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的酸和碱》导学案(共3课时)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的酸和碱》导学案(共3课时)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的酸和碱》导学案(共3课时)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的酸和碱》导学案(共3课时)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2、酸碱指示剂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的现象。
    3、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4、浓硫酸的稀释。
    课时:一课时
    导学方法:实验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学生预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指示剂(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中所学的酸碱指示剂有两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蕊溶液遇酸变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
    酚酞溶液遇酸变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
    二、课堂导学:
    提问、了解课前导学情况
    (一)实验: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师生共同实验,学生谈现象,完成下表
    结论:1、上述4种物质中,可能是酸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碱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
    2、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遇酸溶液变红色,___________遇酸不变色,
    __________遇碱溶液变红色,___________遇碱溶液变蓝色。
    活动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
    结论:花可以制备指示剂。
    (二)几种常见的酸
    1、探究盐酸的物理性质,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10—2,学生填写P50表,归纳总结
    结论:盐酸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学生自学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常见的酸:硝酸(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醋酸(填化学式)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师生探究实验10—3,并完成表
    ①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稀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___________冲洗,然后涂上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__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变___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
    2、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__________性。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着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________。
    3、保存或使用浓盐酸的合理方法是( )
    A、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B、与碱类物质放在同一药品橱内
    C、用广口瓶存放浓盐酸 D、把鼻孔凑到容器扣闻浓盐酸的气味
    4、如图所示的选项中,实验室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贴有图标是( )
    课外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白雾
    C、氯化钠溶液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会增加
    D、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氧化性
    3、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5、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上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
    【联系与拓展】某媒体报道,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浓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酸的化学性质
    课时:一课时
    导学方法:学生预习,课堂实验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学生复习酸溶液、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中滴加石蕊变_________色,酸溶液中滴加酚酞变_______色。
    碱溶液中滴加石蕊变_________色,碱溶液中滴加酚酞变_______色。
    2、复习Mg、Zn、Fe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二、课堂导学:
    1、学生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并完成表格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回忆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完成化学方程式:
    Mg + HCl —
    Mg + H2SO4 —
    Zn + HCl —
    Zn + H2SO4 —
    Fe + HCl —
    Fe + H2SO4 —
    学生分析上述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之间的共同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根生锈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稀硫酸中,学生观察现象,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1、生成物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原理在生活中最显著用途是______________。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1、酸具有的化学性质:
    ①酸溶液与指示剂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要求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之所以具有通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
    1、用焊锡进行焊接前,常先用稀盐酸处理焊接处,其主要原理可表示为( )
    A、Fe+2HCl=FeCl2+H2↑ B、Fe2O3+6HCl=2FeCl3+3H2O
    C、Fe2O3+3H2=2Fe+3H2O D、Fe(OH)3+3HCl=FeCl3+3H2O
    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①盛的是紫色石蕊溶液,②盛的是浓盐酸。片刻后,可以观察到烧杯①中液体的颜色是( )
    A.紫色 B.红色 C.无色D.蓝色
    课外作业:
    1、下列反应能进行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
    B、氧化铜溶解在稀硫酸中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C、铜溶解在稀硫酸中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D、铁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黄色的氯化铁
    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Cu B、CuO C、Fe D、Fe2O3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Fe2O3+4HCl=2FeCl2+3H2O
    C、CuO+2HCl=CuCl2+H2O
    D、Zn+2HNO3=Zn(NO3)2+H2↑
    4、用一种试剂一次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这种试剂是( )
    A、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氯化钠溶液
    5、文文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 ②烧杯 ③煤气和煤气炉 ④托盘天平⑤筷子 ⑥铁钉 ⑦食盐 ⑧食醋 ⑨石灰水 ⑩牵牛花汁 ⑾水 ⑿饮料吸管 ⒀胶头滴管⒁小勺。只利用这些物品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不同
    B、探究牵牛花汁是否可作指示剂
    C、探究加速食盐溶于水的有效方法
    D、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6、某些植物的花汁可做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分别用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生活中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应选择___________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下列四种物质中,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7、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不会与铁、铝等金属反应,故盛放或运输浓硫酸时常用铁罐车。用水冲洗装过浓硫酸的铁罐时,要避免火种接近,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写出两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硫酸钠
    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2)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课后反思:
    课题1 常见酸和碱
    第三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掌握NaOH、Ca(OH)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NaOH、Ca(OH)2的俗名。
    3、NaOH、Ca(OH)2的用途。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氢氧化钠的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的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
    2、预习P54以及结合生活中看到Ca(OH)2,试着说出NaOH、Ca(OH)2的物理性质。
    3、氢氧化钠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OH)2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实验,学生完成表格
    结论: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潮解,溶解时放热。用途: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2、潮解:晶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溶解现象。(物理变化)
    2、氢氧化钙
    ①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3、碱的化学性质
    ①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
    ②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 NaOH+CO2—
    结论:氢氧化钠固体保存时要____________。原因有2个: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SO3+KOH—
    碱溶液之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1、氢氧化钠俗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色固体,__________溶于水,有强烈的__________性,有_________性,可作某气体的干燥剂。
    2、氢氧化钙俗名叫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色___________状固体,__________溶于水。
    3、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
    A、生石灰 B、NaOH固体 C、浓H2SO4 D、稀H2SO4
    5、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烧碱、火碱、苛性钠 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
    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 D、沼气、天然气、水煤气
    6、工业上广泛用于石油精制、造纸、印染、制肥皂等,则该物质是( )
    A、硫酸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纯碱
    课外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澄清石灰水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溶于水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判断下列溶液能导电的是( )
    ①食盐溶液 ②酒精溶液 ③糖水 ④石灰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氢氧化钙放入水中,得到的上层清液即为石灰水,下层浑浊部分称为石灰浆和石灰乳。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石灰水在实验室中的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石灰浆来抹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石灰水时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7、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 B C D
    8、某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会使石蕊溶液(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色
    9、下列实验操作后,溶液温度升高的( )
    ①浓硫酸倒入水中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 ④浓盐酸滴入浓烧碱溶液中
    ⑤氯化钠晶体溶于水中 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中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⑤ D、有①②③④⑤⑥
    课后反思: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花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粉红
    绿
    万寿菊花



    大红花
    粉红

    绿
    物质名称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
    所选试剂
    实 验 现 象 及 结 论
    方法一
    方法二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设计,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堂导学,活动与探究,介绍部分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课时,导学方法,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