






















    8
    半场 2v2 篮球比赛


    第五章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

    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篮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

    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

    ◆ 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移动、运球、投篮等技能,在比赛中运用篮球简单战术; ◆ 在篮球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

    ◆ 通过篮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二)教材分析



    1.篮球教材内容价值

    篮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普及性高,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篮球教材的设计思路

    在小学基础上,本年级选编了基础技术、篮球游戏、篮球比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上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在实际教学中本单元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平四篮球教学的相关内容,遵循水平四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通过篮球内容的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熟练掌握和运用各项技术。同时,通过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启发学生对于技术运用策略的思考,帮助学生体会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运动,既要依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又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才能取胜,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篮球教材搭配建议

    学生在掌握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移动、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动作内容,进行组合衔接及创编,作为单元比赛或考核的内容,也可针对篮球比赛的规则、场地、器材等要素进行简化,创设适合本学段能力水平的简化版篮球比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身心特点,有很强的求

    知欲和表现欲。篮球是中学生喜爱,并开展较为普遍的一项球类运动。此阶段学

    生主要以进一步发展球性和基本运控技能练习为主。本单元通过多样的活动器材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运球游戏、教师示范与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

    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个

    人练习、合作练习、游戏比赛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本

    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2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的学习,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

    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形成对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

    和爱好;

    2.通过篮球活动,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

    面发展;

    3.在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1.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移动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

    第 1 课时
    2.提高在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移动技术的能力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1.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传接球技术动作及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第 2 课时
    2.提高运用传接球技术的能力


    3.通过游戏和比赛,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1.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第 3 课时
    2.提高准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能力


    3.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1.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第 4 课时
    2.提高准确运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能力


    3.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1.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一般运球技术动作

    第 5 课时
    2.提高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能力

    3.提高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

    第 6 课时
    2.通过游戏和比赛,基本掌握所学技、战术的运用方法与时机


    3.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1.通过游戏和比赛,进一步掌握所学技、战术的运用方法与时机

    第 7 课时
    2.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3.增强在篮球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1.通过参与专项比赛,能够运用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等基本技术

    第 8 课时
    2.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在比赛中,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单元作业目标

    1 通过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的作业练习,增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


    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促进参与篮球运动锻炼的行为;

    2 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3 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1.掌握移动基本技术动作



    第 1 课时
    2.提高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以及发展身体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素质
    体能类





    3.培养学生运用移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1.提升学生传接球能力,熟练掌握胸前传接球动作



    第 2 课时
    2.提高在实战中运用胸前传接球技术的能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1.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提升动作熟练度



    第 3 课时
    2.提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命中率
    技能类
    课后复习


    3.磨练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投篮时的注意力









    1.提升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熟练程度,掌握行进间投



    第 4 课时
    篮的技术动作
    技能类
    课后复习

    2.提高学生在移动状态下人球结合的能力
    体能类





    3.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跑跳能力









    1.通过自主学练,初步掌握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



    第 5 课时
    2.提高双侧手连续交替变向运球的能力,发展力量、协
    技能类
    课后复习

    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体能类





    3.提高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1.掌握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投篮命中率




    2.通过步伐、投篮练习,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
    技能类


    第 6 课时
    素质
    课后复习

    体能类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正确运用技术动作







    的能力









    1.复习巩固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动作
    技能类


    第 7 课时
    2.发展学生对篮球的运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课后复习

    体能类


    3.通过体育游戏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通过篮球比赛,熟悉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知识类


    第 8 课时
    2.通过篮球比赛,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体能类
    课后复习


    3.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的运用与创造能力
    技能类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4


    1.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持球跨步练习

    动作方法:持球时,双肘外张护球,两腿稍开立,双膝微屈,上身含胸;双手拇指置于球的后侧部位,四指分开置于球侧,掌心不要触球;持球时不要低头看球,应抬头注意场上的情况。向前跨步放球然后回到基本姿势,跨另一脚持球然后回到基本姿势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2:直线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两脚尖和膝关节要朝着移动方向,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完成攻守的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米/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3:变方向跑

    动作方法:慢跑中遇到障碍物就变向跑,变向要突然,蹬地、转体、跨步要衔接好。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米、5 次障碍/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

    练习 4:横向滑步

    动作方法: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弯曲,上体微向前倾,两臂侧伸。向右侧滑步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右脚向右(移动方向)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左脚紧随滑动,向右脚靠近,两脚保持一定距离,右脚继续跨出。向左侧滑步时脚步动作相反。




    5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米/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在滑步时,要保持屈膝低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伏,两腿

    不要交叉,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两臂伸开,眼要注视对手。

    2.时间要求

    25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持球、侧身跑、变方向跑、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
    R自评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

    横向滑步的规范性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
    £互评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R师评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持球、侧身跑、变方向跑、横向滑步等基本动作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

    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2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原地徒手传接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学生将接球技术分解成“伸臂迎球-触球缓冲”两个环节进行体会练习;将传球技术分解成“伸臂-翻腕-拨球”三个环节进行体会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2:对墙传接球练习

    动作方法:加深对传接球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正确的传、接球技术。持球,距墙 3-4 米站立,向墙上传球,然后接从墙上反弹回来的球。

    练习建议:注意场地安全,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3:亲子传接球

    动作方法: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传、接球技术动作。家长与学生两人一组,相距 3-5 米,面向对方(或侧向对方)站立,进行传、接球练习。


    6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核心稳定,“伸臂-翻腕-拨指”一气呵成。

    2.时间要求

    2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传球准确接



    球稳健


    1.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的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传球较准确接
    R自评

    球较稳健

    规范性
    £互评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传球不太准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R师评

    确接球不太稳健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传球不准



    确接球不稳健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

    配合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的能力,了解传球动作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

    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3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持球基本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学生在完成持球基本姿势的基础上,自己下口令“预备-投”同时徒手模仿投篮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肘关节不要过度外展注意身体姿态。

    练习 2:亲子对投练习

    动作方法:两人一球,相距 4-5 米左右面对站立,按学生“预备-投”的口令,进行投篮练习。

    练习建议:出手时食指中指拨球,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上下肢协调发力。


    7


    练习 3:罚篮练习

    动作方法:使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在罚球线处进行投篮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核心稳定,“伸臂-压腕-拨指”一气呵成。

    2.时间要求

    18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命中率高
    R自评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命中率较高

    的规范性
    £互评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命中率一般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R师评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命中率不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

    配合提高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了解投篮动作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

    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4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无球脚步练习

    动作方法:小碎步走,跨出第一、第二步起跳。慢跑中跨出第一、第二步起跳。向前方抛球,跨步时接球第二步起跳并做出举球动作。向前直线运球过程中完成行进间接球、起跳和举球配合(无球练习只强调动作标准)。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无球动作保证标准,注意身体姿态。

    练习 2:单手肩上投篮练习(起跳)

    动作方法:掌握正确跳起投篮手法,学生在距离篮筐 3 米处原地持球,练习时,上左脚起跳举球投篮。

    练习建议:注意压腕拨指,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3: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8


    动作方法:巩固已掌握的正确动作,掌握完整动作。学生站在中线角处做慢

    速运球行进间的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节奏清楚,起跳充分,举球、伸臂、屈腕、拨球动作连贯,用力

    适度。

    2.时间要求

    2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命中率高
    R自评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命中率较高

    作的连贯性
    £互评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命中率一般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R师评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命中率不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在篮球运动

    中的运用价值,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

    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5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球性练习,原地单手高低运球

    动作方法:球性练习时采用手指弹拨球,腰间绕球,胯下八字绕球。原地单手高低运球时,双脚前后开立,降低重心保持膝关节弯曲,上体稍向前,运球手臂屈伸发力,用手指和手掌根按压球的正上方,并随时用另一手臂、肩、躯干和腿保护好球,运球时抬头双眼目视前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单手运球 3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2:原地单侧手前推后拉、单侧手左右变向运球

    动作方法:双脚前后开立,降低重心保持膝关节弯曲,上体稍向前,“前推后拉”时用手指和掌根按压球的前上方和后上方做前后推拉的运球练习,“左右拨球”时用手指和掌根按压球的左右两侧做单侧手左右变向运球练习,并随时用


    9


    另一手臂、肩、躯干和腿保护好球,运球时抬头双眼目视前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避免在运球过程中出现大幅度身体晃动。

    练习 3:原地左右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先用右手运球,吸引防守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方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蹬地转髋,用右侧肩、臂、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护球手动作到位。

    2.时间要求

    2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简述运球技术在篮球运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手法正确动作


    动中的价值
    连贯,运球速度快
    R自评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良好:手法正确,动作较连贯,失误次数较少,

    £互评

    的规范性
    运球速度较快

    R师评

    3.换手运球的稳定性
    及格: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运球速度慢



    4.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待进步: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失误次数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练习熟悉球性,提高单侧手的运球能力和单侧手运球的稳定性,解放运球时

    的视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

    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6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一练

    练习 1:原地左右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先用右手运球,吸引防守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




    10


    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方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蹬地转髋,用右侧肩、臂、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护球手动作到位。练习 2:移动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在行进间中先用右手运球,吸引防守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方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蹬地转髋,用右侧肩、臂、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蹬地发力超越防守者。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变向运球 3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护球手动作到位。练习 3: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动作方法:采用自制纸球或小篮球进行投篮练习,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蹬地

    发力,顶肘、伸臂、压弯、拨指完成投篮。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投篮 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蹬地发力,护球手不参与发力,投篮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练习 4:投篮比准

    动作方法:面对小篮筐采用自制纸球或小篮球进行投篮练习,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蹬地发力,顶肘、伸臂、压弯、拨指完成投篮。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每组争取投进 5 次,共 4 组。

    注意事项:蹬地发力,护球手不参与发力,投篮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2.时间要求

    25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优秀:动作正确,动作连贯,速度快,投篮手型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
    和发力顺序正确,命中率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连贯,速度快,投篮手型


    作稳定性
    R自评

    和发力顺序正确,命中率中等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互评

    及格: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投篮

    3.投篮的发力顺序和手型
    R师评

    手型和发力顺序正确,命中率较低

    4.投篮的命中率


    待进步:基本能做出行进间提前变向换手运球的






    动作,投篮动作不连贯,命中率低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1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运球、投篮等基本动作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7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传抢游戏

    游戏方法:家长传球,学生积极的抢截,活动范围在一定范围内。传球失误给对方加 1 分,抢截到球加 1 分,抢球跑两步以上给对方加 1 分,可以运球 1 次,在规定时间内以积分多少计算胜负,双方互换角色。

    游戏建议:得分较少的小组可以进行俯卧撑或者高抬腿等动作。

    注意事项:注意场地空旷,保障安全。

    练习 2: 运球抢球游戏

    游戏方法:在空旷范围内一人运球移动,学生抢球家长运球移动或一名同学运球移动,30 秒内抢到球的获胜。

    游戏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抢球动作不犯规。

    练习 3:“跟我学”游戏

    游戏方法:学生做各种动作,家长立即模仿,学生的动作依据上课所学进行。

    游戏建议:次数和难度要因人而异。

    注意事项:动作标准,学生注意观察家长所做动作。

    2.时间要求

    15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优秀:动作连贯,手型发力顺序正确,抢球无犯规动作


    1.运球、传接球动作
    良好:动作连贯,手型发力顺序正确,抢球有犯规动作
    R自评

    规范性
    及格:动作较连贯,手型发力顺序基本正确,抢球犯规

    £互评

    2.换手运球的稳定性
    动作较少

    R师评

    3.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待进步:动作不连贯,手型和发力顺序不正确,抢球犯




    规动作较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2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各种游戏提高

    手脚协调配合、脚步移动和行进间控制球能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与抢断球能

    力,培养积极拼抢的精神。通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进

    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

    育意识。

    第 8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观看篮球半场 3 V 3 篮球比赛技术视频,简述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哪些篮球基本技术,你印象最深刻的技术是什么,以及在篮球运动中突破、掩护的运用价值。

    练习 2:一人挡拆一人借掩护运球突破

    动作方法:练习时,一人运球,等待队员上前做掩护。掩护时,掩护队员跑到同伴的防守者前、后或侧面,保持适当距离(要符合规则要求),两脚开立,膝微屈,两臂屈肘于胸前,上体稍前倾,扩大掩护面积。待掩护队员站实时,突破队员借掩护快速突破。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掩护时机,保持核心稳定,避免在掩护过程中出现大幅度身体晃动。

    练习 3:突破后传球给挡拆后顺下

    动作方法:练习时,当突破队员顺利突破时,掩护队员迅速顺下做抢板或接球准备。突破队员做好传球、进攻准备。掩护队员要时刻观察突破队员的运动路线及运动意识,及时调整进攻策略。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避免在顺下过程中错过突破的最佳时机。

    2.时间要求

    15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3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突破时机准


    1.简述掩护、挡拆在篮球运
    确,运球速度快


    动中的运用价值
    良好:手法正确,动作较连贯,突破时机合理,
    R自评

    2.专项练习动作规范
    运球速度较快

    £互评

    3.运球的稳定性
    及格: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突破时机较

    R师评

    4.突破的合理性
    合理



    5.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待进步: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突破时机



    不合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熟悉

    球性,提高借掩护的突破能力,解放运球时的视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

    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

    意识。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评价方法:罚球线后每人罚球 10 次,计命中率。评价标准: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投中 5 个球以上
    投中 4-5 个球
    投中 2-3 个球
    投中 0-1 个球















    整 个 动 作 完 成
    整个动作完成较好,
    整个动作基本能完
    整个动作基本完


    好,全身用力协
    全身用力比较协调,
    成,全身用力基本正
    成,全身用力出手

    调,出手动作、
    出手动作、投篮弧度
    确,出手动作、投篮
    动作、投篮弧度、



    投篮弧度正确,
    比较正确,球的落点
    弧度基本正确,球的
    某方面有问题球的




    球的落点集中
    比较集中
    落点分散
    落点分散








    2.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评价方法:从一侧中线与边线交点处开始,运球快速跑向球篮接行进间单手

    肩上投篮(如投篮不中须补投中篮),然后,运球到另一侧中线和边线交点处后,

    迅速运球折回到篮下投篮,投中后运球返回出发点,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








    14


    练习图形: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男生
    17″及以上
    18″-19″
    20″-21″
    21″以上










    女生
    19″及以上
    20″-21″
    22″-23″
    23″以上












    整个动作完成正
    这动作完全正确
    整个动作基本能
    运球或上篮动作




    确 并 且 协 调 流
    并且比较协调,运
    完成,运球、上篮


    技评
    不能完成,运球、


    畅,运球、上篮
    球、上篮动作基本
    动作有时有违例




    上篮经常违例




    动作无违例现象
    无违例现象
    现象















    3.篮球运球

    评价方法: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箭头所示

    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

    停表。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练习图形:

    5 米
    3 米
    3 米
    3 米
    3 米
    3 米













    3 米













    7 米


    3 米



    20 米

    受试者 标杆





    15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持球手法正确,熟悉


    持球手法较正确,
    手法较正确,不能

    手法较正确,不





    能控制好球;运球





    球性能控制好球;运

    控制好球;运球速

    能控制好球;运

    技评


    速度较快,动作较



    球速度快,动作连

    度较慢;有时有违

    球速度慢,并出





    连贯;基本无违例





    贯,无违例现象

    例现象


    现失误,常违例





    现象








































































    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87
























    9″8

    10″2


    10″8
    11″5

    12″3
    13″2

    13″6























    12″4

    12″7


    13″2
    13″8

    14″5
    15″2

    15″9
























    得分

    84

    81



    78

    75



    72

    69

    66
























    14″1

    14″7


    15″5
    16″2

    16″8
    17″8

    18″7

























    17″

    18″1


    19″6
    21″


    21″8

    23″

    24″3
























    得分

    63

    60



    50

    40



    30

    20

    10
























    20″

    21″2


    22″
    23″3

    24″5
    26″2

    27″8























    25″9

    27″5


    28″2
    29″2

    30″3
    31″6

    33″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对应单元
    对应学习水平









    序号


    类型







    难度
    来源






    作业目标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










    选编






















    2


    实践
    1、2








    中等
    选编
    30 分钟





















    3


    实践
    1、2








    中等
    选编


























































    过去的试卷作业设计(供比较)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

    (时间60分钟,卷面分100分)
    学号: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们通常用_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z。
    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______。
    3.脊椎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4.没有脊椎的动物叫______。
    5.我们通常用_______和_______来描述位置j。
    6.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
    7.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
    8.以正在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汽车里的乘客是______。
    9.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方向______,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运动只有一种运动形式。( )
    2、鱼在水中,口和鳃交替开闭,吸收水中的氧气。( )
    3、在自然选择中,为减轻飞行重量,鸽子的绒羽里面是空的。( )
    4、由大动物直接生下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
    5、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是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速度快。( )
    6、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所花的时间。( )
    7、橡皮筋被拉长以后,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拉力。( )
    8、小车运动速度的快慢与施加在小车上的拉力大小有关。( )
    9、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弹力,但材料不同产生弹力大小不同。( )
    10、苹果、小木块、铁夹子都会漂浮在水面上。( )
    三、单项选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下列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2、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B、月亮躲进云层,是以云层为参照物
    C、以车站为参照物,开出车站的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3.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 )倾斜。
    A、向前 B、向后 C、向左
    4.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属于( )
    A、平动 B、转动 C、滚动
    5.下列物体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滑滑梯 B、青蛙跳跃 C、荡秋千
    6.跳水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后,跳板的运动是( )
    A、上下振动 B、左右摆动 C、圆周运动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橡皮筋缠绕一圈比缠绕两圈的弹力大
    B、橡皮筋缠绕一圈小车行驶的距离比缠绕两圈小车行驶的距离短
    C、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8.下面做法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有( )
    A、给齿轮上加油 B.水泥路面刻上横纹 C.鞋底印制花纹
    9.通过探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 )没有关系。
    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重量 C、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10、通过玩小车,我们发现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就越( )
    A、越慢 B、越快 C、越稳
    四、连线题:把现象与发挥作用的力连接起来。(10分)
    弹簧伸长了 压力
    气球捏扁了 重力
    船停在水面 升力
    飞机在上升 拉力
    水往低处流 浮力
    五、实验探究(30分)
    1、下面是生活中为了改变摩擦力而做的设计。(8分)

    (1)鞋底设计有花纹、汽车轮胎设计有花纹都是为了使运动物体的接触面更粗造,摩擦力______;旱冰鞋安装滚轮,把滚动变为滑动是为了________。(填“増大”或“减小”)
    (2)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________摩擦力;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_______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

    2、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再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5分)
    (1)实验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
    是什么样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速度 2.轨迹3.弯曲的4.无脊椎动物5.方向 位置 6.轨迹 7.快慢 8.静止
    9.向上
    二、1、✘2、√ 3、✘ 4、√5、√ 6、√ 7、× 8、√ 9、× 10、×
    三、1、A 2、C 3.A 4.A 5.B 6.A 7.A 8.A 9.A 10.B
    四、连线题
    弹簧伸长了 压力
    气球捏扁了 重力
    船停在水面 升力
    飞机在上升 拉力
    水往低处流 浮力
    五、(只要合理即可)
    1、(1)增大 减小 (2)增大 减小
    2、(1)脊椎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2)身体不能灵活运动。
    (3)①支撑身体 ②保护内脏 ③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