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海淀区八一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9小题;共76分)
    1.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 手指B. 琴弦C. 弦柱D. 空气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
    后视镜中的汽车
    B.
    夜空中的光柱
    C.
    池底变浅的游鱼
    D.
    湖水中的夕阳

    3. 某车站上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当甲列车车厢里的人从窗口看到乙列车向南移动,从车厢另一侧的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南移动,但比看乙列车移动的速度慢,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乙两列车同时开始运动,甲列车向北运动,乙列车向南运动
    B. 甲列车开始向北运动,乙列车未动
    C. 甲、乙两列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向北行驶
    D. 甲、乙两列车同时开始运动,甲列车向南运动,乙列车向北运动

    4.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 50 g 的是
    A. 一个乒乓球B. 一只母鸡C. 一只鸡蛋D. 一张课桌

    5. 选一选。
    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6. 如图所示,寒冬季节,在北京的山区会出现雾凇,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雾凇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凝华

    7.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8.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9. 如图所示,木块所受重力为 20 N,现用 30 N 的水平压力垂直于墙壁压住木块,木块静止。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A. 10 NB. 20 NC. 30 ND. 50 N

    10.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 要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通过提高测量工具精密度,完善实验方法来实现
    C.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 选择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

    1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B. 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 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D. 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13. 某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公式 v=st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由公式 v=st 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由公式 s=vt 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 由公式 s=vt 可知: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14. 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无法比较

    15. 如图所示,挂在墙上的一面大镜子与竖直方向成 45∘ 角,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 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朝平面镜运动,则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分别是
    A. 水平向左,3 m/sB. 水平向右,6 m/s
    C. 竖直向上,6 m/sD. 竖直向下,3 m/s

    16.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20 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
    A. 倒立的像B. 正立的像C. 放大的像D. 缩小的像

    17. 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

    18.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乙物质的密度为 0.5 kg/m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4:1

    19.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在冬天户外呼吸出现的“白气”是一种白色气体
    B. 干冰升华吸热形成低温环境,帮助舞台上形成“白气烟雾”
    C. 北方冬天经常在下雪前向路面撒盐,是因为盐水混合物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更高
    D. 汽车后挡风玻璃上安装了电热丝帮助清除水雾,这是因为汽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20.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真实值得是
    A.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1 min
    B. 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 6 m
    C. 我国 1 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2.5 cm
    D. 国家规定,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 26∘C 时,可以开空调制冷

    21. 雨过刚晴的月夜,行走时为了防止踩到小水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应走亮处B. 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C. 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D. 背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22.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只凸透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远离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盆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但质量不变
    B. 1 kg 棉花和 1 kg 钢铁的质量相同
    C.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了一半,瓶中氧气的密度减小
    D. 一块玉石被雕刻成工艺品,玉石的密度减小

    四、填空题(共2小题;共6分)
    24. 将一把钢板尺的一部分紧贴桌面用力按住,一端伸出桌面,则钢板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越短,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

    25.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时,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ρ= kg/m3。

    五、实验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C,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 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 m−V 图象,查表可得知,甲是 物质,乙是 物质,丙是 物质。根据 m−V 图象提供有关物质相关的物理信息:
    (1) ;
    (2) 。
    物质密度(千克/米3)钢铁7.8×103水1.0×103酒精0.8×103空气0.00125×103

    28.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把纸板 ENF 地立在平面镜上。
    (2)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用量角器测出 和 的大小。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把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 NOF 上是否能看见反射光线,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 。

    29.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纸面放置,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1)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 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 A 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30. 在用刻度尺和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并采取了如下的步骤:
    a. 小车离开斜木板顶端时记录时刻为 t1;
    b. 取光滑的长木板一块,并在一端垫上两本书;
    c. 将小车在木板上滚动几次;
    d. 小车到达斜木板底部时记录时刻为 t2;
    e. 用刻度尺量出斜木板的长度为 s1;
    f. 用刻度尺量出小车的长度为 s2。
    (1)正确的实验步骤应是b、e、f、c、 (填序号字母)。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小车在斜木板上运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用实验测量的字母列式)。
    (4)设小车在木板上的平均速度为 v0,则小车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v(填“小于”、“等于”、“大于”)由此可见,小车的平均速度在不同的路程内是不同的。

    31.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 (填“上”或“下”)调整;
    (2)小明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3)烛焰放距凸透镜 20 cm 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在第(3)的前提下,使烛焰向右移动 2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 、 ;实际生活中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

    六、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32. 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七、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6分)
    33. 超声 3D 报纹识别技术
    当前,触摸式手机的屏下指放识别技木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电容式技米,其利用指纹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力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线测定;另一种则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波来产生一个 3D 指纹模型。
    该技术基于超声波,通过传感器先向手指表面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馈,如图所示。再利用指位表面皮肤和空气之间密度不同,构建出一个 3D 图象,进而与已经存在于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对比,以此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
    超声波指蚊识别手段是当下最被看好的屏下指纹技术,可以真正意又上实现屏下指纹解锁,不需要背部指纹感应器口,也不需要前置指纹感应装置,甚至在水下也能实现指丝解锁。另外,由于超声波可以穿透金属、玻璃等常用手机材质,因此对手机外观方面也不会有太多限制,慕于这一点,行业普遍认为超声波指纹识别将成为未来指纹识别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由于技术尚未成熟,目前普及超声波指纹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高。
    请根指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屏下指纹技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2)超声波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率范围(选填“超过“或“低于”);
    (3)请写出一条超声波指纹技术的优点: 。

    八、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34. 一个空瓶的质量为 20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700 g,在空瓶中装满某种金属碎片若干,瓶与金属碎片的总质量为 1000 g,再装满水,瓶子、金属碎片和水的总质量为 1409 g,试求:
    (1)瓶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

    35. 罗先生驾车从佛山到清远旅游,汽车以 10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 0.5 h 到达广州,休息 0.5 h 后,再以 8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 1 h 到达清远,请求:
    (1)佛山到广州,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佛山到清远,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九、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36. 完成以下小题。
    (1)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2)图乙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为 cm,物体长度为 cm。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2. C
    3. A
    4. C
    【解析】一斤是 500 g,一两就是 50 g;
    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 8 mg;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 5 斤 =2.5 kg;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 50 斤 =25 kg;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 50 g,
    5. D
    【解析】【解答】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6. D
    7. B
    【解析】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故B图正确。
    8. C
    【解析】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
    9. C
    【解析】墙壁受到的压力方向应与墙壁垂直,等于压住木块的水平压力 30 N,在本题中压力与重力无关,故压力为 30 N。
    10. A
    11. C
    12. C
    13. C
    14. C
    【解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 0∘C;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
    15. D
    【解析】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像关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像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也相对于镜面对称,由于物的运动方向与镜面成 45∘ 角,速度大小为 3 m/s,故像的运动方向也应与镜面成 45∘ 角,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速度大小也为 3 m/s。故AB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16. C
    【解析】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20 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所以 2f>20 cm>f,解得 20 cm>f>10 cm,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cm 处,有两种可能:
    ①当物体放在透镜和焦点之间,距离凸透镜的焦点是 10 cm 处,u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综上所述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像,故选C。
    17. C
    18. D
    【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大,A错误;
    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故B错误;
    体积为 10 cm3 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5 g , 则乙物质的密度 ρ乙═m乙V乙=5 g10 cm3=0.5 g/cm3=0.5×103 kg/m3 , 故C错误;
    体积为 10 cm3 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0 g , 则甲物质的密度:ρ甲═m甲V甲=20 g10 cm3=2 g/cm3=2×103 kg/m3,则 ρ甲:ρ乙═2 g/cm3:0.5 g/cm3=4:1,故D正确。
    19. B
    第二部分
    20. C, D
    21. B, C
    【解析】(1)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有水。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没水的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地面亮处有水,人应走暗处。
    (2)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暗处有水。因为背着月光虽然水面仍然发生镜面反射,但是此时的反射光全部射到人的后背,几乎没光射入人的眼睛;而没水的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故此时较亮的地面没水,所以暗处的地面有水,人应走亮处。
    22. C, D
    第三部分
    23. A, B, C
    【解析】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但质量不变,故A错误;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 kg 棉花和 1 kg 钢铁的所含的物质相同,则质量相同,故B正确;
    物体的质量少了一半,体积没变,则密度变小,故C正确;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故D错误。
    第四部分
    24. 越高
    25. 左调节;3.67×103
    第五部分
    26. (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解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98;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5cmD,【答案】C,【答案】B,05kg左右,【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6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