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联考模拟汇编专题三十九原子结构原子核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联考模拟汇编专题三十九原子结构原子核含解析,共5页。
1.(北京高考)在核反应方程eq \\al(4,2)He+eq \\al(14, 7)N→eq \\al(17, 8)O+X中,X表示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解析:选A 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X为eq \\al(1,1)H。
2.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解析:选C 铀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铀核的衰变是能自发发生,而铀核的裂变是人工实现的,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实现的,所以铀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发生,故A、B、D错误,C正确。
3.(多选)(2016·天津高考)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eq \\al(14, 7)N获得反冲核eq \\al(17, 8)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选AC 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eq \\al(9,4)Be,获得反冲核eq \\al(12, )6C,发现了中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4.eq \\al(232, 90)Th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eq \\al(208, 82)Pb,则eq \\al(208, 82)Pb比eq \\al(232, 90)Th少( )
A.16个中子,8个质子 B.8个中子,1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 D.8个中子,24个质子
解析:选A eq \\al(208, 82)Pb比eq \\al(232, 90)Th质子数少(90-82)=8个,核子数少(232-208)=24个,所以中子数少(24-8)=16个,故A正确,B、C、D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解析:选A 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粒子性,而且也有波动性,则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故A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没有任何关系,只和本身性质有关,C错误;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故D错误。
6.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2.75 eV B.13.06 eV
C.13.6 eV D.0.85 eV
解析:选A 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知跃迁到第4能级,则吸收的光子能量为ΔE=-0.85 eV-(-13.6 eV)=12.75 eV,A正确,B、C、D错误。
7.(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变为14N,半衰期约为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解析:选AC 因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选项A正确;1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
8.(2021·金华调研)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大量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大量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解析:选B 原子A从激发态E2跃迁到E1,只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A错误;原子B从激发态E3跃迁到基态E1可能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B正确;由原子能级跃迁理论可知,原子A可能吸收原子B由E3跃迁到E2时放出的光子并跃迁到E3,但不能跃迁到E4,C错误;A原子发出的光子能量ΔE=E2-E1>E4-E3,故原子B不可能跃迁到能级E4,D错误。
9.四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为:①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90,38)Sr+eq \\al(136, 54)Xe+10eq \\al(1,0)n;②eq \\al(238, 92)U→eq \\al(234, 90)Th+eq \\al(4,2)He; ③eq \\al(6,3)Li+eq \\al(1,0)n→eq \\al(4,2)He+eq \\al(3,1)H+4.9 MeV;④eq \\al(2,1)H+eq \\al(3,1)H→eq \\al(4,2)He+eq \\al(1,0)n+17.6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重核铀的同位素的核反应,故都是重核的裂变反应
B.①③反应前都有一个中子,故都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C.②③④生成物中都有氦核,故都是α衰变反应
D.③比④放出的能量少,说明③比④质量亏损得少
解析:选D ①是重核的裂变反应,②是α衰变反应,选项A错误;③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④是轻核的聚变反应,选项B、C错误;③比④放出的能量少,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③比④质量亏损得少,故选项D正确。
10.(天津高考)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
A.eq \\al(14, 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17, 8)O并放出一个粒子
B.eq \\al(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
C.eq \\al(11, 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
D.eq \\al(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
解析:选B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各选项核反应方程如下:eq \\al(14,\a\vs4\al( 7))N+eq \\al(4,2)He→eq \\al(17,\a\vs4\al( 8))O+eq \\al(1,1)H,故A错误。eq \\al(27,13)Al+eq \\al(4,2)He→eq \\al(30,15)P+eq \\al(1,0)n,故B正确。eq \\al(11, 5)B+eq \\al(1,1)H→eq \\al(8,4)Be+eq \\al(4,2)He,故C错误。eq \\al(6,3)Li+eq \\al(1,1)H→eq \\al(3,2)He+eq \\al(4,2)He,故D错误。
11.(多选)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的同位素eq \\al(24,11)Na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均为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核为eq \\al(24,12)Mg
B.轨迹2是新核的径迹
C.eq \\al(24,11)Na发生的是α衰变
D.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解析:选AB 根据动量守恒得知,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判断得知,放出的粒子应带负电,是β粒子,所以发生的是β衰变,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衰变方程为eq \\al(24,11)Na→eq \\al(24,12)Mg+eq \\al(0,-1)e,可知新核为eq \\al(24,12)Mg,故A正确,C错误。由题意,静止的钠核eq \\al(24,11)Na发生衰变时动量守恒,释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两个粒子在匀强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因为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释放出的粒子电荷量,由半径公式r=eq \f(mv,qB)得知,新核的半径小于粒子的半径,所以轨迹2是新核的轨迹,故B正确。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左手定则判断得知,新核要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故D错误。
12.(2021·沈阳检测)静止在匀强电场中的碳14原子核,某时刻放射的某种粒子与反冲核的初速度方向均与电场方向垂直,且经过相等的时间后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a、b表示长度)。那么碳14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A.eq \\al(14, 6)C→eq \\al(4,2)He+eq \\al(10, 4)Be B.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5)B
C.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7)N D.eq \\al(14, 6)C→eq \\al(2,1)H+eq \\al(12, 5)B
解析:选A 设时间为t,则eq \f(\f(1,2)a1t2,v1t)=2 ①,eq \f(\f(1,2)a2t2,v2t)=4 ②,而加速度a=eq \f(qE,m),则eq \f(①,②)得eq \f(q1,m1v1)∶eq \f(q2,m2v2)=1∶2,又因为动量守恒m1v1=m2v2,故q1∶q2=1∶2,故只有A正确。
13.(北京高考)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eq \\al(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eq \\al(A,Z)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解析:(1)eq \\al(A,Z)X―→eq \\al(A-4,Z-2)Y+eq \\al(4,2)He。
(2)设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由qvB=meq \f(v2,R),T=eq \f(2πR,v),得
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eq \f(2πm,qB)
环形电流大小I=eq \f(q,T)=eq \f(q2B,2πm)。
(3)由qvB=meq \f(v2,R),得v=eq \f(qBR,m)
设衰变后新核Y的速度大小为v′,系统动量守恒
Mv′-mv=0
v′=eq \f(mv,M)=eq \f(qBR,M)
由Δmc2=eq \f(1,2)Mv′2+eq \f(1,2)mv2
得Δm=eq \f(M+mqBR2,2mMc2)。
说明:若利用M=eq \f(A-4,4)m解答,亦可。
答案:(1)eq \\al(A,Z)X―→eq \\al(A-4,Z-2)Y+eq \\al(4,2)He (2)eq \f(2πm,qB) eq \f(q2B,2πm)
(3)eq \f(M+mqBR2,2mMc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共16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全一册专题82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练习含解析,共9页。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专题82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练习含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