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805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805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805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复习教案,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 试卷 试卷 4 次下载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性学习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一 试卷 1 次下载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语言的连贯与口语交际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三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二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模拟测试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模拟测试二(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rú)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B.疏林薄雾,农舍田畴(chóu),春寒料峭(qiào),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zhǎo)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miāo)准它们的猎枪。D.他们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小心翼翼 人迹罕见 文皱皱 峰峦B.荒草凄凄 轻而易举 拗过去 吞噬C.草长鹰飞 一泻千里 脂粉奁 遒劲D.众目睽睽 玲珑剔透 痒酥酥 塞责3.根据下面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隐含 彰显 散发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迷人的田野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 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 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为新规并在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5.默写填空。(8分)(1)俗子胸襟谁识我? 。 (秋瑾《满江红》)(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3) ,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5)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希望自己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 , ? (8)“诗仙”李白的一生离不开“月”和“酒”。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李白诗中含“月”或“酒”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 。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松鼠》作者法布尔和《蝉》作者布封,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7.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片段一】 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片段二】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片段三】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C)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片段四】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1)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疯了”为例进行说明。(3分) 8.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6分)材料一 汉字是表意文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被电子输入完全取代。材料二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曲解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提取主要信息。(2分)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2分)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第9~12题。(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后出师表》)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庶竭驽钝 驽钝: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文段甲中作者回顾跟随先主的历史,讲述了对自己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几件往事,请分别概括。(3分) 12.阅读两个文言选段,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师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18分)一碗米粉徐全庆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店主。”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店主。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挂上电话,我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选自《天池小小说》)13.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2)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15.“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4分) 16.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12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有删改)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18.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6分) 19.文中第3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3分) 三、作文(50分)20.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编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答案:1.C C项,“瞄”应读“miáo”。2.D A项,“文皱皱”应为“文绉绉”;B项,“荒草凄凄”应为“荒草萋萋”;C项,“草长鹰飞”应为“草长莺飞”。3.答案 散发 隐含 彰显解析 从词语搭配角度选择。4.D D项,成分残缺,在“如今”和“成为”之间加上“禁烟令”。5.(1)英雄末路当磨折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念天地之悠悠 (4)荡胸生曾云 (5)学而不思则罔 (6)惟吾德馨 (7)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8)示例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6.C C项,《松鼠》的作者是布封,《蝉》的作者是法布尔。7.(1)A “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理解有误。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被称作童生,童生不管年龄大小,都有资格参加院试。(2)《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变形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荼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8.(1)①汉字既能表意又具形体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完全取代的;②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2)示例 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参加我们的活动。(3)略(主要结合汉字结构具有丰富的意义或独特的书写审美来拟写宣传语)9.(1)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2)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10.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11.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率师南征。12.(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3)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13.参考答案 (1)“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了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态。(2)“使劲”写出了杨店主因感动而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的动作。解析 首先理解加点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体会词语所描写的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性格等。14.参考答案 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点题。解析 首先理解句中重点词语“米粉的香味”指的是什么,什么“温暖”着“我”,句子的含义不言自明;然后分析这句话在结构或主题方面的作用。15.参考答案 杨店主被父亲的真诚所打动;杨店主要为父亲了却这桩心愿;他想通过为父亲再做一次米粉来表达他的情意;表现了杨店主的善解人意。(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此题需要联系全文的内容和主旨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16.参考答案 父亲是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十五年前,他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承诺以后一定要付给他。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来到桂林,千方百计找到杨店主,归还了米粉钱,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答出父亲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分析)解析 此题需要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17.D “分总结构”“层层递进方式”有误,本文是总分结构。18.①要知晓文化家底;②要挖掘文化遗产;③要深入研究文化。(意思相近即可)19.①重要文化遗产;②民间文化遗产;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意思相近即可)20.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7 名著阅读-综合检测(过关测试)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名著片段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7 名著阅读-综合检测(过关测试)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名著片段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