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版八年级化学 第二学期达标检测卷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 (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成原子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
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5.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7.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他方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8.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eq \(=====,\s\up7(点燃))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X属于氧化物
C.X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9.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间隔变大
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a+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1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C.②的符号为Al+3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MgF2
12.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D.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14.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4题)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反应物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甲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题(42分)
16.(5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分子________。 (2)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3)氧化亚铁________。
(4)标出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西气东输”输送的气体是__________。
17.(8分)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用途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题)
(1)如图甲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图乙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氮化铝(AlN)是一种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氮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3)氮化铝遇水缓慢反应产生一种白色胶状物质氢氧化铝沉淀和氨气(NH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自来水厂净化河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A.河水
B.蒸馏水
C.生理盐水
D.自来水
(2)通过图中Ⅰ可以除去河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图中Ⅲ加入的漂白粉可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原理是2Ca(OH)2+2Cl2===Ca(ClO)2+M+2H2O,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第19题)
19.(13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如图乙),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___(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例)。
20.(8分)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元素组成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第20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C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实验题(14分)
2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第21题)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9分)
22.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 g,现将75 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是________。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一、1.C 2.B 3.A 4.D
5.D 点拨:石油不是清洁能源且是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B错误;“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C错误;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燃烧不充分,可增大灶具进风口,增加氧气的量,D正确。
6.C
7.A 点拨: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考虑是什么可燃物燃烧,再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不能先用水灭火,A不正确;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B正确;在加油站等场所打电话可能会因产生电火花而引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C正确;空气清新剂和杀虫剂中含有易燃性物质,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D正确。
8.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二氧化硫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二氧化硫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C错误;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eq \f(16×2,16×2+32)×100%=50%,故D错误。
9.D 点拨: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正确;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B正确;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从微观角度分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C正确;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是因为充入了更多的气体,D错误。
10.B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筛选法解答,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逐一筛查。在提供的符号中,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④⑤,①是元素符号,故A错;④中“5”表示每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故C错;⑤中K、Cl、O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3,而元素的质量比不是1:1:3,故D错。
11.D 点拨: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②④的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②的符号为Al3+,C错误;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D正确。
12.C 点拨: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故A错;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错;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故C正确;水的三态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13.A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推理法和举例法相结合解答。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A正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故B错;氧化物必须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C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蓝紫色火焰,而是火星四射,故D错。
14.A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图示分析法解答。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改变,故A错;由图可知,反应物甲、乙两种分子数目比为1:3,且均完全参加反应,故B正确;甲物质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C正确;生成物丙为CO2,丁为H2O,二者都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15.B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实验复现法解答,复现电解水、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分子运动、探究催化剂等实验的装置、现象、结论等。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氧气,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实验能达到目的;B中碳酸钠与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反应后称得的物质质量减轻,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A中溶液变红的现象,可以推测C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C能达到实验目的;D中通过对比,将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二、16.(1)2H2 (2)2OH- (3)FeO (4)eq \(N,\s\up6(+5))2O5 (5)CH4
17.(1)26.98;D (2)-3
(3)AlN+3H2O===Al(OH)3+NH3↑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与粒子结构示意图。(1)根据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与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D。(2)在AlN中Al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3)氮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N+3H2O===Al(OH)3+NH3↑。
18.(1)B
(2)难溶性杂质
(3)活性炭
(4)CaCl2
点拨:(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2)过滤能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图中Ⅱ加入的物质X是活性炭。(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确定物质M的化学式为CaCl2。
19.(1)①元素 ②分子
(2)①4Fe+3O2===2Fe2O3
②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3)①2H2O2eq \(=====,\s\up7(MnO2))2H2O+O2↑;大理石(或石灰石)
②物理变化
(4)①CO ②使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即可)
20.(1)H2O2
(2)供给呼吸(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分解反应
(4)CH4+2O2eq \(=====,\s\up7(点燃))CO2+2H2O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切入法解答。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B元素组成相同,A能生成B,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 C是氧气。氧气的用途有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反应②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反应④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21.(1)2H2O2eq \(=====,\s\up7(MnO2))2H2O+O2↑;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①;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点拨:(1)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eq \(=====,\s\up7(MnO2))2H2O+O2↑;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都是液体和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等。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①,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不合理的是②,因为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计入反应后的总质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22.解:(1)2.2
(2)设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5.5 g
eq \f(100,44)=eq \f(x,5.5 g)
x=12.5 g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2.5g/15g12.5 g),15 g×100%≈83.3%
答: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3.3%。
点拨:根据记录数据可发现,第三次实验中加入盐酸还有二氧化碳放出,并且第三次实验中只放出1.1 g二氧化碳,说明盐酸有剩余,所以在第三次实验中碳酸钙已经反应完,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中盐酸全部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均为2.2 g,所以m的值为2.2;共产生CO2的质量=2.2 g+2.2 g+1.1 g=5.5 g。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量/mL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m
1.1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探究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