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

    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第1页
    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第2页
    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宁波卷0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一)(浙江宁波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答案:A。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夜在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不是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池水的深度看上去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A、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正确;
    C、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要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C正确;
    D、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故D正确。
    答案:A。
    3.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甲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解:
    图甲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
    图乙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解: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A正确;
    B、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错误;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为60°,故C错误;
    D、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答案:A。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小孔成像 D.放大镜
    解: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6.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解:从四束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

    答案:C。
    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解: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反射角为90°﹣40°=50°,故A错误;
    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再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B错误;
    C、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到A′位置。如图所示:

    D、当水面升高时,物体S到水面的距离小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小了,故D正确。
    答案:D。
    8.红外半球摄像头通过捕捉红外线增强夜晚监控效果。下列关于该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是红色的光
    C.被监控的物体在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解:
    ACD、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其应用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D错误,C正确,
    B、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在红光以外,不是红色的光,故B错误;
    答案:C。
    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解:A、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光屏应向左移动,是照相机工作原理,故A正确;
    B、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C错误;
    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放置后,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答案:A。
    10.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沿金属棒从A移动到B B.正电荷沿金属棒从B移动到A
    C.自由电子沿金属棒从A移动到B D.自由电子沿金属棒从B移动到A
    解:当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相连时,金属内部有大量带负电的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由于验电器A带正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从B移动到A,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是0.4A,A1的示数是0.1A,则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  )

    A.0.5A B.0.4A C.0.3A D.0.1A
    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所以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0.1A。
    答案:D。
    12.四个绝缘轻质小球A、B、C、D,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  )

    A.与A球带同种电荷 B.与B球带同种电荷
    C.不带电 D.与C球带同种电荷
    解:根据图示可知:A和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B和C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则A、B、C带同种电荷;
    D被C吸引,则D可能带与C相反的电荷,或者不带电,故C正确。
    答案:C。
    13.“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选择两个相同的灯泡
    B.电路连接好后,可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C.测完L1两端的电压后,可将电压表接A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上测L2两端的电压
    D.当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应对调“﹣”和“3”两个接线柱的接线
    解:A、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实验中必须选择两个不相同的灯泡,A错误;
    B、电路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实验,B错误;
    C、已测量出L1的电压,则与B相连的为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A相连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若将电压表接A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上测L2两端的电压,会导致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C错误;
    D、当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应对调“﹣”和“3”两个接线柱的接线,D正确。
    答案:D。
    14.小明要设计一款电热水壶,能实现自动抽水和加热,且抽水和加热能独立操作。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解:
    A、电动机M与R并联,每个开关与一个电路元件串联,抽水和加热互不影响,A正确;
    BC、S1控制整个电路,只有闭合S1,M(R)工作时,再闭合S2,R(M)才能工作,不符合题意;
    D、S1控制整个电路,两用电器串联,只闭合(断开)S1,M和R同时工作(停止工作);
    再闭合S2,M短路,M不能工作,只有R工作,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测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
    B.灯L1和L2是并联的
    C.若灯L1发生断路,灯L2能继续发光
    D.电压表的示数与通过灯L2的电流的比值与灯L1的电阻相等
    解:根据实物图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电路图知,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组成的电路只有一个通路,所以灯L1和L2串联,故B错误;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的两端,则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可知,若灯L1发生断路,整个电路中无电流,灯L2不会继续发光,故C错误;
    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L1中的电流等于L2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与通过灯L2的电流的比值是L1灯丝电阻,因此D正确。
    答案:D。
    16.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解: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
    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
    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1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V,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则R1:R2等于(  )

    A.2:5 B.5:2 C.3:2 D.2:3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
    答案:D。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
    端滑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解: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当滑片向右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故ABD错误;
    由于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故C正确。
    答案:C。
    20.如图是某简易煤气检测电路,其中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减小。若输出信号的仪表选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要求仪表的示数增大,则(  )

    A.选用电压表接在a、b之间 B.选用电压表接在b、c之间
    C.选用电流表接在b、c之间 D.选用电流表接在a、c之间
    解:由图示知,若在ab或bc间连接电流表,则电路中的电阻R或气敏元件Q会被短路,所以仪表应选用电压表。
    由题意可知,当煤气浓度升高时,气敏元件Q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气敏电阻Q两端的电压减小,
    按要求,仪表的示数增大,说明电压表接在a、b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二.填空题(共7小题,21题—24题每空1分,25、26、27题每空2分,共26分)
    21.悠扬的笛声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是因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解:(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答案:(1)空气柱;(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大于。
    22.小明身高1.76m,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3 m,如果小明远离平面镜1m,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教室内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 镜面反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解:(1)据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由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5m,所以像与物体的距离是3m;当他向穿衣镜远离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表面较光滑,射到上面的光发生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答案:3;不变;镜面反射。
    23.如图甲是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选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 到平面镜距离 的关系。
    (3)实验时,出现两个明显的重像,原因是 玻璃板太厚 。

    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当看到蜡烛B也像点燃一样,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如果玻璃板太厚,它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到平面镜距离;(3)玻璃板太厚。
    24.如图所示是刘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凸透镜 ,为了让同学们能看清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 靠近 (选填“远离’(选填“放大”或“缩小”)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解:(1)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它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为了让同学们看清黑板上板书的文字,应该让像变大一些,则应减小物距,即手机应该靠近黑板,但此时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仍然是缩小的。
    答案:凸透镜;靠近;缩小。
    2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若只使R2、R3并联接入电路,则应闭合开关 S1、S2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4:1 。

    解:如图所示,要使电阻R2、R3并联,则电阻R2、R3中必须有电流通过,
    所以应闭合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5Ω,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1==;
    断开开关S1、S2时,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所以,I1:I2=:=4:1。
    答案:S1、S2; 4:1。
    2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当只闭合S1、S2时,电压表示数为2V;当只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U= 8 V,电阻R2= 5Ω 。

    解:只闭合S1、S2时,R1与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两端的电压,
    在图乙中找一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以算出R1的电阻:R1===10Ω;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电流为0.6A;
    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1=0.6A×10Ω=6V;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U=UL+U1′=2V+6V=8V;
    当只闭合S2、S3时,电阻R2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4V,
    从图乙可知,此时的电流I′=0.8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R2两端电压U2=U﹣UL′=8V﹣4V=4V;
    所以R2的阻值为:R2===5Ω。
    答案:8;5Ω。
    2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9 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6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2 Ω。

    解:(1)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压U=9V,电路中的电流I=1.5A,
    由I=可知,电阻R的阻值:
    R===6Ω;
    (2)当滑片位于b端时,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
    由图象可知,R两端的电压UR=3V,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U﹣UR=9V﹣3V=6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滑===12Ω。
    答案:9;6;1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8题(1)1分,30题(1)1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28.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
    (1)请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如图甲所示,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将 增大 。
    (3)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 反 射光,这是因为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解:
    (1)因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如图所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将增大;
    (3)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此时左右两侧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右侧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答案:(1)见上图;(2)增大;(3)不能;反;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9.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小明调节 烛焰中心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 近视 (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透镜后,烛焰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探究过程中,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 仍能 (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解: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光屏远离后,会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说明光线比原来发散了,即放置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
    (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
    答案:(1)烛焰中心;(2)放大;(3)近视;(4)仍能。
    30.同学们利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

    (1)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按要求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一直来回摆动,电流表有示数且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电压表 (选填“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或“电压表”)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5 Ω。
    (4)另一位同学进行测量时,在分别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为U1、I1后,发现误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则待测电阻的阻值应为R=  (用字母表示)。
    解:(1)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如下图所示: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且稳定,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不稳定,指针来回摆动,则电压表处时通时断,说明电压表接触不良;
    (3)由图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由图乙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32A,
    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x===5Ω;
    (4)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U﹣U1,
    由欧姆定律I=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R=。
    答案:(1)见上图;(2)电压表;(3)5;(4)。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5分;第32题5分;共10分)
    31.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30Ω,当只有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S1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U;
    (2)R1的阻值;
    (3)开关S、S1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

    解:(1)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根据I=可得,
    电源电压:U=I2R2=0.4A×30Ω=12V;
    (2)开关S、S1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R2的电压和电阻保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仍为0.4A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应大于0.4A;
    在图乙中,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小于0.4A,故电流表只能选用大量程,此时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2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
    I1=I﹣I2=1.2A﹣0.4A=0.8A;
    由I=可得:电阻R1===15Ω;
    (3)因开关S、S1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流为1.2A,
    则由I=可得,电路的总电阻:
    R===10Ω。
    答:(1)电源电压U为12V;
    (2)R1的阻值为15Ω;
    (3)开关S、S1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为10Ω。
    3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图乙为某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图丙是用R1作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电源电压可调节变化。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R1的电流不变时,R1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V1的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量时,将R1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V2表的示数保持0.2V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再从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1是 负 (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R1的阻值是 520 Ω。
    (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次测温时,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15℃,此时电源电压为 1 V。
    (4)若电源电压可在0.6﹣1.2V之间调节,该热敏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 2.5℃~40℃ 。
    解:(1)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热敏电阻R1的温度为0℃,其阻值为520Ω;
    (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时,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因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所以,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3)由图乙可知,R1与t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为R1=kt+b,
    把t=0℃、R1=520Ω和t=30℃、R1=280Ω代入可得:
    520Ω=k×0℃+b,280Ω=k×30℃+b,
    联立等式可得:k=﹣8Ω/℃,b=520Ω,
    则R1=﹣8Ω/℃×t+520Ω,
    当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15℃时,R1=﹣8Ω/℃×15℃+520Ω=400Ω,
    此时V1的示数:U1=IR1=2×10﹣3A×400Ω=0.8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电源电压:U=U1+U2=0.8V+0.20V=1V;
    (4)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可在0.60V~1.20V之间调节,
    当电源的电压U′=0.60V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1′=U′﹣U2=0.60V﹣0.20V=0.40V,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200Ω,
    由R1=﹣8Ω/℃×t+520Ω可得,t′=40℃;
    当电源的电压U″=1.20V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1″=U″﹣U2=1.20V﹣0.20V=1.00V,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500Ω,
    由R1=﹣8Ω/℃×t+520Ω可得,t″=2.5℃,
    所以,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2.5℃~40℃;
    答案:(1)负;520;(2)变小;(3)1;(4)2.5℃~40℃。

    相关试卷

    浙江宁波卷01(原卷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浙江宁波卷01(原卷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杭州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浙江杭州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宁波卷02(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浙江宁波卷02(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部分(浙江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