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3-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

    03-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第1页
    03-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C.液氧是无色的
    D.分离液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3.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氯气氯化氢
    4.(2021北京朝阳陈经纶中学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来探究微粒的运动:①打开瓶盖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并运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借助氧气传感器探头采集数据,再经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开充满氧气的塑料瓶瓶盖,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塑料瓶瓶口,木条复燃
    B.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
    C.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
    D.Q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
    二、填空题
    5.九年级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先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结果或导致事故发生。请将下列操作中的“先”补充完整。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在熄灭酒精灯前应该先 。
    (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 。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向装置中装入药品前应该先 。
    6.(2021江西南昌二中期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通常情况下C、E、F是气体,A、B、D是固体。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E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反应条件已省略。试回答:
    (1)物质A是 。
    (2)物质F可以用 检验。
    (3)A生成C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7.(2019湖南益阳中考改编)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为 。
    (2)利用上述药品及仪器可以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组装制取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选择序号填空) 。
    8.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提示: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
    (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所示)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 (填序号)。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硫的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集气瓶底部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9.(2018湖南郴州中考改编)某兴趣小组提供了一些气体制备和收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
    (2)若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为了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加热a g氯酸钾;
    ②加热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进行溶解、过滤、洗涤……称量。
    为了直观对比实验①、②产生氧气的快慢,应用装置 (填字母编号)收集氧气。
    ②中最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g。
    10.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量取50毫升浓度约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选填序号)。
    11.(2019安徽中考)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3)写出KClO3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 。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加压液化再蒸发,先蒸发出氮气,剩下的物质主要是液态氧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B正确;液氧是淡蓝色的,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C、D错。
    2.答案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B正确。
    3.答案 B 化合反应具有“多变一”的特点,A、D项中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具有“一变多”的特点,C项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项中的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4.答案 D 打开瓶盖,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塑料瓶瓶口处,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A正确;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氧气体积分数减小程度较MN段大,说明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B正确;将塑料瓶瓶口朝下,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会更多、更快地从瓶口向下逸出,导致氧气体积分数快速减小,C正确;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D不正确。
    二、填空题
    5.答案 (1)把导管移出水面 (2)检验气体纯度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为了防止水倒吸,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2)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验纯;(3)制取气体时,向装置内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可能会由于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6.答案 (1)高锰酸钾 (2)澄清石灰水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解析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通常情况下C、E、F是气体,A、B、D是固体。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A能转化为B、C、D,可推出A为高锰酸钾、C为氧气;E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能转化为E、F,可推出E为二氧化硫,F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1)由分析可知,A为高锰酸钾;(2)物质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7.答案 (1)铁架台 (2)H2O2 H2O+O2 ①②⑥⑦
    解析 (1)仪器⑤的名称为铁架台;(2)没有酒精灯,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 H2O+O2;组装制取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①②⑥⑦。
    8.答案 (1)催化作用 (2)d→e→b (3)①②④
    解析 (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则要将气体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连接顺序是a→d→e→b。(3)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均生成二氧化硫;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留有水,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硫的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9.答案 (1)集气瓶 (2)B E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 b
    解析 (1)a仪器是集气瓶。(2)若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故选B;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选E。(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为了直观对比实验①、②产生氧气的快慢,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即选用装置C;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知,②中最后称得固体质量为b g。
    10.答案 (1)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 也可)
    (2)天平、停表(或秒表)
    (3)②⑤
    解析 (1)表中数据呈现的是等浓度、等体积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可以推断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2)本实验中测定了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时间,需要的测量仪器除量筒外,还有天平、停表(或秒表)。(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②⑤。
    11.答案 (1)对照实验 (2)MnO2
    (3)KClO3KCl+O2
    (4)有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催化剂KCl越来越多(合理即可)
    (5)收集的氧气体积(合理即可)
    解析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与其他组实验进行对照。(2)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由表中数据可知MnO2的催化效果最佳。(3)KClO3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4)由表中数据可知,收集50 mL O2,加入0.5 g KCl比不加时所需时间短,说明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了KCl,KCl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5)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6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