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套教同步讲义+分层作业
- 【新教材】 第1单元 群文阅读1 找寻诗歌源头,品味诗意生活 讲义——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案 1 次下载
- 【新教材】 第2单元 5 阿Q正传(节选) 边城(节选) 讲义——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案 1 次下载
- 【新教材】 第2单元 7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 讲义——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案 1 次下载
- 【新教材】 第2单元 8 茶馆(节选) 讲义——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案 2 次下载
- 【新教材】 第2单元 单元导读 讲义——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案 1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及答案,共16页。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荆棘(jīnɡ jí) 火钵(bō)
碾米(niǎn) 忸怩(niǔ ní)
冰屑(xiè) 麦糟(zā)
团箕(jī) 叱骂(ch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艾eq \b\lc\{(\a\vs4\al\c1(方兴未艾(ài),自怨自艾(yì))) (2)菲eq \b\lc\{(\a\vs4\al\c1(瓦菲(fēi),菲薄(fěi)))
(3)识eq \b\lc\{(\a\vs4\al\c1(熟识(shi),款识(zhì))) (4)炮eq \b\lc\{(\a\vs4\al\c1(炮火(pà),炮制(pá),炮羊肉(bā)))
2.语境辨析法
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二、写对字形
(1)eq \b\lc\{(\a\vs4\al\c1(大yàn(堰)河,yà(揠)苗助长,yǎn(偃)旗息鼓)) (2)eq \b\lc\{(\a\vs4\al\c1(屋yán(檐),shàn(赡)养 ,zhān(瞻)仰))
(3)eq \b\lc\{(\a\vs4\al\c1(天lún(伦)叙乐,lún(沦)落,满腹经lún(纶))) (4)eq \b\lc\{(\a\vs4\al\c1(辉huánɡ (煌),huánɡ (惶)恐,彷huánɡ(徨) ))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漂泊·飘零
都有“生活不安定”的意思。
“漂泊”本义指随波浮动或停泊。用于船只,如渔船在江面上漂泊。
“飘零”本义指坠落、飘落。用于树叶、花瓣等,如落花飘零。
“漂泊”与“飘零”在比喻义上的区别是语义轻重不同:“漂泊”语义较轻,指的是生活不够稳定的状态;而“飘零”语义较重,指的是生活失去依靠的状态。
2.明确词义
(1)天伦叙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
(2)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心里慌乱。
(3)大红大绿:指颜色浓艳。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扭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běn)的炕凳,我吃着碾(zhǎn)了三番的白米的饭,但,我是这般忐忑不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扭—纽 (běn)—(bō) (zhǎn)—(niǎn) 忐忑不安—忸怩不安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________,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
A.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B.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C.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D.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A [根据题意,横线处讲的是大堰河死后的“处境”,按照人死后埋葬的顺序来展开,应该先是棺材,其次是埋葬的土地,最后是祭奠的纸钱。]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分残缺,应在“对给大堰河”前加“抒发了”。
[资料链接]
卓越的民族诗人——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狱中从事创作活动。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自传性抒情长
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抗战时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创作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控告这些手无寸铁的青年“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艾青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大堰河”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了这首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自由诗
诗体的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其创始人,他的诗歌《草叶集》,就是用自由诗体的形式写的,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也流行这种诗体。艾青的许多诗歌,长短不拘,形式不论,也属自由诗的范畴。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0年7月,该组织在上海创立,简称“美联”。该联盟以时代美术社为基础,由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艺专、中华艺大等校及白鹅绘画研究所组成,主任许幸之,副主任沈西苓,总干事于海,选许幸之、沈西苓、于海、胡以撰等9人为执行委员,接受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通过飞行会、散发传单、秘密印刷画报及宣传画等方式进行宣传。1936年春,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停止活动,不久“美联”解散。
[文本鉴赏]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展现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宽厚善良 ②悲惨写照
任务一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1.诗歌第四节的首尾着力描写“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其中又为什么要运用“在你……之后”这样八个修饰语?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细节描写的作用:“厚大的手掌”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表现了大堰河的善良和慈爱。②排比句式:诗人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加强了语势,强化了情感,表现了大堰河的日夜操劳,表达了“我”对她的赞美与同情。
2.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请分析这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构成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洗菜、喂猪、做饭、晒豆和小麦……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本分。
3.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发情感。请找出文中的一些对比,简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诗歌最后两节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直接抒情。表达效果:运用八个“呈给……”的句式,形成排比,强化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和赞美之情。以“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样的诗句,抒发了对像大堰河般的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升华了主题,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任务二 鉴赏诗歌形象
5.有同学认为,与其说诗中的大堰河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旧中国农村妇女,不如说她是一个逆来顺受甚至有些愚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她是一个反抗性不强的、逆来顺受的、有些愚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首先,她在家庭里逆来顺受,丈夫平时总是打骂她,但她还是靠出卖乳汁养活这个家。其次,她是地主压迫、剥削的对象,但她对这种压迫和剥削并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总是“含着笑”,去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事。甚至想吃乳儿的婚酒,想娇美的儿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真有点痴人说梦。
(观点二)她是一个乐天安命、质朴乐观、慈爱博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含着笑”去做每一件事,表现出她的乐天安命、质朴乐观;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表现出了她慈爱的性格;她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深爱着自己的乳儿,这表现出了她的博大胸怀。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荫(yú)
浮藻(zǎ) 沉淀(diàn)
撑着(chēng) 长篙(gā)
漫溯(sù) 斑斓(bān lán)
笙箫(shēng xiā)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泥eq \b\lc\{(\a\vs4\al\c1(软泥(ní),泥古(nì))) (2)似eq \b\lc\{(\a\vs4\al\c1(似的(shì),相似(sì)))
(3)载eq \b\lc\{(\a\vs4\al\c1(满载(zài),记载(zǎi))) (4)悄eq \b\lc\{(\a\vs4\al\c1(悄悄(qiā),悄然(qiǎ)))
2.语境辨析法
向更(gèng)远处行进,还有三十多里,这时已是半夜三更(gēng)了。
二、写对字形
(1)eq \b\lc\{(\a\vs4\al\c1(云cai(彩),兴高cǎi(采)烈)) (2)eq \b\lc\{(\a\vs4\al\c1(róu(揉)碎,杂róu(糅)))
(3)eq \b\lc\{(\a\vs4\al\c1(长gā(篙),艾hā(蒿))) (4)eq \b\lc\{(\a\vs4\al\c1(漫sù(溯),shuò(朔)风))
(5)eq \b\lc\{(\a\vs4\al\c1(斑lán(斓),lán(谰)言,波lán(澜)))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沉淀·积淀
都含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
“沉淀”指凝聚、积累,既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积淀”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经验等抽象事物。
2.明确词义
(1)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2)斑斓:灿烂多彩。
[语言运用]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带来
③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B [第一处前面一句的主语是“诗人”,此句未完,后面一句的主语仍然是“诗人”,因而要选①句;第二处根据后面紧跟的两句话的中心词都是诗中的意象,因而选④;第三处前面是所列词语,后面应该说这些词语的作用,所以此处的主语应该是这些词语,所以选⑥。]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所写的,它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深受读者喜爱。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式杂糅,可以删除“的作者”或“所写的”。
[资料链接]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社”代表作家。1918年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深造,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与闻一多、朱湘等倡导“格律诗”写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死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云游集》。
本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葱绿色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诗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的新月诗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的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文本鉴赏]
诗人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离愁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青荇 ②笙箫
任务一 体会节奏韵律,感悟诗句内涵
1.这首诗押什么韵?如何用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每节押韵,韵脚是: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用韵时,是逐节换韵,有一种音乐的旋律美。
2.这首诗使用了很多叠词,把它们找出来,感受一下叠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用的叠词有:轻轻、油油、悄悄。第一节的三个“轻轻”,实写只身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油油”写出了“青荇”在水中随水摇动时的自然,和水流过叶片时的流畅,写出了水波的清澈、细腻,充满了柔情蜜意,有一种质感美。“悄悄”在第六、七节出现,渲染了一种轻柔静谧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眷恋和热爱,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3.《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问主要是让我们了解诗作的结构形式和修辞特色对于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我们领会重叠反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唆,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的情绪始终缭绕心头。
任务二 鉴赏诗歌情感
4.《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星辉以及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些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任务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5.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②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整齐,四行一节,每一行的排列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见美。③绘画美:诗歌具有画面感,用词上,讲究色彩的运用,如“金柳”“艳影”“青荇”“彩虹”等词充满色彩感,如一幅美丽的画面。
任务四 比较鉴赏
6.试比较《大堰河——我的保姆》与《再别康桥》风格上的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全诗不押韵,但有多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②《再别康桥》在形式上注重诗歌章节的严整,节奏的鲜明,韵脚韵律的和谐,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用词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诗歌的画面感,如“金柳”“青荇”。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排比手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成功地运用了排比手法。如第4节的8个排比句,一方面具体地叙述了大堰河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歌颂了她任劳任怨的品格;另一方面,表明了她在劳动的同时,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
2.写法指导
运用排比手法“五技巧”
(1)连续设问成排比。这种方法结合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通常以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问答中,层层深入,加强文意。如:
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会欢笑。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习,要奋斗,要追求,我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一起用真情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经过我们的奋斗和追求,我们的梦一定会实现。
(2)巧设博喻成排比。这种方法结合了博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针对同一事物,连续设喻,以求穷形尽相,生动活泼。如: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
感动犹如纤纤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3)同类连缀成排比。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同类词语进行加工,形成排比形式。如:
我们都来选择和气,以和待人吧,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
跌倒时,它给人们阳光般的援助;
迷惘时,它给人们星光般的鼓励;
失落时,它给人们清风般的慰藉;
无助时,它给人们波涛般的勇气。
(4)连续假设成排比。这种句子一般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假设中往往又有对比的因素。如:
也许你是一件烧制失败、一出世就遭受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彩,没有精致的花纹,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泥坯变成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又亮丽,你应该因此而欣慰。
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千百年地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该自豪:长久地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的半点目光和惊叹,但只要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5)物类变换成排比。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类的变换形成排比,这些物类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景物。如:
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的家园。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的家园。
鸟儿喜欢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的家园。
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
3.迁移运用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母爱”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疾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母爱就像一把扇子 在炎炎烈日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 母爱就像一座灯塔 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亮起一束指引的光芒
[素材采撷]
一
1.素材积累
让感恩走进心灵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献给“母亲”的颂歌。诗人以自己的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她深挚的怀念和由衷的崇敬、赞美之情。透过诗中有关大堰河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情感的力量。
【应用角度】 “感恩”“孝道”“母爱”等。
2.素材应用
落叶从空中盘旋落地,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子女尽孝于年迈的父母,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子女对养育他们的父母的感恩。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和谐的社会;因为有感恩,才会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恩不仅造就了艾青的诗人之名,更让我们对感恩有了更深的感悟: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着。
二
1.素材积累
情感守护
《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了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诗人的精神家园是康桥,康桥时期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诗人心中的天命。因此诗人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诗人一生的诗文中,诗人正是用《再别康桥》表达自己对康桥情感的守护的。
【应用角度】 “离别、离情”“守护美好”“诗意的生活”等。
2.素材应用
守护心中的美好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美好,那么康桥就是徐志摩心中的美好所在,虽然也有一丝哀愁,一丝忧伤。康桥,留下了徐志摩太多的回忆和牵挂,不知康桥属于徐志摩,还是徐志摩属于康桥,外人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正如我们不知是屈原属于汨罗江,还是汨罗江属于屈原一样。不过我们却知道,这份美好一定值得珍惜,值得守护。所以屈原在“举世皆浊我独清”时,“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浅唱低吟,信步江边,怅忆平生;陶潜在看透官场污浊时,种豆于南山之下,虽芳草萋萋,豆苗稀少,他却依然乐此不疲。心中的美好,或许是一份想念,或许是一种信念,或许是其他支持自己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都守护好自己心中那份美好,唯其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才会一路灿烂。
1.[先贤语录]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知行启迪]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只有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才可以得到安定。
2.[先贤语录]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知行启迪]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对比内容
表达效果
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
揭示了黑暗社会的不合理,激起读者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我”在家里的“新客”地位与在大堰河家里所受的爱抚
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亲疏与爱憎
美丽的梦境与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与死后的凄苦悲凉
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有力地揭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导学案,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