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浮力强化(2)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2236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浮力强化(2)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2236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浮力强化(2)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2236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浮力强化(2)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人“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就在神九一飞冲天之际,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4日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本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达到“蛟龙”号潜水器最大设计深度。“蛟龙”号潜水员在进行水下作业,当队员们穿上潜水服在海面下逐渐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增大,浮力减小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2.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所示,此时该瓶内气体密度( )A.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变小3.阅读图标信息判断下面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 A.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4.一只量筒有50毫升的水,当里面放进一木块,木块的三分之二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6立方厘米 B.0.9立方分米 C.12立方厘米 D.9立方厘米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a 物质的密度最大B.三种物质,b物质放入水中可能悬浮在水中C.三种物质,a物质的质量最大D.三种物质,c 物质放入水中将漂浮在水中6.如图,甲、乙、丙是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当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7.“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船受到水()A.向上的托力 B.向下的浮力 C.向左的拉力 D.向右的推力8.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把系统的位置轻轻向下移动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A.向下运动 B.向上运动 C.仍能静止 D.不能确定9.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未破)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则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A.气泡受到的浮力不变 B.水对气泡的压强变大C.气泡内气体的密度变小 D.气泡在水中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悬浮状态10.如图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的情景。已知气球的体积为10m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kg,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g取10N/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 )A.129N B.90N C.39N D.219N11.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小明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如图)。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C.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D.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少有什么关系1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浸没在水中的潜艇模型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浮力不变13.将一边长为 a的立方体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铁块下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如图所示。 在把铁块从图示位置缓慢下沉到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 2a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与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 h的关系图象是( )A. B. C. D.14.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错误的是A.①中甲地在高气压控制下,会有晴朗天气,乙地在低气压控制下,会有阴雨天气B.②中冷水流到P点时,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把热水吸上来,所以Q点出的是温水C.③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D.④中表示鸡蛋所受的浮力方向的是F3 二、简答题15.一木块的质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g=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16.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科研人员在月球上取得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105cm3,测得其密度为0.8g/cm3,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求: (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g取10N/kg)。17.将一木块放在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求:(1)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18.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08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擦干容器外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多少?(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19.有一玻璃瓶,质量10克,当瓶内装满某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40克。当瓶内装一金属块时,瓶和金属块的总质量是90克。若在瓶内先装入该金属块,再加满上述液体,这时瓶的总质量为100克。已知金属块密度是8000kg/m3。求:(1)金属块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 三、填空题20.一条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200m3,油轮受到的 F 浮为________ N。在码头卸下 100m3 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______kg,此时油轮受到的 F 浮为________N(g 取 10N/kg,燃油密度为 0.8×103kg/m3)。21.将一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时,木块体积的2/3浸入水中,此时木块排开的水重是3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N,木块的密度是_____kg/,再在木块上放一个铁块,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放在木块上的铁块重为______N。2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4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ρ乙(选填“>”、“=”或“<”);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小球的密度为______kg/m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乙图中的小球将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参考答案1.B【详解】潜水器在水中下潜的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密度不变,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gV排,因此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潜水器在水中下潜的过程,所处的深度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选B.2.C【分析】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详解】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变大;由于冰水会使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变小,故其密度变大。故选C。3.C【详解】A.由表知,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A项错误。B.由表知,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项错误;C.由表知,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项正确;D.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D项错误。4.D【解析】【详解】木块三分之二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所以木块的体积为:故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5.C【详解】A.由图象可知,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由图象可知,当体积都为2m3 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为1×103kg,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密度较大,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b的体积为2m3时质量为2×103kg,可计算出b的密度为1×103kg /m3;即b物质与水的密度相同,因此放入水中可能悬浮在水中,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题干中没有说明体积大小,故不能确定三种物质的质量大小,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c物质体积为2m3 时,质量为1×103kg,可得c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放入水中将漂浮在水中,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6.D【详解】甲、乙、丙的体积相同,当它们浸没在水中时V排=V物,所以V排相同,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甲、乙、丙所受浮力相同。A. 甲最大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B. 乙最大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C. 丙最大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D.一样大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7.A【详解】船在水里受浮力,即向上的托力,故A正确,B错误;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船向前运动,但船的运动方向未知,所以推力的方向不确定,故CD错误.8.A【详解】原来金属块和小气球悬浮在水中,F浮=G;把系统的位置轻轻向下移动一些,所处的深度增加,由公式p=ρgh知,小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变小,所以气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减小,使得浮力小于自重而向下运动。故A正确。9.C【分析】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判断气泡内气体密度变化,由p=ρgh可知气泡所受压强的变化,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气泡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详解】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气泡内气体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变小;气泡所处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气泡受到的压强不断减小;气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气泡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大;由此可知气泡在水中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上浮状态。故选C。10.C【分析】对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气球所受的浮力与标语及细绳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应是一对平衡力,利用力的平衡知识可求。【详解】气球所受的浮力F浮=ρgV=1.29kg/m3×10N/kg×10m3=129N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重力G=mg=9kg×10N/kg=90N根据力的平衡可得F拉=F浮-G=129N-90N=39N故选C。11.C【详解】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盆子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盆子受到的浮力增大,此实验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多少有什么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B【详解】A、D.潜艇体积不变,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所以只能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将空气推入试管中,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将试管中的水压出试管,试管的重力减小,可实现潜艇上浮。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将试管内的空气抽走,试管内气压减小,外面的水流入试管,使试管重力增大,当试管内水量适当时,重力等于浮力,可实现潜艇悬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考试选B。13.B【详解】当铁块在水面位置开始下沉时,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F浮=ρ水gV排,铁块受到的浮力增大,铁块的重力不变,铁块受到的拉力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减小。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浸没的深度增加,但是铁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水gV排,铁块受到的浮力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选项B符合题意。14.B【详解】A. ①中甲地在高气压控制下,会有晴朗天气,乙地在低气压控制下,会有阴雨天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②中冷水流到P点时,由于P点处较细,所以水的流速大、压强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使Q点出温水,所以热水不是吸上来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 ③中是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因此,④中表示鸡蛋所受的浮力方向的是F3,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1)5N(2)5×10-4m3【详解】(1)木块的质量:m=500g=0.5kg;木块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浮=G=mg=0.5kg×9.8N/kg=4.9N.(2)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由F浮=ρ水gV排得:V浸=V排===0.5×10-3m3.答:(1)木块漂浮时所受浮力为4.9N;(2)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0.5×10-3m3.16.(1)0.084kg;(2)0.14N【分析】(1)知道月壤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2)根据求出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详解】(1)由可得,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答:(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为0.084kg;(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0.14N。17.(1)0.6×103千克/米3;(2)0.8×103千克/米3【详解】(1)ρ水=1.0×103kg/m3,设木块体积为V、重力为G,则:V排水=(1−)V=VV排液=(1−)=V因为木块在水中漂浮,所以F浮=G,所以ρ水gV排水=ρ木gV即ρ水gV =ρ木gV所以ρ木=ρ水=×1.0×103kg/m3=0.6×103kg/m3(2)因为木块在某液体中漂浮,F′浮=G,即ρ液gV排液=ρ木gV即ρ液gV=ρ木gV所以ρ液=ρ木=×0.6×103kg/m3=0.8×103kg/m3答:(1)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2)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18.((1)1×103kg/m3;(2)30g;(3)100Pa【详解】(1)由图可知,当h=4cm=4×10-2m时,p=4×102Pa,液体密度ρ液==1.0×103kg/m3;(2)金属块的重力:G金=m金g=0.08kg×10N/kg=0.8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F′=0.5N,金属块收到的浮力:F浮=G金-F′=0.8N-0.5N=0.3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排=m排g,m排==0.03kg;(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值:ΔF压=G金-G排=G金-F浮=0.8N-0.3N=0.5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值:Δp==100Pa。答:(1) 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2)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0.03kg;(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100Pa。19.(1)10cm3;(2)2g/cm3【详解】(1)金属块的质量为:m金=m总-m瓶=90g-10g=80g金属块的体积为:;(2)金属块缝隙间液体的质量为:m=100g-90g=10g装满时液体质量为:m满液=40g-10g=30g设液体的密度为ρ,根据题意得:解得:答:(1) 金属块的体积为10cm3;(2) 液体的密度2g/cm3。20.2×106 8×104 1.2×106 【详解】[1]油轮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103kg/m3×10N/kg×200m3=2×106N∵油轮漂浮,∴此时油轮重:G=F浮=3×106N[2]卸下燃油的质量:m=v=0.8×103kg/m3×100m3=8×104kg[3]卸下燃油的重力:G油=mg=8×104kg×10N/kg=8×105N卸下燃油后油轮重:G′=G−G油=2×106N−8×105N=1.2×106N∵油轮漂浮,∴此时油轮受浮力:F′浮=G′=1.2×106N21.3 0.67×103 1.5 【详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3N,∵F浮=ρgV排,且V排=V,∴木块的体积:V=V排=×=× =4.5×10−4m3(2)∵木块漂浮,V排=V,∴F浮=ρ水gV排=G=ρ木Vg,∴ρ木=ρ水=×1×103kg/m3≈0.67×103kg/m3;(3)在木块上放一铁块,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4.5×10−4m3=4.5N,∵G铁+G木=F′浮,∴木块受到的浮力:G铁=F′浮−G木=4.5N−3N=1.5N.22.< 1.1×103 不变 【分析】两个完全相同小球的密度相同,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比较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即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下沉、沉入容器底部,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上浮、最终漂浮;图乙中小球漂浮,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据此求出小球的质量;图甲中小球沉入容器底部,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根据求出小球的密度;利用物体的密度是本身的特性(不发生变化),把浮力的表达式和物体重力的表达式代入漂浮条件进行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甲中小球沉入容器底部、乙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因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下沉、沉入容器底部,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上浮、最终漂浮,则有,即。[2]因小球在乙液体中漂浮,则乙中小球受到的浮力------①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②联立①②式,解得图甲中小球沉入容器底部,由可得,小球的体积则小球的密度[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则有因此,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时,而小球和水的密度都没有变化,乙图中小球的位置也就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