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十年(2012-2021)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共18份)
- 专题1 力与直线运动(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2 力与曲线运动 (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2 力与曲线运动(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3 功和能(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3 功和能(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专题1 力与直线运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 力与直线运动(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 N,方向沿斜面向上,74×10-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3 N,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细绳上拉力等于弹簧的示数,F绳=4.9N。设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则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绳拉力F绳、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将重力G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x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y。则Gx=mgsin30°=4.9N,Gy=mgcs30°=4.9N,物体受力平衡,N=Gy=4.9N,选项D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选项C错;由f+Gx=F绳,代入数据,得f=0,斜面对物体没有摩擦力,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2.(2012·浙江理综,22)(10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 N。
【答案】(1)如图所示 53(说明:±2内都可)
(2)2.10(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内都可)见解析图
(3)3.3(说明:±0.2内都可)
【解析】(1)作图时注意横坐标轴的标度,连线一定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计算k时可取直线上较远的两点计算,例如(0.74×10-2,0.50),(6.42×10-2,3.50),k== N/m≈53N/m
(2)注意估读,作图时注意选取标度,都从O点沿力的方向按力的大小作出力的图示。
(3)以这两个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用刻度尺量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除以标度,得出F合=3.3N,如图所示。
3.(2012·浙江理综,23)
(16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A鱼”竖直下潜hA后速度减为零,“B鱼”竖直下潜hB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为g,“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1;
(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与“B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答案】(1) (2)mg(-) (3)
【解析】(1)“A鱼”在入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0=2gH①
得:vA1=②
(2)“A鱼”在水中运动时受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A,有
F合=F浮+fA-mg③
F合=maA④
0-=-2aAhA⑤
由题意:F浮=mg
综合上述各式,得
fA=mg(-)⑥
(3)考虑到“B鱼”的受力、运动情况与“A鱼”相似,有
fB=mg(-)⑦
综合⑥⑦两式,得
=
4.(2013浙江理综,17)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9s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
【答案】D
【解析】从两图象可以看出,物块在4~5s内所受合外力不为零,通过一段位移,故5s内拉力做功不为零,选项A错误;4s末物块所受拉力与静摩擦力恰好平衡,所受合力为零,选项B错误;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保持不变,根据Ff=μmg可得μ==0.3,选项C错误;6~9s内物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均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m/s2=2.0m/s2,选项D正确。
5.(2013浙江理综,19)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答案】AD
【解析】热气球刚开始加速上升时,速度为零,热气球所受阻力也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F=4830N,选项A正确;由于热气球加速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所受阻力也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为5m/s时,加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若热气球不受空气阻力,则根据v=at,可求得t=10s,但空气阻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故所用时间应大于10s,选项C错误;当热气球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g-Ff=0可求得:Ff=230N,选项D正确。
6.(2013浙江理综,21)(10分)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 ;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 (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答案】(1)2.10cm或2.40cm(±0.05cm)
(2)1.13m/s或1.25m/s(±0.05m/s) 小于
(3)C
【解析】(1)若选纸带①,读数为2.10cm;若选纸带②,读数为2.40cm(2.35~2.45cm均可)。
(2)根据可知,若选纸带①,m/s≈1.13m/s,若选纸带②,m/s=1.25m/s。
(3)纸带①中两点间的间距依次增大,且满足Δs等于定值,由此可知纸带①为图甲装置所得。
7.(2014·浙江理综,21)(10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 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 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表1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答案】(1)(15.95~16.05)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2)k1=(12.2~12.8)N/m(4分) 能
【解析】(1)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读数时要估读到0.1mm。
(2)由胡克定律得
k1= N/m=12.5N/m,
同样应用胡克定律可计算出k2。
8.(2015·浙江理综,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由瞬时速度的定义式v=可知,当Δt→0时,为t时刻瞬时速度,故A项正确.
9.(2016浙江理综,21)(10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测力计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 N(图2中所示),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可能为 N。
(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3.00~3.02 3.9~4.1(有效数不作要求)
(2)变大 变大
【解析】(1)弹簧测力计最小刻度为0.1N,要进行估读,所以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由题图2可得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在3.0N左右,因合力为F=kx=500×0.01N=5N,两分力夹角为90°,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则另一个力Fb==4.0N。
(2)如图所示蓝色线段长度表示开始时a弹簧测力计和b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红色线段长度表示b弹簧测力计与C夹角α减小后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由图可知a、b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都变大。
11. (2017浙江选考.4)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答案】C
【解析】抽出空气前.金属片和口小羽毛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加速度小,则下落的慢,故AB错误.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都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运动,都做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12. (2017浙江选考.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13. (2017浙江选考.7)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答案】C
【解析】在石块下滑前.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上升.下滑后又下降.故A错误;动摩擦因数是材料间的固有属性.只与材料有关.和倾角无关.故B错误;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与物块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问的分力大小相等,所以当车厢倾角变大.正压力减小.故C正确;石块在开始下滑时.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14. (2017浙江选考.10) 重力为G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
A. 当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
B. 当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正压力大小为
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
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答案】A
【解析】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每只手都承受自身重力的一半.和角度无关,所以A正确,B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永远相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15. (2017浙江选考.19)游船从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F;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答案】(1) 0.105m/s2, 84m (2) 400N(3) 3.86m/s
【解析】(1)根据 代入数据可解得:
根据
(2)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ma=8000×0.05=400N
所以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F=400N
匀加速运动过程位移x1=84m
匀速运动位移x2=vt=4.2×(640-40)m=2520m
匀减速运动过程位移
总位移
行驶总时间为t=720s
所以整个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0.105m/s2, 84m (2) 400N(3) 3.86m/s
16.(2018浙江选考8)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象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答案】C
【解析】解题思路:选C.体重计的示数与人所受的支持力大小成正比,在下蹲过程中,人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又逐渐减到零,因此人的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支持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故选项C正确.
17.(2018浙江选考10)如图所示,竖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为104 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
A.13 s B.16 s
C.21 s D.26 s
【答案】C.
【解析】升降机在竖井中运动分成三个阶段:先匀加速启动,再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到井口.匀加速过程的时间t1=eq \f(v,a)=8 s,位移x1=eq \f(1,2)ateq \\al(2,1)=32 m,匀减速过程与匀加速过程对称,时间t3=8 s,位移x3=32 m,匀速过程的位移x2=(104-32-32)m=40 m,时间t2=eq \f(x2,v)=5 s,故总时间t=t1+t2+t3=21 s,则选项C正确.
18.(2018浙江选考19)(9分)如图所示,可爱的企鹅喜欢在冰面上玩游戏.有一企鹅在倾角为37°的倾斜冰面上,先以加速度a=0.5 m/s2从冰面底部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上“奔跑”,t=8 s时,突然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最后退滑到出发点,完成一次游戏(企鹅在滑动过程中姿势保持不变).若企鹅肚皮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已知sin 37°=0.6,cs 37°=0.8.求:
(1)企鹅向上“奔跑”的位移大小;
(2)企鹅在冰面滑动的加速度大小;
(3)企鹅退滑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企鹅在冰面上运动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解析】(1)企鹅“奔跑”过程有x=eq \f(1,2)at2(1分)
代入数据得x=16 m(1分)
(2)企鹅上滑过程有a1=gsin 37°+μgcs 37°(1分)
解得a1=8 m/s2(1分)
企鹅下滑过程有a2=gsin 37°-μgcs 37°(1分)
解得a2=4 m/s2(1分)
(3)企鹅上滑位移x1=eq \f(at2,2a1)=1 m(1分)
企鹅退滑到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满足
v2=2a2(x+x1)(1分)
解得v=2eq \r(34) m/s(1分)
19.(2019浙江选考6) 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 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 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 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A.小明与船之间存在运动的趋势,则它们之间存在摩擦力,选项A正确;
B.杆的弯曲是由于杆受到小明对杆的力,选项B错误;
C.杆对岸的力与岸对杆的力是作用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C错误;
D.小明对杆的力和杆对小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D错误.
故选A。
20.(2019浙江选考9) 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 甲、乙位移相同
C. 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A.因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后来乙的速度大于甲,选项A错误;B.由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同,选项B正确;C.甲乙均向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则甲乙的路程相同,选项C错误;D.由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21.(2019浙江选考11)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A、B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等长细绳拴住的书本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变小后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杆对A环的支持力变大B. B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小
C. 杆对A环的力不变D. 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变大
【答案】B
【解析】A.对两环和书本的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2N=mg,可知将两环距离变小后杆对A环的支持力不变,选项A错误;BD.对圆环B受力分析可知,f=Tcsθ;对书本:2Tsinθ=mg,解得 (其中的θ是绳与杆之间的夹角),则当两环距离变小后,θ变大,则f减小,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T变小,选项B正确,D错误;C.同理,杆对A环的摩擦力减小,杆对A环的支持力不变,则杆对A环的力减小,选项C错误.
22.(2019浙江选考12)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木<ρ水<ρ铁)
A. 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
B. 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
C. 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
D. 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
【答案】D
【解析】开始时A球下的弹簧被压缩,弹力向上;B球下的弹簧被拉长,弹力向下;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的瞬时,系统的加速度为g,为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对球的浮力也为零,小球的重力也视为零,则A球将在弹力作用下相对于杯底向上运动,B球将在弹力作用下相对于杯底向下运动,C球相对于杯底不动;故选D.
23.(2020浙江选考10)如图是“中国天眼”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eq \f(5,6)mg、方向坚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 )
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eq \f(1,6)mg
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eq \f(1,6)mg
C.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eq \f(1,6)mg
D.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eq \f(1,6)mg
【答案】D。
【解析】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人受自身重力mg,氦气球向上的拉力F拉=eq \f(5,6)mg和望远镜球面对人的作用力F,人在球面上缓慢移动时,人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所以望远镜球面对人有向上的作用力,大小为F=eq \f(1,6)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eq \f(1,6)mg,方向竖直向下。综上分析,D选项正确。
24.(2020浙江选考9)(9分)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m=200 kg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eq \f(1,4)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线如图2所示,t=34 s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物件
(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总位移的大小。
【解析】 (1)牛顿第二定律mg-FT=ma
得a=g-eq \f(FT,m)=0.125 m/s2
竖直向下。
(2)运动学公式v=at2=1 m/s。
(3)匀速上升的位移h1=vt1=26 m
匀减速上升的位移h2=eq \f(v,2)t2=4 m
总位移h=40 m。
【答案】 (1)0.125 m/s2 竖直向下 (2)1 m/s (3)40 m
25.(2021浙江选考2)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 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 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
D. 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
【答案】A
【解析】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故选A。
26.(2021浙江选考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经大气层的减速,速度从减为;打开降落伞后,经过速度进一步减为;与降落伞分离,打开发动机减速后处于悬停状态;经过对着陆点的探测后平稳着陆。若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运动,则着陆器( )
A. 打开降落伞前,只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
B.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只受到浮力和气体阻力的作用
D. 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与气体阻力是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打开降落伞前,在大气层中做减速运动,则着陆器受大气的阻力作用以及火星的引力作用,选项A错误;B.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做减速运动,则其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合力方向竖直向上,B正确;C.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浮力和气体的阻力以及火星的吸引力作用,选项C错误;
D.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是气体对发动机的作用力,由于还受到火星的吸引力,则与气体的阻力不是平衡力,选项D错误。
故选B。
27.(2021浙江选考20)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的汽车以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若路面宽,小朋友行走的速度,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
【答案】(1),;(2)20s;(3)
【解析】
(1)根据平均速度
解得刹车时间
刹车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小朋友过时间
等待时间
(3)根据
解得
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
x(10-2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运动过程
运动时间
运动状态
匀加速运动
初速度;末速度
匀速运动
匀减速运动
靠岸时的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练】(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讲】(原卷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