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235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235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答案及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23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文件包含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doc、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答案及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一期末模拟练习题一、选择题 某校地理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星空观察,在繁星中找到了金星、火星和木星,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属于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2.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此时上图中各行星在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中位置关系的是 ( )的天空,木星位于东南的天空,高度和方向都存在差异。(见下图)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第3题。3.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 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单位:℃)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4~6题。4.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5.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 )A.10°~10° B.40°~60°C.30°~40° D.70°~90°6.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C.下垫面性质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洞庭湖西湖岸某时刻实测等压面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7.形成洞庭湖湖泊与湖岸之间的近地面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湖泊与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泊与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湖泊与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泊与湖岸植被类型差异8.图示地区若形成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 )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C.冬季阴天 D.冬季晴天 下图示意我国港珠澳大桥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完成9、10题。9.涨潮时海水自南向北涌入东、西人工岛之间水域会使主航道 ( )A.流速减缓 B.宽度变窄C.淤塞加剧 D.水深增加10.某一进港卸载货物的轮船进出港时,宜选择 ( )①进港时,选择涨潮时 ②进港时,选择落潮时③出港时,选择涨潮时 ④出港时,选择落潮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12.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2020·济南高一检测)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下面图甲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乙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土壤的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据图回答13、14题。13.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砂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 )A.壤土—①,黏土—②B.壤土—①,黏土—④C.壤土—②,黏土—③D.壤土—③,黏土—④14.图乙的四条曲线中能反映耕地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美国有一支用飞机追踪侦察飓(台)风的部队,被称为“飓风猎人”。他们驾驶飞机多次穿越飓(台)风,精确测定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数值。下图是“飓风猎人”在“厄玛”飓风眼中拍摄的图片。读图文材料,回答15~17题。15. “飓风猎人”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时,飞行员 ( )A.侦察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顺时针飞行B.进入飓风后,会感受到暴雨、狂风C.主要靠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飞机导航D.可通过高速穿越破坏飓风现有结构16.帮助飞行员判断到达飓(台)风眼的指标是 ( )①风速 ②风向 ③气压 ④温度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7.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 ( )①源地 ②形成过程 ③强度 ④路径 ⑤危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8~20题。1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1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1.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创收,华北地区一农户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下的草图,请据此回答。(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________(方向)。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温室冬季出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室需定期通风,通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a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b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图c为海水温差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 (1) 描述太平洋表层水温随纬度变化特点及海水温度垂直(随深度)变化特点。 (2)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的是哪处?理由是什么? (3)试评价海水温差发电的优缺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1) 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 (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有,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图示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202021年高一高频考题期末模拟卷03 (含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202021年高一高频考题期末模拟卷02 (含答案),共1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