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01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02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题
    一、文言文阅读
    1.课外阅读练习。
    伯牙绝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②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遽契其舟,曰:“___________。”舟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剑不行,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
    3.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读完这个小故事后,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上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文中的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2)把文中带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保持不变。
    登时:___________
    (3)①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选出来。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②如果此时严监生还能说话,他会说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m]
    (4)读完这段文字,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上文内容简单写出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胡: ____________.
    皆: ____________.
    此: ____________.
    居:_____________.
    归: _____________.
    十九:____________.
    5.用“/”将本文划分层次(在原文划分)。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7.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②乘轩冕:乘车。
    8.写出句子大意。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9.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一个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正确的停顿处用“/”断开,并在文后的横线上写出与文段相对应的成语。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成语:______________
    12.句子乐园:翻译下面一段古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6.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1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D.路转溪桥/忽见
    18.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阅读训练营。
    (一)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 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19.解释字的意思。
    (1)识:_______________ (2)欲:_______________
    20.翻译下列句子。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 )。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2)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来源:学.科.网]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22.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3.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暮:____________ (2)闻:_____________ (3) 善:_____________
    24.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25.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26.在括号里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27.解释题目的意思
    28.翻译下列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学斋规(节选)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①几(jī jǐ)案②,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③书册,详缓看字,子细④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à dǎ)一字。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整顿:整理。 ②几案:书桌。 ③对:正对。 ④子细:同“仔细”。
    31.用“√”选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2.下面的句子,每个分句如果都作一次停顿,该如何停顿?在没有画停顿线的分句中画上 “/”。
    凡/读 书,须 整 顿 几 案,令 洁 净 端 正,将 书 册 齐 整 顿 放,正 身 体,对 书 册,详 缓 看 字,子 细 分 明/读 之。
    3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请用两个成语来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35.读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叶如桂,冬靑;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1)这句话介绍了荔枝的叶子_____、_____、_____。
    (2)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画出。
    37.文章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荔枝的特点。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由内到外
    38.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 )这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9.解释加点的词
    40.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下面语句。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等⑤。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③南郭处士:南郭先生。④说:通“悦”,喜欢、高兴。⑤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⑥湣(mǐn)王:齐国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
    4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 )
    ②好一一听之:( )
    4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43.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课文精彩回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在音节下面标出)
    思援弓缴(jiǎ zhuó)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ù)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非然也 (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5)根据下面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只听弈秋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①匠伯:即匠石,②杙(yì):小木桩,用来系牲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絜之百围 絜:丈量
    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 辍:中止
    C.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适河 适:适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也而有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几死,乃今得之 而后乃今将图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都因想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写出文中“其”分别具体指什么?
    A.自己 B.黄雀 C.螳螂 D.树 E.蝉
    其: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 ( )组。
    ①间断 亲密无间
    ②假日 不假思索
    ③号召 风号浪吼
    ④勉强 坚强不屈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组。
    ①绝妙 舍己救人
    ②催促 束手无策
    ③陌生 无价之宝
    ④来历 呼风换雨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辩斗( )
    日中( )
    探汤( )
    知( )
    48.这段话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同时我们要像孔子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9.这两个小孩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
    50.解释下列两句话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①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②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③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解析】(1)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掌握。“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是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与“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含义形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意为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2) 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的意思为来时多么欢乐, 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 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注意平时对词组含义的积累与识记。“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意思为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 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3)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意思正确即可。
    2.【答案】
    (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意思对即可。
    3.【答案】(1)儒林外史
    (2)立刻
    (3)①B ②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了。
    (4)极其吝啬、爱财如命、守财奴(其一即可)
    严监生即将咽气之时.还惦记着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怕浪费油。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他吝啬之极。
    【解析】(1)《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2)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
    (3)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按内容来分,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4)“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4-7【答案】
    4.胡: 胡人(的住地)
    皆: 全;都
    此: 代词这
    居: 停止;休息;止息
    归: 回去
    十九:十分之九
    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7.(1)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道术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同学们解释词语的能力。
    5.试题分析:略
    6.试题分析:课内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同学们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同学们会很容易答出此题。
    7.试题分析:略
    8-10【答案】
    8.管宁继续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放下书,出门去看车。
    9.①锄菜遇金;②读书观车。
    10.管宁是一个不贪金钱、不羡慕有钱人,懂得好学习、慎交友的人。
    【解析】
    8.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关键词的准确把握,贵在突破难点,本句难在“故”与“废”字的正确理解,应该分别是“原来”和 “放下、中断”的意思。“宁”与“歆”分别是指管宁与华歆。这样就能很容易理解全句的大意了。
    9.试题分析:全文的大意是: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文中的一个“又”表明短文写了两件事。理清大意后,就会很容易理解前面写的是锄菜遇金之事,后面写的是读书观车之事。
    10.试题分析:本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管宁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看到金子以及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丝毫不为所动。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毅然与华歆割席断交。从中可见管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性淡气清、爱憎分明、鄙弃世俗的性格特点。
    11.【答案】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百姓中有个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着跑,可是钟大背不动;就用槌子来砸毁它,钟况况地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到响声来跟自己抢钟,就急忙堵住自己的耳朵。”来划分节奏。
    12.【答案】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清代彭端淑《为学》中的话语。彭端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他对“聪与敏”、“昏与庸”这些先天条件的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13-15【答案】
    13.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冲垮了他家的墙。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14.是因为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因为儿子是自己的,关系亲近,而邻居跟自己关系疏远,再说儿子是财产权的共同受益人和继承人,所以儿子显然缺乏盗窃的合理利益动机。
    15.如果对富人发表感慨可以是:富人,你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亲近还是疏远,而且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对于邻人:你说话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说的话对还是不对,同时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解析】
    13.试题分析:智子疑邻,成语典故,是出自《韩非子·说难》。其中“智”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雨”的意思是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古代运用很多的一个字。“坏”的意思是毁坏。“筑”的意思是修补。“亡”的意思是丢失。“甚”的意思是很。“而”在这里表转折,意思是却。“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14.试题分析:富家被盗的原因可以从文章“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句子中
    理解。“其家甚智其子”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之常理来分析、推断。
    15.试题分析:这篇文章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如果心存私爱,偏信偏听,就听不进别人有益的忠告,反而会把提出忠告的人当成损害自己的人。所以对于富人和邻人而言,个人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体现了。
    16-18【答案】
    16.上阕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17.A
    18.D
    【解析】
    16.试题分析: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本词要运如下方法:想像风景,再现图景,品意境。所谓想像风景再现图景,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根据上阕的意境,借助注释把词句解释再加以描绘。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17.试题分析:A句意思是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天外”),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因此,A句的节奏划分应为:七八个星/天外。B句意思是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C的意思是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D的意思是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古代诗词朗读的节奏强调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而A中“星天外”,应该划分成“天外”却划分成“星天”,这是明显的节奏错误。
    18.试题分析:这首词反映的是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19-22【答案】
    19.(1)认识,了解(2)想
    20.(1)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2)这是因为不知道硬要装作知道。
    21.(1)B (2)B
    22.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说不定这个你不会的问题也因此弄清楚了呢。
    【解析】
    19.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欲”是“想要”的意思。
    20.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话注意“非”是“不是”的意思,“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并”是“一起”的意思,“以”是“用来”的意思;翻译第二句话注意“坐”是“因为”的意思。
    21.试题分析:第(1)小题“北人食菱,并壳人口”是因为北方人不懂的怎样吃菱角,所以连壳一起吃,而并非“连壳吃可以清热”。第(2)小题被人的回答暴露了他的无知,而并非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要人物的观点看法。仔细阅读全文并能流畅翻译。“北人”不懂得如何吃菱角,却不懂装懂,最终闹出了笑话。从他的性格的角度来谈看法即可。
    23-25【答案】
    23.(1)傍晚,此指晚了。(2)听说。 (3)很好。
    24.略
    25.学习要趁年少,否则年事已髙,再学就难了。
    【解析】
    23.试题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恐已暮矣”的意思是,恐怕已经晚了。“暮”的本意是傍晚,这里是“晚”的意思。“闻”在文言文里的常用义是“听说”。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这句话的意思是,臣子哪敢戏弄君主?
    25.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对文言文意义及比喻句作用的分析。这三个比喻的意思是,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它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读书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作用,告诉我们,必须抓住少年这一重要、有利的学习时间,否则等年龄大了,学习就费力了。
    26-30【答案】
    26.hà zá kuī
    27.叶公喜欢龙。
    28.(1)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 酒杯上刻着龙。(2)于是,天上的龙听说了就飞下来,把脑袋伸进窗户里,将尾巴拖到大厅中。
    29.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30.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解析】
    26.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字词读音的掌握能力。
    27.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便可正确回答。
    28.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便可正确回答。注意以下字的翻译, 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闻:听说。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窥: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窗户。施:延伸,同“拖” 堂:厅堂。
    29.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便可正确回答。
    30.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大小,只要平时多读寓言故事就不难作答。
    31-34【答案】
    31.jī dǎ
    32.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33.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解析】
    3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意义来判断读音。“几案”的意思是书桌,“几”在表示小或矮的桌子这一意思时应读jī;“不可倒一字”意思是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倒”的意思是对调、颠倒,所以读dǎ。
    32.试题分析: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端正身子,面对书册,详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此题要注意将状语与谓语中心语隔开,动词与宾语隔开。
    33.试题分析:学习古文,不仅是了解掌握古文的字词和一些写作方法,更要从古文中的汲取思想精神方面的营养。“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这句话强调了专心读书的重要性。成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都能表达这个意思。
    3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拓展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情况。与读书有关的名言有很多,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来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5-38【答案】
    35.略
    36.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二三日者云。
    37.A
    38.B
    【解析】
    3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仔细读句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青色的;花像橘子的花,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从中可以看出主要介绍荔枝的叶、花、果实。然后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体验,仿写句子,描写一种植物,注意也从叶子、花、果实几方面进行描写。
    3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目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全文,用现代汉语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看出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中指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不识荔枝的人或认识荔枝较浅的人介绍荔枝。可以用最后一句话作答。
    3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属于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作者介绍荔枝,先写整体的特点,再介绍每一部分得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
    3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作者形象生动地介绍荔枝,运用了许多的比喻句。比喻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如“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都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9-40【答案】
    39.箝:钳住; 喙:嘴; 曰:说; 亦:也
    40.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用死蚌肉吃。
    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解析】
    39.能够把课文与课外古文的字词相连接,很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40.由课文中鹬鸟与河蚌的对话可得出。
    41-43【答案】
    41.①让;②喜欢
    42.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他喜欢一个一个吹。
    43.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者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
    【解析】
    41.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识记能力。
    42.译能力。
    43.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仔细阅读问答,围绕课文内容进行
    44.【答案】
    (1)《孟子·告子》 孟子
    (2)专心致志
    (3)zhuó√ yú√
    (4)教导 这样 拉开 智力智慧
    (5)惟弈秋之为听。
    (1)在学习上只能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解析】
    (1)次试题需要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察同学们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3)略
    (4)本题考察同学们对课文书下注释的理解与识记。
    (5)本题考察的就是同学们对语句的翻译。
    (6)本体考察的是同学们对本文主旨的掌握程度与理解。
    45.【答案】(1)D (2)B (3)A
    【解析】(1)适:解释为“到”“往”。
    (2)前为语气词,表强调;后为代词,他的。A项为动词,到。C项语气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D项为副词,才。
    (3)文中师父不屑一顾,但徒弟看了个够。
    46.【答案】(1)D E C B A A
    (2)①
    (3)④
    【解析】(1)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2)选项2假jià日、不假jiǎ思索;选项3号hà召、风号há浪吼;选项4勉强qiǎng、坚强qiáng不屈。
    (3)选项4中“呼风换雨”应为“唤”。其余选项书写都正确。
    考点:(1)字意(2)多音字辨析(3)生字书写
    47-50【答案】
    47.争辩 中午 把手伸进热水里 知识渊博
    48.勇于探索 实事求是。
    49.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
    50.这不是离得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解析】
    47.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理解能力。可以结合课文注释来分析。
    4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意思对即可。
    49.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答案由原文可知。
    50.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课文注释来分析。
    相关试卷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5童话、寓言类文章的阅读: 这是一份【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5童话、寓言类文章的阅读,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闹天宫,我会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课外类文阅读,课文内容精彩回放,精彩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天使的失误,快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3状物类文章的阅读: 这是一份【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3状物类文章的阅读,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有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有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精品】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7文言文的阅读(24页)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