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共8页。
合格考达标练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据此完成1~2题。
1.上图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2.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赤道B.回归线
C.副热带D.北极圈
解析第1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常年保持低温状态,故选A。第2题,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
答案1.A 2.D
3.下图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规律的是( )
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解析读图可知,a曲线反映海洋表层平均盐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增,不正确;c曲线虽然略呈“马鞍形”,但平均盐度过低,不超过34‰,且变化幅度小,不正确;d曲线反映海洋表层平均盐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不正确;b曲线符合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且平均盐度约为35‰。
答案B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温度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海水温度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
C.西部海水温差大,东部海水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5.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
①出现时间滞后 ②出现时间提前 ③数量增多 ④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4题,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可知,西部洋面年平均水温线密集,因此温差大;东部洋面年平均水温线稀疏,因此温差小。第5题,随着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答案4.C 5.B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的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的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地热,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
7.有关海洋表层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表层冬夏温度相差不大
B.海洋表层水温大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海洋表层水温只与太阳辐射有关
D.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收支平衡的海区在30°N附近;15°N附近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少,故B、C均可排除。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D排除。第7题,从水平分布看,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答案6.A 7.B
8.下图为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表示三个海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简析C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答案(1)C海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蒸发量大,但由于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小,温度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等级考提升练
1.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C.海水密度最大值出现在低纬度海区
D.海水密度与海水运动无关
解析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因此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海水密度最大值出现在高纬度海区;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温度,海水温度影响海水密度,故海水密度与海水运动有关。
答案B
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水温、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完成2~3题。
2.读图可以判断( )
A.海水温度和盐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海水温度和盐度均由表层向底层递减
C.水深1 000米以内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D.水深2 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3.图中甲、乙两地海水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降水量
D.蒸发量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故A错误;在甲处海水盐度由表层向底层先降低后升高,故B错误;水深1000米以内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密集,水深1000米以内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水深2000米以下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稀疏,水深2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小,故D错误。第3题,乙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甲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两地纬度位置基本南北对称,但盐度明显不同,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北回归线附近陆地面积大,河流径流汇入太平洋较多,河流对海水起稀释作用,盐度较低,故B正确。
答案2.C 3.B
读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完成4~5题。
4.上图中①至④四条曲线中表示大洋表层盐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上图中A海区④曲线数值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
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解析第4题,海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区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由此可知曲线①表示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第5题,图中④曲线在赤道与南北纬60°附近出现极大值,说明其是年降水量曲线。④曲线数值在A海区即赤道附近比较大,原因是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
答案4.A 5.C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6~7题。
6.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高纬,太阳辐射少 ②河水注入量较大,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④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易降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海湾封冻会导致(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海面风力显著减弱D.冰下海水密度升高
解析第6题,辽东湾位于中纬度地区,①错误;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河水注入量较大,海水盐度低,有利于结冰,②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正确;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易降温,④正确。故选D。第7题,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错误;海湾封冻会增强海面的光滑性,海面摩擦力减小,风力显著增强,C错误;海湾封冻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升高,D正确。
答案6.D 7.D
8.图甲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乙为某河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所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从水温升高和水温降低两方面分析)
(3)M、N两处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的是 处,试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分布规律可从图甲中直接获知;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部海域,东侧为南美洲,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洋流等因素的影响。第(2)题,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则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则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第(3)题,N处位于亚马孙河河口地区,入海径流量大,海水盐度低;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因而密度较低。
答案(1)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原因: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沿岸受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3)N N处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河水注入量大,海水盐度低;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密度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潍坊市优势工业是,海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为南半球海域的是,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A海区盐度最低的月份为,潍坊市优势的工业是,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