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772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772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772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 地球外表平均温度大约为15℃
C. 中考体育男子1000测试的总分值成绩时间为8min D. 一支普通铅笔直径约0.7dm
2.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响度很大的次声
3.甲声音波形如下列图,把音调比甲低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中的哪一幅〔 〕
A. B.
C. D.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
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那么〔 〕
A. 小张的速度最大 B. 小王的速度最大 C. 小李的速度最大 D. 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6.如下列图,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以下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向前运动的 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静止的 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
7.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如图甲所示〕,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如图乙所示〕,然后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如图丙所示〕.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 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 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 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 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8.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
A.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 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
C. 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 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9.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外表,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外表,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外表
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外表,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外表
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外表
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外表
10.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形成的 B. “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C.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形成的 D. “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11.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
B. 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
C. 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
D. 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
12.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下列图,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二、填空题
13.小丽用两把伞做“聚音伞〞的实验,如下列图,地面上有两把伞,在右边伞柄的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 点时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当把左边伞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 点时听不到表声,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
14.如下列图,老师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把抽气机接在玻璃罩上向外抽气时,同学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________。不管怎么抽气,坐在前排的同学总还可以听极微弱的铃声,原因是:________。
15.如下列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两个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
16.如图,将一小块干冰放置在勺子里,观察干冰周围有白雾形成,这些白雾是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勺子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17.如下列图,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色雾气〞产生,其中以 、 两位置有一处“雾气〞较浓。其中________〔选填“ 〞或“ 〞〕处雾气较浓。在白雾较浓的地方点燃盏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上方的“雾气〞马上消失了,请解释原因:________。
18.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某小球竖直向下的运动状态,如下列图。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
〔2〕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9.如图甲,大客车和小汽车均自东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小汽车相对于树向________运动,大客车相对于小汽车向________运动〔以上两空均选填“东〞或“西〞〕。图乙中已画出大客车运动的 图象,请你在图乙画出小汽车的运动 图象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如图小凯在水平鼓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固定位置的激光笔照射平面镜,此时小凯观察到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斑。
〔1〕画出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光线确定墙壁上光斑位置,并标出反射角A;
〔2〕小凯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说明了光在墙壁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墙壁上光斑位置________〔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4〕当用力敲击鼓面使鼓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跳动,通过光斑的跳动证明了________;
〔5〕实验时在敲击鼓面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你的做法是________。
21.小凯同学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图1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为了完本钱次实验,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沸点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00℃;
〔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从图1乙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且温度________;
〔4〕另外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2所示〕来完成实验。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优缺点:________。
22.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中。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选填“A〞、“ 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_℃;
〔2〕请你根据表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当实验进行到8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
〔4〕由上表可知这杯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越多,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3.在如下列图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
〔1〕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________cm;
〔2〕如果测出了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4〕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________〔填“大〞或“小〞〕些。
四、计算题
24.广州中学组织了一场真实的龟兔100米赛跑,乌龟与家兔在同一起点出发,一声令下,家兔率先出发,向着终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家兔运动了5s后,乌龟才从起点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前爬行,此时家兔刚好运动了10m。在乌龟运动了20s后,一名同学在终点处用食物引诱乌龟运动,乌龟开始加速向终点爬去,最后与家兔同时到达终点。求:
〔1〕求兔子运动的速度;
〔2〕求0~25s过程中,乌龟运动的平均速度并在图中画出0~25s乌龟运动的 图象;
〔3〕求乌龟开始加速时,距离家兔多少米。
五、综合题
25.阅读以下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制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①〔填物态变化名称〕、②〔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短文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凯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冷冻室门翻开,然后接通电源使冰箱不停的工作。他这样做,可以到达降低室温的目的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所处纬度不同,地球外表温度差异巨大,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在15℃左右。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男子1000测试的总分值成绩时间为3min40s。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普通铅笔直径略小于此数值,在0.7cm=0.07dm
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长度和时间,结合合理数据解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用超大音量播放表示原来的响度小;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来的音调高,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超大音量,增加声音的响度;超低速度播放,减少声音的振动频率,改变音调。
3.【答案】 A
【解析】【解答】由题意,乙的声音音调比甲低,因此乙的频率要小于甲的频率,响度相同,振幅相同,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波形图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音调和频率有关,在声波图中,音调低的声音频率小,振动次数少。
4.【答案】 C
【解析】【解答】〔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确实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存规那么与测量值相同.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屡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确实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存规那么与测量值相同.
5.【答案】 D
【解析】【解答】速度转化为m/s,小张驾驶电瓶车速度
小李骑自行车速度
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那么由上述可知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计算速度。
6.【答案】 D
【解析】【解答】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与倒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C不符合题意;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那么运动,不发生变化,那么静止。
7.【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当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时,酒精受热就会汽化形成酒精蒸汽,将塑料袋鼓起来;装有酒精蒸汽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酒精蒸汽就会液化形成液态的酒精,所以袋子就又瘪了,故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时液化现象;液体变为气体时汽化。
8.【答案】 B
【解析】【解答】A.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钨的熔点是3410℃,钨的熔点高于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不易熔化,A不符合题意。
B.铜的熔点是1083℃,高于金的熔点,当金掉到钢水中,到达金的熔点,又能继续吸热,因此金会熔化,B符合题意。
C.固态的水银的熔点是-39℃,-40℃低于-39℃,因此-40℃的水银处于固态,不能使用,C不符合题意。
D.固态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259℃,氢处于固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钨丝的熔点高,不易熔化;晶体在高于熔点的环境中会熔化;液体温度低于凝固点凝固后,不能测量温度。
9.【答案】 B
【解析】【解答】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外表.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外表.
应选B.
【分析】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外表.
10.【答案】 D
【解析】【解答】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
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故答案为:D。
【分析】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薄膜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A符合题意;
BC.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BC不符合题意;
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不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像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是倒立的实像。
12.【答案】 D
【解析】【解答】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由于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这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这时烧瓶内的水恢复沸腾。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沸腾时,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二、填空题
13.【答案】 反射;响度
【解析】【解答】声音在传播时,以波的形式以声源为球心向四周空间传播,声音的能量很快分散开,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但根据光反射现象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类比,声音在反射时也能会聚。声音在反射时也能会聚,使其能量集中,那么在能量集中处听到声音的响度便大了。
【分析】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减少声音能量损失,可以增大响度。
14.【答案】 减少;介质;声音通过玻璃罩和桌子传递出来
【解析】【解答】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响度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介质;不管怎么抽气,坐在前排的同学总还可以听极微弱的铃声,是因为声音通过玻璃罩和桌子传递出来。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减少,响度减小。
15.【答案】 减少甲杯中水的质量;敲击甲杯的力度要大于乙杯
【解析】【解答】当用筷子敲击两个杯子时,两个杯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那么需要减小甲的质量或增大乙的质量,所以做法是:减少甲杯中水的质量。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响度大于乙杯,那么应使甲杯振动的幅度大,做法是:敲击甲杯的力度要大于乙杯。
【分析】振动物体多少不同,音调不同;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
16.【答案】 液化;凝华
【解析】【解答】将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置在勺子里,固态的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局部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同时空气中的局部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勺子上形成霜,这是凝华现象。
【分析】白雾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17.【答案】 a;小水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壶嘴处温度较高,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在白雾较浓的地方点燃盏酒精灯,小水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会观察到酒精灯上方的“雾气〞马上消失了。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体吸收热量汽化为气体。
18.【答案】 〔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2〕C
【解析】【解答】(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C符合题意。
【分析】〔1〕相同时间的路程不同,物体的速度在改变,是变速运动;〔2〕时间相同是,路程增大,是加速运动。
19.【答案】 西;西;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以树为参照物,小汽车前一时刻在树的东面,后一时刻在树的西面,所以小汽车相对于树向西运动。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前一时刻在小汽车的后面,后一时刻大客车的车头在小汽车的前面,由于大客车和小汽车均自东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大客车相对于小汽车向西运动。由甲图可知,大客车和小汽车在前后两个相同的时刻,大客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汽车通过的路程,根据 可得:大客车的速度
根据 可知:小汽车的运动 图线在大客车运动的 图线的下边,如图
。
【分析】根据图像,相对于地面上的参照物,运动的物体向前运动;相对于慢的物体,速度快的物体向前运动;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速度快的物体在时间相同时,路程大。
三、实验题
20.【答案】 〔1〕
〔2〕漫
〔3〕上移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增大桌子与墙壁的距离
【解析】【解答】(1)首先通过入射点做镜面的垂线,即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 ,如下列图:
。(2)小凯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这说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即发生了漫反射。(3)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平面镜逆时针转动,此时的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变小,那么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所以反射光线会向上移动,即墙壁上光斑位置上移。(4)鼓面发声时,鼓面振动带动镜子也振动,所以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5)鼓面发声时,镜子也振动,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增大桌子与墙壁间的距离,墙上光斑跳动的幅度更明显。
【分析】〔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2〕粗糙物体的外表发生的了漫反射;〔3〕平面镜偏转时,反射光线会转动;〔4〕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5〕增大反射光线的传播长度,可以使光线的晃动明显。
21.【答案】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小于
〔2〕98
〔3〕保持不变
〔4〕A装置由于加盖,导致热量损失少,液体上方的气压大,故导致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解析】【解答】(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因为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3)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A装置由于加盖,导致热量损失少,液体上方的气压大,故导致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温度计中液体的沸点不能低于所测量沸点;〔2〕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3〕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4〕容器加盖减少热损失;加盖的容器中,沸点受影响。
22.【答案】 〔1〕B;-11
〔2〕
〔3〕液
〔4〕晶体
〔5〕低;降低
【解析】【解答】(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外表保持相平,故在B观察。图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且在0℃以下,那么它的读数为-11℃。(2)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可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下列图。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图象如以下列图所示:
;(3)第8min时,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所以此时为液态。(4)表中所示混合液有固定的凝固点,该物质是晶体。(5)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由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降低。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根据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和时间,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3〕液体凝固前,处于液体状态;〔4〕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5〕水中掺入酒精,凝固点降低。
23.【答案】 〔1〕40.0
〔2〕0.25
〔3〕小
〔4〕小
【解析】【解答】(1)小车运动距离 (2) 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知,平均速度会偏小。(4)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物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用时较长,方便测量时间。
【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2〕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3〕停止计时晚,测量时间偏大,速度偏小;〔4〕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便于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四、计算题
24.【答案】 〔1〕解:家兔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
答:兔子运动的速度为2m/s;
〔2〕解:由 可得在0~25s内,乌龟运动的路程
在0~25s内,乌龟平均速度
在0~25s内,乌龟是先静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5s时开始运动,在25s乌龟运动10m,0~25s乌龟运动的 图象如下列图
答:0~25s过程中,乌龟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m/s; 0~25s乌龟运动的 图象如下列图
〔3〕解:由 可得在0~25s内,家兔运动路程
龟兔之间的距离
答:乌龟开始加速时,距离家兔40m。
【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2〕利用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3〕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两者路程差计算距离。
五、综合题
25.【答案】 〔1〕汽化;吸热
〔2〕不能;因为电冰箱的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的热,与此同时,冰箱外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降低。
【解析】【解答】(1)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2)因为电冰箱的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的热,与此同时,冰箱外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降低。
【分析】〔1〕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2〕电冰箱的制冷是热量的转移,总环境温度不能降低。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四套(附参考答案),共4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共10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