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5.14一般应用题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5.14一般应用题全国通用,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体验,思维探索,思维拓展,融会贯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变中求胜 ——一般应用题学习目标: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题意,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应用题多样性,能通过题意选出对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同学们回忆一下,目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专题了?和差倍、平均数、年龄问题(学生众说纷纭)。我们都学过哪些类型的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呢?今天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展示例1例1: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88人,从甲队调8人到乙队,则两队的人数正好相等。甲、乙两队原有人数各是多少?点生读题师:看完题目你得到什么信息?生:两队共188人。师:甲队调8人到乙队,两队人数相等可以得到什么?生:甲队原来比乙队多16人。师:非常好,知道了这些,接下来你会做吗?生:是和差问题。求出乙队原有86人,甲队原有102人。师:同学们多很聪明,当然做完了要记得检验哦!小结: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验算并写出答案。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的运用)展示例2例2: 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比小明大24岁,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师:这是什么类型的题目?生:年龄问题。师: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妈妈和小明年龄的哪些关系?生:知道倍数和年龄差。师:有倍数关系和差,你会做了吗?生:用差倍做。师:没错,不懂的同学不要急,跟老师一起画线段图,你一定就明白了。 生:小明的年龄看作1份,24岁对应的是2份,所以小明12岁。展示例3例3: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两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师:同学们仔细读一遍题目。师:思考一下为什么甲乙二人每天生产的量从700个变成了1020个?生:相差的320个是甲乙多生产的部分,甲多生产100个,所以乙多生产220个。师:说的很对,可能有同学不太理解,我们还是画图来分析(展示ppt)。师:乙的产量提高了1倍,那么乙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生:1倍是220个,所以乙原来每天也生产220个。师:知道了乙原计划生产的个数,甲原计划的个数你会了吗?(点生回答)生:700-220=480(个)。四、融会贯通(知识模型的拓展)展示例4例4:某班三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三人平均分为92分,可是,其中一名同学在抄分时把自己的分数错抄成88分,因此,三人的平均分变为90分。这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师: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生:平均数问题。师:平均数问题中的关系式是什么,还记得吗?生: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师:思考一下是不是平均分变了几分,就表示错抄了几分呢?生:不是,这是3个人的平均分。师:明确这一点,说明大家平均数掌握的都还不错。师:三名学生有几人的成绩发生了变化?生:一个人。师:那么这道题该怎样考虑?生:算出3人本来的总分和抄错的总分,相差的分数就是错抄的同学造成的。师:大家做一下,两次的总分相差多少?生:相差6分。师:6分应该怎么处理?生:抄成88分后平均分变低了,所以正确的分数是88+6=94(分)。展示例5例5:有两根蜡烛,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后,长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短的一根剩下的3倍。两根蜡烛各燃掉多少厘米?师:仔细想想,有什么线索?生:不会做。师:看题目中的每个条件有什么用,可以怎么用?生:知道它们各自的长度,两根蜡烛剩下长度的倍数关系,但好像没什么用。师:想一下,两根蜡烛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后什么是不变的?生:两根蜡烛的长度差。师:没错,知道了差不变,我们还知道什么?生:倍数关系,用差倍做。师:说到这里,我们还是画线段图来说明一下。 师:实线表示燃烧后剩下的长度,虚线表示原来的长度。它们的差不变,所以燃烧后还是相差2cm,那么燃烧后两根蜡烛剩下的长度是多少?试着做一下。生:短蜡烛剩1cm,长蜡烛剩3cm。师:两根蜡烛燃掉的部分多长?生:5厘米。五、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验算并写出答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5.9整数巧算全国通用,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体验,融汇贯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上册3. 三角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体验,融汇贯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5.2乘法原理全国通用,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体验,融汇贯通,第四,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