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解析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docx
    • 解析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docx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第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docx、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2.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B.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10kg酒精的比热容大于1kg酒精的比热容
    D.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C.大雾弥漫是一种扩散现象
    D.人们通常以10-10n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5.如图所示是我区职业教育集团校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关于这种景观照明灯说法

    ① 光电池板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②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 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④ 景观照明灯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7.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能的转化不正确的是
    A.火车过后,铁轨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太阳灶使物体发热是光能转化为内能
    C.电熨斗通电后发热是内能转化为电能
    D.生石灰加水后发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8.下列关于内能、比热容、热机效率及热值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升温慢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一些
    C.不论科技多么发达,热机的效率都达不到100%
    D.热值小的物质燃烧放热一定也少
    9.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 B.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C.甲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D.将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则留下的一半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一半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地、人体、陶瓷这三种物体都是导体
    B.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够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C.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1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二、填空题
    13.“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4.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3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 ______(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天然气热值为1.9×107J/m3,完全燃烧50m3的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______ J。
    15.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1800r/min,在 1s 内,汽油机完成了_____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___次,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 500g 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__________J。(q汽油=4.6×107J/kg)
    16.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30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 ,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6g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q=__________J/kg ,他查表得到q酒精=3.0×107J/kg ,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17.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J/(kg·℃).

    18.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 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现象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可判断餐巾纸带____________电,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_失去了电子.
    (3)继续将玻璃棒与吸管接触,在接触的瞬间,电子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电流的方 向是____________(两空都选填“从玻璃棒到吸管”或“从吸管到玻璃棒”)
    三、计算题
    19.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理由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则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要吸收________J热量;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______J热量;则该煤气烧水的效率是________.
    20.冬天即将来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供应开水。在这个过程中,若用锅炉将30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11.2kg的煤[c水=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则:
    (1)锅炉内3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3)某同学从开水房打了3kg的100℃的开水,为了便于使用,他将这100℃的开水和质量为5kg的20℃的冷水混合,若不计混合过程的热损失,则混合后温水的温度为多少?





    21.小新家新买了一辆小汽车.2018年国庆节他带着家人前往珠海度假,在出发前到加油站加了20L的汽油,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000N,汽油的密度为0.73×10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J/kg.
    (1)小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2)若这次旅游全程往返200km,所加的汽油也刚好用完(假设汽油能完全燃饶),求这辆小汽车发动机的热效.










    四、实验题
    22.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70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_______(选填“质量”、“体积”、“初始温度”、“加热时间”)相同,为了达到该目的,实验时应该选用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
    (2)加热6min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此时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
    (4)假没实验过程中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则由上表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 [c水=4.2×103J/(kg.℃)]
    23.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裝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刘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
    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序号
    杯子材枓
    水的质量
    有无电风扇吹风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相等

    90
    50
    30
    920
    2
    玻璃
    相等

    90
    50
    30
    612
    3
    玻璃
    相等

    90
    50
    15
    665
    4
    塑料
    相等

    90
    50
    15
    780
    5

    相等

    90
    50
    15
    508
    (分析与论证)
    (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与___有关;
    (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___;
    (3)用序号为3、4、5的三个实验可以验证小刘的第___个猜想;(选填序号)
    (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的变量是:___;
    (5)请你对小刘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气体、液体分子的排列情况,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C正确;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故D错误.
    2.A
    【解析】
    【详解】
    A.面条入锅后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项A是正确的;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选项B是错误的;
    C.扩散可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发生,选项C是错误的;
    D.面条没有粘在一起,并不能表明分子间有斥力,选项D是错误的.
    3.C
    【解析】
    【详解】
    A.水的比热容较大,降温时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选项正确.
    B.沙的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选项正确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而与该物质质量的多少无关,选项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没有关系,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选项正确.
    4.B
    【解析】
    【分析】
    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详解】
    A、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是可见的物体,不是分子,雾霾散去不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
    B、“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的作用力小,故B正确;
    C、大雾弥漫中的大雾不是分子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一种扩散现象,故C错误;
    D、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① 光电池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②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正确;
    ③ 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说法正确;
    ④太阳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瓶内出现白雾,是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详解】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所以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D正确。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故AB错误;水蒸气液化成白雾,故C错误。
    7.C
    【解析】
    【详解】
    火车过后,铁轨发热是火车对铁轨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太阳灶使物体发热是获得太阳能,物体发热则物体内能增加,是光能转化为内能;电熨斗通电后发热,消耗电能,电熨斗发热内能增加,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生石灰加水后发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8.C
    【解析】
    【分析】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2)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详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有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由热量公式Q=cm△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热多少、质量大小和比热容大小有关,升温慢的物质比热容不一定大,故B错误;
    C、热机工作时总是有能量的损失,所以热机效率始终小于1,达不到100%,故C正确;
    D、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质量都有关系,热值小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少,故D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详解】
    甲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第二冲程;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是第一冲程;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是第四冲程;丁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是第三冲程;A. 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故A正确;B. 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丙,故B错误;C. 甲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 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同时需要掌握内燃机四冲程的特点.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
    10.A
    【解析】
    【分析】
    (1)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2)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4)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详解】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其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
    B.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
    C.对物体做功,物体同时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热值和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将一瓶煤油用去一半,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则煤油的热值和比热容都是保持不变的,故D错误.

    11.C
    【解析】
    【详解】
    A.大地、人体是导体,陶瓷是绝缘体,故A错误.
    B.根据定义可知,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故B错误;
    C.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C正确;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但电子很多,故D错误。
    12.A
    【解析】
    【分析】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详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13.做功 热传递
    【解析】
    【详解】
    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是手从火吸收热量,使自己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14.热传递 9.5×108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天然气燃烧产生大量的内能,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被水吸收,所以水的内能增大了;
    第二空.完全燃烧50m3的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
    Q=qV=1.9×107J/m3×50m3=9.5×108J。
    15.60 15 2.3×l07
    【解析】
    【详解】
    [1][2]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所以1s内,飞轮转30圈,共15个工作循环,60个冲程,做功15次。
    [3] 汽油的质量:
    m=500g=0.5kg,
    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q汽油=0.5kg×4.6×l07J/kg=2.3×l07J。
    16.6.3×104 1.05×107 加热过程中,存在热损失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t-t0)=4.2×103J/(kg·℃)×0.3kg×50℃=6.3×104J;
    由Q=mq可知,酒精的热值为:
    q=Q/m=6.3×104 J/0.006kg=1.05×107J/kg;
    由于酒精可能没有完全燃烧,所以测出的数值与表中的数值有较大的差别.
    17.甲 2.1×103
    【解析】
    【详解】
    [1]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放出相等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由,可知水降低的温度小,故甲物质是水;
    [2]如图15min时,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另一种液体降低的温度是水降低的温度2倍,所以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为2.1×103J/(kg·℃).
    18.)不能 正 餐巾纸 从吸管到玻璃棒 从玻璃棒到吸管
    【解析】
    【详解】
    (1)[1]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2)[2][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放在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吸管带负电,故餐巾纸带正电,物体失去电子会带正电,说明餐巾纸失去了电子.
    (3)[4][5]玻璃棒与吸管接触,玻璃棒上正电,吸管带负电,在接触的瞬间,电子从吸管转移到玻璃棒,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运动方向相反,则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吸管.
    19.8.4× 106J 3.36×107J 25%
    【解析】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水△t=4.2×103J/(kg•℃)×50kg×(60℃-20℃)=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煤气q=0.8kg×4.2×107J/kg=3.36×107J;(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η=×100%=×100%=25%.
    【点睛】
    (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煤气的热值,利用Q放=mq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20.(1) 1.008×108J;(2) 30%;(3) 50℃
    【解析】
    【详解】
    (1)锅炉内3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300kg×(100℃−20℃)=1.008×108J,
    (2)11.2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煤q=11.2kg×3×107J/kg=3.36×108J;
    此锅炉的效率:
    η==×100%=30%;
    (3)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
    由于不计热损失,所以Q1= Q2,
    即:
    cm1(t-t01)=cm2(t02-t)
    即:
    4.2×103J/(kg•℃)×5kg×(t-20℃)=4.2×103J/(kg•℃)×3kg×(100℃-t)
    解得:
    t=50℃。
    答:(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1.008×108J;
    (2)此锅炉的效率是30%;
    (3) 混合后温水的温度为50℃。
    21.(1)25000W(2) 29.8%
    【解析】
    【详解】
    (1)牵引力的功率:
    P= ==Fv=1000N×25m/s=25000W;
    (2)牵引力做的功:
    W=Fs=1000N×2×105m=2×108J;
    汽油体积:
    V=20L=2×10−2m3,
    由ρ=可得,所加的汽油质量:
    m=ρV=0.73×103kg/m3×2×10−2m3=14.6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4.6kg×4.6×107J/kg=6.716×108J,
    小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η=×100%=×100%≈29.8%。
    答: (1)小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是25000W;
    (2)这辆小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9.8%。
    22.质量 天平 等于 水 2.1×103
    【解析】
    【详解】
    (1)[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都是60g,即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
    [2]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2)[3]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加时间相同,则水和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3)[4]由Q=cm△t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
    因为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4)[5]水和油的加热时间比为1: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45℃−20℃):(70℃−20℃)=25℃:50℃=1:2;
    根据c=,比热容大小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油的比热容为:
    ×4.2×103J/(kg⋅℃)=2.1×103J/(kg⋅℃)。
    23.热水的质量; 越短 二 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
    【详解】
    (1)[1]据表格中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可知,热水冷却快慢还与热水的质量有关;
    (2)[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以发现,热水质量相同、初温、末温相同,空气流动越快,时间越短,故可以得出热水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短;
    (3)[3]比较3、4、5的三个实验可以看出,装水容器的材料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达到相同的冷却效果,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所用说明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的;
    (4)[4]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时,应该选择温差不相同,但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相同的实验进行;
    (5)[5]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角度分析:应在验证某一个猜想时,应尽可能的多做几次实验,观察每一次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相关试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龙湖中学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龙湖中学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龙湖中学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龙湖中学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期末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期末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末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末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