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3 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数据采集、数制及数制间的换算
教材内容: 1.3数据采集与编码
适应的课程标准:
1.3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1.4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采集的常见方法
●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一般流程,理解采样与量化的概念
●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计算思维: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装有MS软件和班级讨论区。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据的处理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案例1:浙江省高三采用云阅卷新方式进行试卷批改
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首次启动了网上“云阅卷”平台,将各县(市、区)和市局直属学校共102所学校4万余学生20多万份答题卡回收,集中扫描屏蔽考生信息后推送至各镇区进行分散式网上阅卷,电脑统计分析后形成了各科目总结报告。
据了解,这个智能的“云阅卷”平台今后将与智慧教育城大数据中心对接,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针对考生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质量。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据的处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为后续图像数字化做素材准备。
自主学习(2)
1-阅读文本1.3.1数据采集,了解数据采集的常见方式,结合平时生活,分析比较各种获取方式的效率与数据量。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数据采集的影响。了解互联网、智能手机APP、物联网将是数据产生的最大来源。
知识讲解
(5)
1-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信息的?
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也称为数据,有数值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视频数据等。计算机智能高效地对数字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因此必须将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后,才便于计算机进行传送、存储和处理。数字化的形式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用数字码代表信息数据。
2-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的?
由于二进制电路简单、可靠且具有很强的逻辑功能,因此数据在计算机中均以二进制表示,并用它们的组合表示不同类型的信息。
3-什么是数字化?
计算机最重要的功能是处理信息,如数值、文字、符号、语音、图形和图像等,在计算机内部,各种信息都必须采用数字化的形式被保存、加工与传送。
观看视频:数字化
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建立数字化的概念。
主题探讨
(8)
阅读文本1.3.2 数字化,了解数字化的过程,数字化的概念,了解采样和量化的过程。思考:
1-微信聊天背后的技术解密,微信发送语音的背后是怎样的过程?
2-传统阅卷与云阅卷方式有什么差别?
通过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字化概念,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转换方式。
知识讲解
(10)
信号数据可用于表示任何信息,如符号、文字、语音、图像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归结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
3-模拟音频信号数字化过程: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明白数字化的过程。
自主学习
(8)
1-阅读文本1.3.3数制,了解数的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思考:在生活中,除了二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我们常用的还有哪些进制?
2-进制中的基本概念梳理
数码:数制中表示基本数值大小的不同数字符号。
基数:数制所使用数码的个数。
权值:数制中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数值的大小(所处位置的价值)
3-数一数
在纸上写下表示0~20的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4-进制转换
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找出难理解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梳理知识难点。安排数一数活动,让学生自己数数。再针对具体的例子,进行进制转换的具体运算。
问题研讨
(3)
一台天平在称物时,只允许在天平的一边放砝码.现在给你1克、2克和3克的砝码各一个,下列哪种重量的物体不能在这个天平上称出?
观看视频:一边放砝码问题
问题:将1000个苹果放入10个箱子,要取走1~1000中任意个数的苹果,要求不拆开箱子。应如何装箱?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二进制思想。
课堂小结
(2)
数据采集
数字化
进制间的转换
梳理整堂课的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达到三个目标:了解数据采集的常见方法,能通过互联网采集所需数据、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一般流程,理解采样与量化的概念、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先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常见的数据采集的方法,生活中传感器和互联网的采集方式越来越多,学生感受不同采集方法效率不一样。通过自主阅读文本1.3.2 数字化,了解数字化的过程,数字化的概念,了解采样和量化的过程和原理,引入一个问题与讨论:既然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不再需要模拟信号了?请结合生活实例予以说明(如音频的录制与回放、答题纸的扫描与阅卷等),将抽象的概念和生活实例相联系,让学生能更好的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先阅读文本1.3.3数制,了解数的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再结合生活,思考在生活中,除了二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我们常用的还有哪些进制?然后让学生分别用二进制和十六进制进行数数,再让学生观看进制转换微课,辅以一些练习进行深层的知识理解。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本课知识性内容比较多,在设计时,把核心素养侧重在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方面。
关于信息意识的设计: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让学身感受到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率。
关于计算思维的设计:数制的几个基本概念不够详细;概念枯燥,不容易记忆;在后续的进制转换中会用到专有名词,如:位权、基数、数码、计数规则。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上的关于数制的内容,再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用一个数一数活动,让学生写一写,看看学身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再通过十进制的另外一种表达,迁移到二进制转换到十进制,十六进制转换到十进制的方法。通过微视频学习进制转换,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深入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练习进制转换,和学生一起推理对应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浙教版 (2019)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浙教版 (2019)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学设计,共6页。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3 数据采集与编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