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是在原始地球上产生的
    B.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C.在生命进化的历程中,生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D.存活至今的各种生物,都是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2.(1分)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B.无机小分子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
    C.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D.有机小分子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
    3.(1分)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者是孟德尔
    B.该实验的变量是烧瓶瓶颈的状况
    C.实验证明细菌的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D.实验证明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4.(1分)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陆地上D.大气层中
    5.(1分)与现在的空气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是:( )
    A.氧气B.甲烷C.氨气D.氢气
    6.(1分)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
    7.(1分)《朱砂鱼谱》中有载: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此句中金鱼选育实现的方式是( )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诱变育种D.胚胎分割
    8.(1分)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能适应环境
    9.(1分)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水生的单细胞藻类逐渐演变为陆生的种子植物。这一过程不能说明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从少数到多数B.从低等到高等
    C.从简单到复杂D.从水生到陆生
    10.(1分)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生物化石B.胚胎发育C.解剖结构D.形态结构
    11.(1分)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
    A.爬行类B.鱼类C.两栖类D.哺乳类
    12.(1分)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13.(1分)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
    C.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D.人类是黑猩猩进化来的
    14.(1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B.长臂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
    15.(1分)下列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A.森林古猿B.北京猿人C.金丝猴D.黑猩猩
    16.(1分)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
    A.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17.(1分)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D.群体生活
    18.(1分)南方古猿是最早的人类,其显著特征是( )
    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脑容量增加D.使用火
    19.(1分)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种B.属C.目D.纲
    20.(1分)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其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表膜B.鳃C.体壁D.肺
    21.(1分)诗句“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中江水泛绿的原因是( )
    A.藻类大量繁殖B.树的倒影
    C.诗人的错觉D.江水的本色
    22.(1分)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植物体都由多细胞组成
    23.(1分)海带属藻类植物,是因为它( )
    A.生活在水中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具有带状叶绿体
    D.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4.(1分)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绵B.草履虫C.衣藻D.变形虫
    25.(1分)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界B.界、科C.纲、种D.界、种
    26.(1分)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界B.门C.科D.种
    27.(1分)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28.(1分)下列叙述不符合原生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大部分的种类生活在水中
    B.都为单细胞生物
    C.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D.包括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29.(1分)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细菌,是治病良药,但由于人们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青霉素的质量下降
    B.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30.(1分)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30分)
    1.(1分)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是在原始地球上产生的
    B.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C.在生命进化的历程中,生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D.存活至今的各种生物,都是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A、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产生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没有证明出原始生命的诞生,A错误;
    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正确;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B正确;
    C、在生命进化的历程中,生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C正确;
    D、目前自然界中存活着的各种生物都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这说明适应具有普遍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命起源学说中的化学起源学说。
    2.(1分)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B.无机小分子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
    C.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D.有机小分子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结合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化学起源说是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3.(1分)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者是孟德尔
    B.该实验的变量是烧瓶瓶颈的状况
    C.实验证明细菌的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D.实验证明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解答】解:A、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A错误
    BC、将“鹅颈”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则空气中的细菌就进入肉汤,并大量繁殖之后,使肉汤腐败。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细菌的繁殖需要较短的时间,BC错误
    D、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来自空气。D正确
    故选:D。
    【点评】巴斯德实验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巴斯德实验的内容以及结论等知识。
    4.(1分)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陆地上D.大气层中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原始海洋。
    5.(1分)与现在的空气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是:( )
    A.氧气B.甲烷C.氨气D.氢气
    【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选:A。
    【点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6.(1分)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
    【分析】从生物进化的过程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动物是哺乳动物。
    【解答】解:如图进化树: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故选:D。
    【点评】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1分)《朱砂鱼谱》中有载: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此句中金鱼选育实现的方式是( )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诱变育种D.胚胎分割
    【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
    【解答】解:(1)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这句话是说饲养金鱼,每天淘汰不好的,最后只剩下一两条金鱼,符合人工选择的概念。
    (2)自然选择是让其生长在自然界;诱变育种要用化学、基因学等手段来选育;胚胎分割是处理胚胎。
    故选:B。
    【点评】熟记人工选择的概念及其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解答时可以从人工选择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8.(1分)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能适应环境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B、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AB正确;
    C、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9.(1分)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水生的单细胞藻类逐渐演变为陆生的种子植物。这一过程不能说明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从少数到多数B.从低等到高等
    C.从简单到复杂D.从水生到陆生
    【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进化的趋势。
    10.(1分)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生物化石B.胚胎发育C.解剖结构D.形态结构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解答】解: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故选:A。
    【点评】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11.(1分)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
    A.爬行类B.鱼类C.两栖类D.哺乳类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
    【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故选:A。
    【点评】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12.(1分)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分析】本题考查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解答】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
    故选:D。
    【点评】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13.(1分)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
    C.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D.人类是黑猩猩进化来的
    【分析】有关人类起源的学说很多,我们普遍倾向于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即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评】关键点: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14.(1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B.长臂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A。
    【点评】只要掌握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就可轻松答题。
    15.(1分)下列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A.森林古猿B.北京猿人C.金丝猴D.黑猩猩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故选:D。
    【点评】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16.(1分)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
    A.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分析】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经历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古猿是人类出现的最初阶段,智人是人类进化的高级阶段,直立人是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
    17.(1分)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D.群体生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8.(1分)南方古猿是最早的人类,其显著特征是( )
    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脑容量增加D.使用火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掌握人类进化的历程。
    19.(1分)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种B.属C.目D.纲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种、属、目、纲中,纲的分类单位最大,故题干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是纲。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认真解读题目即可正确解答。
    20.(1分)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其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表膜B.鳃C.体壁D.肺
    【分析】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多细胞生物的特性,如获得营养、呼吸、排泄等。
    【解答】解: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氧与二氧化碳交换的结构是表膜。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21.(1分)诗句“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中江水泛绿的原因是( )
    A.藻类大量繁殖B.树的倒影
    C.诗人的错觉D.江水的本色
    【分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地方都能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
    【解答】解:“锦江近西烟水绿”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
    22.(1分)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植物体都由多细胞组成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解答】解:A、藻类植物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因此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但是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不合题意;
    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故B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包括淡水中和海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故C不合题意;
    D、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3.(1分)海带属藻类植物,是因为它( )
    A.生活在水中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具有带状叶绿体
    D.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解答】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是其重要的特征。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是它属于藻类植物的特征。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藻类植物的特征。
    24.(1分)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绵B.草履虫C.衣藻D.变形虫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解:衣藻、变形虫、草履虫的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都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而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整个身体由多个细胞构成。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并了解常见类型。
    25.(1分)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界B.界、科C.纲、种D.界、种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解答】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26.(1分)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界B.门C.科D.种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因此种也叫物种,种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差别最小,因此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别是最小的。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
    【解答】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因此种也叫物种,种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差别最小。
    故选:D。
    【点评】关键点: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7.(1分)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上的差异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四大类,据此答题。
    【解答】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其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由低等到高等分别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故选:A。
    【点评】植物分类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28.(1分)下列叙述不符合原生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大部分的种类生活在水中
    B.都为单细胞生物
    C.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D.包括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分析】原生生物界主要是指原生动物、真核单细胞藻类等一些生物.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原生生物大约有11万种,原生生物个体微小,整个身体只由一个个细胞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故选:B。
    【点评】掌握原生生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9.(1分)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细菌,是治病良药,但由于人们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青霉素的质量下降
    B.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青霉素的质量下降;
    B、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青霉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少数细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个体。
    故选:C。
    【点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定向的,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30.(1分)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A、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A正确;
    B、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可见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B正确;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必然导致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C正确;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D。
    【点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0/27 19:01:48;用户:3338540058;邮箱:3338540058@qq.cm;学号:20860966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识图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