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有2道大题,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 2019年是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90周年。今天的北京地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在该地区先后被发现。这两处遗址位于现今北京的A. 王府井 B. 周口店 C. 刘家河 D. 东胡林2. 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A. 直立行走 B. 人工取火 C. 使用打制石器 D. 过群居生活3. 以下示意图说明A.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B. 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C. 北京人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D. 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4. 距今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 玉米 B. 粟 C. 米饭 D. 小麦5. 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北京人6. 2021年10月17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测产,双季稻周年亩产达到1603.9公斤。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城 C. 珠江流域 D. 辽河流域7. 下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8. 假如你是一名考古学家,你会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人们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A B C D9.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炎帝和女娲 B. 炎帝和黄帝 C. 黄帝和蚩尤 D. 尧和舜10.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这段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 伯益建立夏朝 B. 禅让制由此开始C. 世袭制遭到破坏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11. 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12.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A. 尧舜禹时期 B. 商周时期C. 先秦时期 D. 秦汉时期13.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B C D14. 商朝人创造“水”“人”“牛”时,这几个字用的造字法是A. 会意 B. 象形 C. 指事 D. 形声15. 下图是2019年国家博物馆开展的“证古泽今——( )文化展”的展品之一,它承载着三千多年前的历史信息。以上括号内应为A. 青铜器 B. 甲骨文 C. 竹简 D. 丝帛16.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B. 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 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17. 下列农具中,体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是 A. 骨耜 B. 铁制农具 C. 耧车 D. 翻车18.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凭此“义”率先称霸的是A. 宋襄公 B. 齐桓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19. 《史记·周本纪》记述:“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这表明A. 周王室地位衰微 B. 方伯已自称天子C. 齐国实力最强大 D. 诸侯仍听从王命20.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于春秋战国历史的有①退避三舍 ②纸上谈兵 ③卧薪尝胆 ④草木皆兵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1. 观察下侧《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A. 秦、齐、燕、楚 B. 晋、齐、秦、燕C. 齐、燕、楚、秦 D. 燕、齐、楚、秦22. 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 夏→商→东周→西周 B. 西周→东周→商→夏C. 西周→东周→夏→商 D. 夏→商→西周→东周23.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24.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2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26.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 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A. 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28.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A. 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C. 山海关、嘉峪关 D. 山海关、临洮29. 时空观念是理解和了解历史的基础,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涵养时空观念。下列秦朝疆域四至的图示中,①处应该是A. 福建 B. 云南 C. 北海 D. 南海30.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B. 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C.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D.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1. 下列秦朝统治的措施与秦速亡相关联的有①行郡县制 ②修筑长城 ③焚书坑儒 ④严刑苛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2.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以上材料记述的历史事件中出现的成语是A. 揭竿而起 B. 围魏救赵 C. 风声鹤唳 D. 退避三舍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计36分。第33题9分,第34题15分,第35题12分)33.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金文”、“钟鼎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9分)材料一 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1)克盉上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_______,这一制度产生于_______时期。(2分)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① ②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③ ④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⑤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⑥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2)以上文字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西周的这种政治制度。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周王分封的“对象”是:________分封的“目的”在于:________受封者的“义务”是:________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①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君虽死,秦法未亡”,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3)材料三中①-④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使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的是_______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的是_______ 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_______34.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空前活跃,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1)请将各学派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主张进行连线。(8分)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墨家老子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法家孔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墨子“仁者爱人”儒家韩非子“兼爱”“非攻”材料一 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2)文中的“他”是何人?(1分)生活在哪个时期?(1分)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1分)材料二 ①《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②《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③《韩非子•扬权第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④《荀子•王制》: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⑤《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3)材料二中,能说明“以民为本”思想主张的有:__________。(4分,填写序号) 35.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12分)(1)材料一始皇诏文铜权,被誉为最有政治历史意义的秤砣,上有40字铭文。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灋(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统一)之。(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补全下图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示意图。(4分)(2)依据“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郡县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分)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3)材料二、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4分)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意义?(2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BBDBCBDCBDCBABBC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BBAADDBACDAADDBA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计36分。第33题9分,第34题15分,第35题12分)33. (1)分封制、西周(2分)(2)③;①;⑤(3分)(3)政治:③ (4分)经济:①④战斗力:②34. (1)(8分)(2)孔子、春秋晚期、《论语》(3分)(3)①②④⑤(4分)35. (1)皇帝、丞相、郡(守)、地方政府。(4分)(2)皇帝和朝廷任免郡县长官(1分)、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1分)(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道路宽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4分)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7,64头,犁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共41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解析版),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