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20)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20),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阅读,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3 分) 1、给下面加点汉字注音(3 分)缄.默( ) 锲.而不舍( ) 腼腆.( ) 2、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 分)藩篱 一帆风顺 沉缅 冥思暇想 慰籍 沧海桑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 分)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C、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D、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探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A、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夜》----------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B、《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 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英国作家 D、《隆中对》--------陈寿------晋朝史学家 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3 分) (1) 上联:簌簌飘雪飘落梨花万朵。下联: 。(2) 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 ”。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
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下联: 。7、默写(8 分)。 (1) 喇叭,唢呐, 。 (2)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 (3) ,满眼风光北固楼。 (4) 帘卷西风, 。 (5) ,日高人渴漫思茶。 (6) 受任于败军之际, 。 (7) ,背灼炎天光。 (8) ,载不动许多愁。二、阅读(47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 题,共 10 分。 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 分)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1)饭罢.( ) (2 )穆父从.旁观曰(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 分)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11、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 分) 12、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的?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二)蘑菇转了一个弯 阅读下面语段,做 13—18 题,共 14 分。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 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
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 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 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 50 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 西回来了。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 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 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3、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14、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 分) 15、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3 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 → 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16、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2 分) 17、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18、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 字左右)(3 分)(三)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阅读下面语段做 19—23 题共 10 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 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 9×10-6 牛/平方米,也就是说 100 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 9 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 2 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 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 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⑥一块面积为 105×105 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 100 毫牛的力,用它推动 100 千克的物体,可产生 1 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
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 1 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 86.4 米/秒;一个月后达到 2592 米/秒;130 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 度,达到 11.23 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 31.54 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 时间长则灵。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2 分)20、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1 分) 21、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2 分) 2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3、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 分)(1) 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 是 9×10-6 牛/平方米。(2) 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四)枪打落尾鸟 石炯 阅读下面语段做 24--29 题共 13 分 (1) 或许是囿于中庸之道几千年来的思想束缚,许多国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高于世, 众必毁之”,认为“出檐的椽子先烂掉”,认为“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为人处事只要随大流,中规中矩,亦步亦趋,就能安身立命,明哲保身;而如果遇事喜欢挑头的话,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落得个“枪打出头鸟”的下场。(2) 然而,在当下这个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挑战纷至沓来的时代,如果你选择做“落尾鸟”,结 局又会怎样呢?(3)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时代在发展,鸟儿也要进化。当枪声响起的时候,只要鸟儿飞得够快, 决不会被猎人打死,还能吃到新鲜的食物。而那些落尾的鸟最有可能被猎枪击中,从而惨遭淘汰。(4)①回想一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的一百多年屈辱,②回想一下当今世界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指手画脚,③回想一下世界经济大潮中因工艺落后而破产的企业,④回想一下因业务不精而下岗的工人,⑤我们不得不再次承认--落后就要出局,落后就要挨打。⑥鸟儿如此,一个人、 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也是如此。(5) 遇到危险时不敢出头、不愿出头的人,最后往往会退化成没有能力出头的人;而这种人, 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
(6) 许多千里马一直都在埋怨没有伯乐赏识,但如果你不出头,即便你真的是匹千里马,也只 能穷其一生去拉盐车,这样一来,伯乐又怎能发现你?(7) 所以,如果你不想成为被枪打的落尾鸟,就要敢于出头,勇于出头。虽然出头鸟也有被打的可能,但这种可能仅仅说明你还不够成熟,如果你够成熟,尽管成为“出头鸟”吧,因为出众的 人,只有经过“枪打”才会更加成熟,更加被人认可!(8) 人生就是赛场,当枪声响起的时候,你做好振翅高飞的准备了吗?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25、文章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26、做落尾鸟,有何弊端?(2 分) 27、文章第四段的六句话,请你重新排列句序,并说明理由。 (3 分) 句序: ,理由是:28、本文在立论上有何特点?(2 分) 29、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三、作文(50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煤、石墨、钻石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碳。碳经过高温、高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就成了璀璨夺目、坚硬无比的钻石。因此,即使是石墨,只要愿意忍受高温、高压,也可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 变成钻石。在价格上,钻石远远高过了煤和石墨,因为它的珍稀,因为它在切割高硬度物品时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就否认煤和石墨的价值。在寒冷的绝境,你是要可以取暖的煤, 还是要闪闪发光的钻石?在需要连通电路时,你是选择导电的石墨,还选择价值连城的钻石?这则材料对你有何启迪?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要套作抄袭。 (2)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字数在 600 字以上。 (3) 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20),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美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2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20),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施耐庵、元末明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