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1页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2页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忏悔(chàn) 修茸 颠沛流离(fèi) 悲天悯人
    B.弥高(mí) 枯槐 目不窥园(kuī) 仙露琼浆
    C.憎恶(zèng) 妥贴 酣然入梦(hān) 不耻下问
    D.蹦跶(bèng) 矜持 盘虬卧龙(qióng) 悔人不倦

    2.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裕禄的初心,是行胜于言的写照,通过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显示出来,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体现出来。
    B.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如释重负,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科研攻关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
    C.茶余饭后,卞先生倒不尽是在一本正经地谈学问,也会海阔天空地漫谈开去,跟我聊起一些往事。
    D.他这一番突然的滑稽搞怪的动作,逗得满脸泪花的女儿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粉丝崇拜刘慈欣,是因为能在他的作品里看到未知领域里属于国人的探索足迹。
    B.通过阅读,使我们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
    C.春风—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能否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将晶莹的盐粒撒在肉条上,均匀地裹满肉的表面,然后一条一条码放于酿酒用的大木盆中。
    ②十天半月后,结束第一轮的腌制,肉被移放到大竹匾上,沥干后静待穿绳。
    ③烟熏腊肉,先把肉切成寸余厚、三四斤重的长条,整只蹄子备用。
    ④砍一棵毛竹来,破竹剖条,削尖一头,穿过腌肉一端,缠绕成环,肉就可以挂架熏烤了。
    ⑤经过一个月烟熏的腊肉,外表黑漆漆、硬邦邦的,似块烧焦的柴,吃起来却有嚼劲,耐回味。
    ⑥熏肉地点多在灶房或阁楼上,将腌肉逐一挂上架,下置一口大铁锅,锅内燃起柴火。
    A.⑤②①⑥③④B.⑤①⑥③④②C.③①②④⑥⑤D.③①④⑥②⑤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放学时,英语老师对你说:“王林,请你转告英语课代表刘霞同学,明天早读时,请她带领大家朗读第四单元的单词,并组织听写。”第二天一早,你打电话给刘霞,说:_______________。
    A.“刘霞同学,英语老师让我转告你:明天早读时,请你带领大家朗读第四单元的单词。”
    B.“英语老师让我转告你:明天早读时,请你带领大家朗读第四单元的单词,并组织听写。”
    C.“我是王林,英语老师让我转告你:今天早读时,请你带领大家朗读第四单元的单词。”
    D.“刘霞同学,我是王林,英语老师让我转告你:今天早读时,请你带领大家朗读第四单元的单词,并组织听写。”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梅 花
    [宋]陈亮​①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①陈亮: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②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曲调伤感。③东君:司春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梅花在白雪压枝下勇敢绽放的情景。
    B.“一朵忽先变”的“忽”既表现了梅花突然绽放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惊喜的心情。
    C.“东君正主张”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抗击敌人、绝不投降的希望。
    D.这首诗先议论,表达诗人的希望;后描写,刻画梅花的形象。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谢 安
    [南朝]刘义庆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②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③,吟啸④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⑤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剡令:剡县县令。②孙、王:即孙绰(孙兴公)、王羲之。③神情:精神兴致。王:同“旺”。④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的一种习俗,更是表现其名士风流的放诞不羁的一种姿态。⑤阮光禄:光禄大夫阮裕。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①遣( ) ②说( ) ③为( )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②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3)文章中的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

    (2)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枝梅,两枝梅……
    路来森
    ①朋友送我一株梅,盆景式的,北方人叫“干枝梅”。株形不大,三五枝,屈曲盘绕,纵横倔强。枝条瘦硬,苍灰中洇着烙铁般的红;花,红色,胭脂红,不多,疏疏落落,倒是更彰显出一份孑然而立的傲然清姿。
    ②坐在办公桌前,我常常凝视着它,凝视它孑然的情态,嗅闻它发出的淡淡的冷香。
    ③凡事,我不喜欢热闹;凡景,我不喜欢黏稠、浓重,也不喜欢那种一望无际的广阔和汪洋恣肆的浩翰。那样的景象,我觉得“不着边际”,它属于天,属于地,唯独不属于我。所以,我更喜欢简单、疏落的景致,我更喜欢小巧、精致的风景,我觉得,这样的景致或者风景,才是属于我的。
    ④有些时候,风景独享,才能更强烈地感受其中的美。
    ⑤于梅,我亦如此。苏州邓尉多梅,“弥漫三十余里,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后来清初江苏巡抚宋荦触景生情,题下千古艳名“香雪海”。“香雪海”,邓尉之梅,白似雪,汪洋似海,很多人畅游其中,也沉醉其中,以为尽得赏梅之乐;可我却认为,这到底是人赏梅,还是梅“淹”人?当被欣赏的对象,成为主宰者的时候,欣赏者也就“丧失”了自我。
    ⑥所以,我更喜欢摆在我案头的那盆“干枝梅”,我喜欢它的疏落,喜欢它的孑然独立,我觉得,是我在赏梅,而不是梅在“淹”我。
    ⑦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尽管从全文来看,龚自珍是讽刺,甚至批判古代士大夫那种病态的审美观,但我还是赞赏其中龚自珍不以为然的几句话:“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尤其是“以疏为美”四字,尽得我心。
    ⑧所以说,赏梅,最好是一枝、两枝,或者是,一株、两株。
    ⑨梅,天生就是一种孤寒之物,一枝、两枝,茕茕独立,孤绝而存。
    ⑩先前,我在乡下居住时,西窗下栽有一株蜡梅,尽管我知道,蜡梅不是“梅”,范成大《梅谱》曰:“蜡梅,本非梅,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可我仍然喜欢得不得了,只因,北方少“梅”,权以代之,也算是“梅饼”一张吧。
    ⑪蜡梅的枝权,真难看,直、僵、硬,可也正是如此,才让我更加喜欢。它瘦,它硬,它疏,疏疏落落中,透着一份骨气,是梅寒之气,是生命之骨。荒寒清绝,疏瘦有韵,让人想到狷介特立的文士,让人想到不入俗流的高士。再说,蜡梅花也好,纯然一黄,金玉之质,那么干净,那么纯洁,仿佛集天地之正色于一身。蜡梅,真香,冷香入骨,飘然、淡然、悠然、郁然、漫然,怎么说,都不过分,怎么说,都恰如其分。
    ⑫宋代朱服《梅花》道:“幽香淡淡影疏疏”,以之形容我家西窗前的那株蜡梅,诚不为过也。
    ⑬王安石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数枝梅”,真好。正因为“枝少”,才更能书写“凌寒”的傲气,才更能书写“凌寒”的那份骨气。人世间,正直之士,从来都是以其昂扬之身孤绝地面对尘世风云,昂然地面对俗世污浊的。可尽管,孤独、寂寞,甚至于“自绝于世”,他仍然是“暗香”犹存,因为存一份“暗香”,他也就流芳百世了。为了这一点,孤绝又何妨?这份“孤绝”,或许在未来的历史长空中就成为一种永恒。
    ⑭赏梅,最好有雪。梅雪相映,可谓绝配。宋代的卢梅坡诗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诗虽好,卢梅坡却有点俗,难道一定要作诗吗?朋友在微信中传给我一张照片,恰是“雪中之梅”(当然是蜡梅),梅不多,只有几枝,雪白皑皑、花黄灿灿,相互映衬,美艳可人。如此,何必再作诗?人世间最美的风景,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1月26日,有删改)

    (1)作者描述的三种梅有什么特点?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第⑤段描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4)本文多处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试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你还好吗?
    刘浪流浪
    早上六点,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从梦中惊醒,一接听,一个有点沙哑的女声传来:你还好吗?
    还好。我不知道是谁,忙问,谁呀?
    第二天早上六点,电话铃声又响起。一看号码显示,又是她的,忙接电话:谁呀?
    我姓乔,六楼的。她又问,你还好吗?
    还好。我回答说。
    只要好,那就好。她说完,挂了电话。
    第三天早上六点,电话铃没响。我翻了个身,又想美美地睡一会儿,刚进入迷糊状态,电话铃声又响起。我推测,肯定又是她,欠起身子,拿起话筒便问:谁呀,有事吗?对不起,今天因故迟了五分钟。她有点歉意。就想问一声,你还好吗?
    还好,还好。我没好气,连说了两声“还好”。
    一连十多天,电话都会准时响起。她问的还是那句话,结尾也是那句话,这让我产生了厌倦和不解。她究竟要干什么呢?
    下次一定要问个究竟。我这样想的时候,住四楼的同事小莫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接到过六楼乔阿姨的电话。
    天天都接到。我脱口而出,难道你也接到了?
    也是天天接到。小莫说。
    她总是这样打,又不说啥事,烦人不?
    唉,小莫叹了口气,沉默了。
    你知道吗?她到底是要干什么?我又问。
    她是我们下属公司的退休员工,前年老公去世,今年儿子随医疗队援鄂,又遭遇不测……小莫声音有点儿颤……可怜的老人啊,孤独啊……
    我顿时明白过来,热泪像泄洪的水般涌出。
    我忙将闹钟调到早上五点五十八分。每天,我都会准时给她拨打电话,问一声:乔阿姨,你还好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2期,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小说叙述的事件。

    (2)这篇小说反复叙述乔阿姨给“我”打电话的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六、名著阅读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骆驼祥子》冲祥子为三个人拉过包月,这三个人分别是( )
    A.杨先生 曹先生 夏先生B.杨先生 曹先生 刘二爷
    C.刘二爷 曹先生 夏先生D.杨先生 刘二爷 夏先生

    (2)祥子的“三条大活骆驼”是怎样得来的?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
    七、综合读写


    班级开展“走进名著”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完《海底两万里》后,请你以尼摩船长的口吻,以下面的材料作开头,写一则航海日记。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1867年1月29日 晴
    今天我们去了斯里兰卡,同阿龙纳斯游览了采珠场,参观了那里的大珍珠。看着阿龙纳斯惊喜的神情,我不由得感到十分自豪,可不是嘛,总算没白费啊。参观了珍珠后,我们注意到了一个印度采珠人,他提前来采珠了……
    八、写作


    写作。
    请以“与_______________快乐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有限公司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修茸”应写作“修葺”,“颠沛流离”的“沛”应读作“pèi”。
    C项,“憎恶”的“憎”应读作“zēng”,“妥贴”应写作“妥帖”。
    D项,“盘虬卧龙”的“虬”应读作“qiú”,“悔人不倦”应写作“诲人不倦”。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项,海阔天空: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海阔天空”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项,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哈哈大笑起来”意思重复,使用错误。
    故选D。
    3.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成分残缺,应删除“通过”或“使”。
    C项,不合逻辑,应删去“月光、”。
    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除“能否”。
    故选A。
    4.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段话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主要写了制作腊肉的步骤:切条——抹盐——沥干——穿肉——烟熏——食用。由此可知,句子的排列顺序应为:③①②④⑥⑤。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语言得体
    情景说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缺少自我介绍,时间错误,信息不全。
    B项,缺少自我介绍,没有称呼,时间错误。
    C项,缺少称呼,信息不全。
    故选D。
    二、古诗词鉴赏
    【答案】
    D
    (2)这首诗赞扬了梅花不怕挫折、凌寒开放的品质,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这首诗先描写,刻画梅花的形象;后议论,表达诗人的希望。
    (2)对于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从诗句的分析中得出。诗的颈联“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了梅花不惧严寒,要把春的讯息早早地传递到世间,这表现了梅花坚强勇敢、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作者这里明写梅花,其实是托物言志,抒发的是自己不向恶势力低头,敢于坚持抗金主张的强烈爱国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打发,②同“悦”,愉快,③写
    (2)①太傅谢安在东山逗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
    ②不只是能够解释明白的人难得,就是寻求透彻了解的人也难得!
    (3)示例:善良宽厚,从容镇定,勤学好问。
    【考点】
    文言实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人物形象
    【解析】
    【参考译文】
    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味浓、纯正的酒罚他喝,以至〈老头儿)醉得很厉害,(谢奕)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着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的身边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你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于是(谢奕)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太傅谢安在东山逗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歌咏又吹口哨,不说一句话。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愉悦,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我们恐怕是该回去了!”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谢安年轻的时候,请光禄大夫阮裕讲解《白马论》,阮裕写了一篇文章给谢安看。当时谢安不能马上理解阮裕的话,就反复请教以求全都理解。阮裕于是赞叹道:“不只是能够解释明白的人难得,就是寻求透彻了解的人也难得!”
    【解答】
    (1)①句意:于是(谢奕)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遣:打发。
    ②句意: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愉悦,便仍然摇船向前。说:同“悦”,愉快。
    ③句意:阮裕写了一篇文章给谢安看。为:写。
    (2)①盘桓:逗留。泛海:坐船出海。戏:游玩。
    ②但:只。言:解释。索:寻找。解人:了解的人。
    (3)从“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能看出谢安小小年纪就善良宽厚;从“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能看出谢太傅从容镇定的性格特征;从“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能看出谢太傅勤学好问的特点。
    四、默写题
    【答案】
    (1)愿为市鞍马
    (2)会当凌绝顶
    (3)草色入帘青
    (4)濯清涟而不妖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木兰诗(《乐府诗集》)
    望岳(杜甫)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游山西村(陆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鞍”的书写。
    (2)注意“凌”的书写。
    (3)注意“帘”的书写。
    (4)注意“濯”的书写。
    (5)由“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疑”的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株形不大,枝条瘦硬,苍灰中洇着烙铁般的红;花呈红色,蔬疏落落;发出淡淡的冷香,②枝杈直、硬、瘦,疏;花纯黄;冷香入骨,③透着骨气,干净,纯洁
    (2)表达了作者对梅孤傲、倔强等品质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狷介特立,不入俗流的人生追求。
    (3)第⑤段写苏州邓尉的梅,它“弥漫三十余里,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人虽畅游其中,但却被梅淹没,丧失了自我。这反衬了干枝梅的疏落,其孑然独立的品质更让“我”喜爱和赞美,也表明作者“人赏梅,而非梅‘淹’人”的欣赏主张。
    (4)示例:第⑫段引用“幽香淡淡影疏疏”,准确地表现了蜡梅疏落、淡香的美好,同时表现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也增添了文采。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记叙文中间段的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第①②段“株形不大,三五枝,屈曲盘绕,纵横倔强。枝条瘦硬,苍灰中洇着烙铁般的红;花,红色,胭脂红,不多,疏疏落落,倒是更彰显出一份孑然而立的傲然清姿”“嗅闻它发出的淡淡的冷香”可概括出干枝梅的外表特点:株形不大,枝条瘦硬,苍灰中洇着烙铁般的红;花呈红色,蔬疏落落;发出淡淡的冷香。由第⑪段“蜡梅的枝权,真难看,直、僵、硬”“它瘦,它硬,它疏”“蜡梅花也好,纯然一黄,金玉之质,那么干净,那么纯洁,仿佛集天地之正色于一身。蜡梅,真香,冷香入骨”可概括出西窗梅的外表特点:枝杈直、硬、瘦,疏;花纯黄;冷香入骨。由第⑪段“疏疏落落中,透着一份骨气,是梅寒之气,是生命之骨”“那么干净,那么纯洁,仿佛集天地之正色于一身”可概括出西窗梅的精神是:透着骨气,干净,纯洁。
    (2)本文通过对倔强、傲然的干枝梅,汪洋似海的邓尉梅,透着骨气、干净、纯洁的西窗梅的具体描绘,从中可看出梅花所具有的孤傲、倔强等品质,作者表达了对梅花这些品质的赞美,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狷介特立,不入俗流的人生追求。
    (3)由“苏州邓尉多梅,‘弥漫三十余里,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很多人畅游其中,也沉醉其中,以为尽得赏梅之乐;可我却认为,这到底是人赏梅,还是梅‘淹’人?当被欣赏的对象,成为主宰者的时候,欣赏者也就‘丧失’了自我”这些语句可知,第⑤段写苏州邓尉的梅。用“汪洋似海”的邓尉梅反衬了干枝梅的疏落,苏州邓尉的梅的孑然独立的品质更让“我”喜爱和赞美,也表明作者“人赏梅,而非梅‘淹’人”的欣赏主张。
    (4)文章中引用诗句,从内容上来说,主要为了突出某个特点或主题;而从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除此之外,还有增添文采的作用。回答本题需要结合例句进行分析。以第⑫段引用“幽香淡淡影疏疏”为例,作者引用此句诗,准确地表现了蜡梅疏落、淡香的美好,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同时也表现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让文章整体上更加具有可读性。
    【答案】
    (1)乔阿姨每天打电话问候邻居,刚开始“我”非常厌倦和不解,直到“我”了解到乔阿姨的家庭变故及她孤身一人的处境,才理解她并十分感动。
    (2)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和思考;②引发“我”疑惑——不满——理解——感动的心情变化;③突出乔阿姨关心别人的美好品德;④达到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3)赞扬关心他人的美德,赞美互相关心的风尚。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阅读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通读全文,筛选主要信息。根据全文内容来看,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我”和乔阿姨,主要事件是乔阿姨每天给邻居打电话,问候邻居。主要情节是一开始“我”对乔阿姨的问候感到厌倦和不解,直到“我”了解到乔阿姨的家庭变故及她孤身一人的处境,才理解她并十分感动。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小说反复叙述乔阿姨给“我”打电话的内容,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我”疑惑,天天都接到这样的电话,打扰了“我”的生活,“我”感到不满,当“我”从同事哪里了解了原委之后,“我”的热泪像泄洪的水般涌出,深受感动。结尾“我”准时给乔阿姨打电话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再次照应题目。同时,“你还好吗”也是对人的关怀,也表现了乔阿姨关心别人的美好品德。
    (3)这篇小说写“我”每天都接到邻居的问候电话,一开始,“我”非常厌倦和不解,直到“我”了解到乔阿姨的家庭变故及她孤身一人的处境,才理解她并十分感动。乔阿姨给邻居打电话进行问候,是这位孤独老人对邻居的关爱,“我”每天主动给乔阿姨打电话,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关心,这篇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情节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赞扬关心他人的美德,赞美互相关心的风尚。
    六、名著阅读
    【答案】
    A
    (2)示例:祥子买了第一辆车后,为了多赚点钱,不顾当时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冒险拉客人去了危险地带,结果被无理的乱兵拉去充军,洋车也被没收了。他跟着军队走了没多久,就趁着大兵打败仗偷跑出来,临走时顺手牵走军队撤退时落下的三匹骆驼,当作对自己丢了车的补偿。
    【考点】
    情节内容
    课内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女主人又很无理,所以祥子只做了四天就不干了。后来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先生是一个非常照顾祥子的人,在虎妞死后,他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因为曹先生被人陷害,被迫离开北平,祥子到夏先生家拉包月。据此可知,祥子分别为杨先生、曹先生、夏先生拉过包月。
    故选A。
    (2)祥子是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祥子为了生存,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车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
    七、综合读写
    【答案】
    示例:但是他并没有看到我们,也没有注意到他头顶的一条大鲨鱼。那巨鲨看到印度采珠人,就像饿狼看到了小羊一般,快速冲向采珠人。我不禁为采珠人担忧。我不能见死不救。当我奋力刺向鲨鱼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救下这个可怜的人。不过幸好有尼德·兰,不然我就会被那可怕的鲨鱼吞了!经过激烈的搏斗,鲨鱼被杀了,我们将采珠人扶上岸。看着他那可怜的样子,我不想让他空手而归,于是我就送了他一包小珍珠,看着他吃惊的表情,我也笑了笑。
    【考点】
    情节内容
    课内名著阅读
    综合读写
    《海底两万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情节内容,既要掌握《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又要符合日记的写作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限制。《海底两万里》中,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莫和教授及船上的水手来到海底去了一个海底采珠场,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在采珠,不料一条凶猛的鲨鱼袭来,尼摩船长为了救采珠人,用匕首和鲨鱼激战。最后,尼德·兰用捕鲸叉刺中鲨鱼的要害,并把采珠人送回小船。根据这一故事情节,续写航海日记即可。
    八、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外表(形、色、味)
    精神
    干枝梅

    倔强、傲然
    邓尉梅
    汪洋似海;白似雪;香气弥漫三十余里
    西窗梅


    相关试卷

    2020-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