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450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450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450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B.30℃C.33℃D.37℃
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4、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
7、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1、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14、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15、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3、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 凹透镜” “凸透镜”或 “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_(选填 “虚” 或“实”)像 。
4、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对斜面的压力和杯子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中学的小强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三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
(2)分析________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小强边做边思考,觉得浮力可能还和以下因素有关:
①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②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于是小强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同时又找来了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一团橡皮泥,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③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重力为G1、G2;
④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铁块和铝块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⑤用细线拴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把橡皮泥拉出来,然后________,再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
实验结束后,小强认真分析了数据发现:G1﹣F1=G2﹣F2;F3=F4 , 你认为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和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4)小强结束了自己的实验探究,就马上得出了自己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你认他的实验结果可靠吗?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请你分析小强的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
2、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__________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______ 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4/5(g取10N/kg).
(1)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2、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C
3、B
4、C
5、B
6、B
7、D
8、A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250 0.8×103
2、凝华 熔化 吸收
3、凸透镜 虚
4、原子 扩散 引力
5、凸透镜 会聚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排开液体体积 ①④⑤ 浸没在水中 改变橡皮泥形状 无关 不可靠 他只选了一种液体,做了一次实验,结论没有普遍性
2、A D B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0N (2)2×103Pa (3)2.5N
2、(1)6N; (2)0.6×103kg/m3;(3)600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新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粤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粤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