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1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2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检测时间:60分钟 分值: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6,84)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利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相似C.光导纤维和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答案 A 本题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生活生产用途等必备知识,体现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均可与盐酸发生反应,A项正确;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属于物理变化,臭氧漂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脱色,二者原理不同,B项错误;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汽车点火产生的高温环境使空气中N2O2化合生成NO,汽油的不充分燃烧将造成有毒气体CO的产生,D项错误。审题指导 要注意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对比,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的对比。2.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强氧化性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就可以获得NaClBr2Mg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 C 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故能用于杀菌消毒,A项正确;Mg比较活泼,作原电池负极,起到了保护内胆的作用,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Br-,转化为Br2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3.《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物理小识》中说: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B.青矾宜密闭保存,防止氧化变质C.青矾燃烧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D.青矾厂气可能是COCO2答案 D 青矾是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FeSO4·7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3+SO2+14H2OA,根据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赤色固体可能为Fe2O3,A正确;B,Fe2+容易被氧气氧化,因此青矾宜密闭保存,防止氧化变质,B正确;C,燃烧过程中Fe的化合价升高,部分S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发生转移,C正确;D,青矾厂气SO2SO3,D错误。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液透析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B.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C.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答案 C 血液透析利用了渗析原理,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A项正确;石灰浆为Ca(OH)2悬浊液,虫卵含蛋白质,强碱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把石灰浆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B项正确;KMnO4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它们具有强氧化性,酒精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酒精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项错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物受潮,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D项正确。5.下列材料或物质的应用与其对应的性质完全相符合的是 (  )A.Mg-Al合金用来制飞机壳——合金熔点低B.葡萄酒中含SO2——SO2有漂白性C.SiO2用来制作光导纤维——SiO2有耐酸性D.食品盒中常放一小袋Fe——Fe粉具有还原性答案 D A,Mg-Al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可用来制飞机外壳,与合金熔点无关,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葡萄酒中有少量SO2,用作抗氧化剂,B错误;C,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铁粉具有还原性,放在食品袋中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正确。6.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其相关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人民币票面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B.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答案 D A,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又称为磁性氧化铁,A正确;B,棉花和优质针叶木的原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树脂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C正确;D,假钞中遇碘变蓝的是淀粉,D错误。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硬脂酸钠、氟化钠、纳米粒子都是钠盐B.水玻璃、石油气、王水都是混合物C.短周期中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不是强酸,就是弱酸D.某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该物质一定是碱答案 B A,纳米粒子一般是指直径在1~100 nm间的粒子,不是钠盐,A错误。B,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石油气含有丙烷、丁烷等物质,王水由盐酸、硝酸混合而成,选项中的物质都是混合物,B正确。C,氮的氢化物NH3不是酸,C错误。D,某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该物质有可能是弱酸强碱盐,D错误。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答案 A 漂白粉含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水玻璃是Na2SiO3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A项正确;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乙烯、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2.5×10-6 m=2.5×103 nm,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PM2.5分散在空气中不形成气溶胶,C项错误;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9.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B.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C.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Fe2(SO4)3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 B 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吸收释放出的乙烯,主要是为鲜花保鲜,与补充钾肥无关,A错误;B,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则在牙膏中添加NaFSrF2等均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B正确;C,Cl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生成胶体,不能用作净水剂,C错误;D,植物油变质发生了氧化反应,D错误。拓展延伸 油脂变质的实质是由于油脂中的碳碳双键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水或微生物作用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继续分解,产生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低分子醛、酮或羧酸等,并且会产生哈喇味。10.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该分散系属于溶液C.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 Fe3O4+4H2O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答案 C 氧化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A项错误;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则该分散系为胶体,B项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水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Fe2++2Fe3++8OH- Fe3O4+4H2O,C项正确;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D项错误。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须仔细审题,找出题中关键词,黑色分散系”“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一定是化学变化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全部答案 D 氯化氢溶于水,有旧化学键断裂,但是没有新化学键形成,不是化学变化,正确;氧气变成液氧后从无色变为淡蓝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为电解过程,有新物质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正确;用糯米制酒,有新物质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正确;属于渗析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正确。1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酞菁钴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酞菁钴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B.酞菁钴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酞菁钴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D A,酞菁钴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广泛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A正确。B,酞菁钴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C,酞菁钴的分子恢复了磁性,说明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正确。D,酞菁钴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13.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沉淀、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答案 C A,1 nm=10-9 m,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错误。B,Al(OH)3溶于NaOH溶液,Fe(OH)3不溶,B错误。C,2Fe3++2I- 2Fe2++I2,含碘溶液呈深褐色,C正确。D,Fe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Fe2O3,明矾溶液蒸干、灼烧得到KAl(SO4)2,D错误。解题技巧 首先根据1 nm=10-9 m换算单位,明确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的为胶体,并结合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分析。14.在古丝绸之路,我国商人运出的货物有丝绸,茶叶,白糖,瓷器,纸张,植物油,明矾,金银铜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都属于盐类B.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①都属于蛋白质D.①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答案 D A,金银铜器的主要成分为金属单质或合金,不属于盐类,A错误。BC项中,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的有机物,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茶叶、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植物油中含油脂,白糖、植物油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16)15.(16)NaH2PO2(次磷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近中性,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化学镀银、镍、铬等。一种利用泥磷(P4和少量CaOFe2O3Al2O3CaCl2)为原料制备NaH2PO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P4与两种碱的反应主要有:Ⅰ.2Ca(OH)2+P4+4H2O 2Ca(H2PO2)2+2H2Ⅱ.4NaOH+P4+8H2O 4NaH2PO2·H2O+2H2Ⅲ.4NaOH+P4+2H2O 2Na2HPO3+2PH3Ⅳ.NaH2PO2+NaOH Na2HPO3+H2(1)已知H3PO2是一元中强酸,NaH2PO2    (正盐酸式盐) (2)尾气中的PH3NaClO溶液吸收可生成NaH2PO2,从吸收液中获得NaH2PO2·H2O的操作为            、过滤、洗涤和干燥。 (3)NiCl2NaH2PO2溶液化学镀Ni,同时生成H3PO4和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在温度和水量一定时,混合碱总物质的量与P4的物质的量之比NaH2PO2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2.6,NaH2PO2的产率随的增大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5)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6)过滤2的滤液须用Ag2SO4Ba(OH)2Na2S溶液除去其中的Cl-Fe2+,其中加入的Ag2SO4溶液不宜过量太多,其主要原因是             (7)在工业上,可以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制取磷酸,请写出其阳极反应式:               答案 (1)正盐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2NiCl2+NaH2PO2+2H2O 2Ni+H3PO4+NaCl+3HCl(4)过量的碱将NaH2PO2转化为Na2HPO3(5)CaCO3Al(OH)3(6)过量的Ag+会氧化H2P(7)H2P-4e-+2H2O H3PO4+3H+解析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生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H2P不能电离,NaH2PO2为正盐。(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PH3NaClO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H3+2ClO-+OH- H2P+2Cl-+H2O,从吸收液中获得NaH2PO2·H2O,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3)根据题意,NiCl2Ni元素转化成Ni单质,NaH2PO2为还原剂,P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Cl2+NaH2PO2+2H2O 2Ni+H3PO4+NaCl+3HCl(4)>2.6,说明碱过量,根据反应可知,H2P与过量的NaOH反应转化成HP,次磷酸钠的产率降低,因此NaH2PO2的产率随的增大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过量的碱将NaH2PO2转化为Na2HPO3(5)pH除去Ca2+Al,CO2与碱反应生成C,CCa2+反应生成CaCO3,CO2Al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因此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aCO3Al(OH)3(6)NaH2PO2具有强还原性,Ag+具有氧化性,因此加入Ag2SO4溶液不宜过量太多,否则过量的Ag+会氧化H2P(7)NaH2PO2具有强还原性,电解时,阳极上H2P失电子,所以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时,阳极反应式为H2P-4e-+2H2O H3PO4+3H+  

    相关试卷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 Word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 Word版,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教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散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