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玉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四)
展开2021年玉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四)
(9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C )
A.W B.V C.A D. Ω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可以继续下去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加油机在空中给“歼-10”战斗机加油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C )
A.“歼-10”战斗机
B.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C.地面上的房屋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2020年初,无锡一家企业自主研发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移动通讯系统信号收发的核心器件,实现了5G核心器件“无锡造”。其中5G信息的传递是依靠( B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5.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非常严重,某同学每天都会测体温,有一次他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甩,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该体温计显示的结果应该是( B )
A.36.5 ℃ B.39.7 ℃
C.76.2 ℃ D.无法读数
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C )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9.如图所示,共享单车已在无锡普遍使用。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当单车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单车在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受到非平衡力
D.如果在骑行过程中,单车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单车会慢慢停下来
10.一小孩在公园里玩滑梯,其下滑速度越来越大。关于小孩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11.“珍爱生命、科学防治”,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先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
C.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立即泼水救火
D.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低头弯腰迅速离开现场
12.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最小的是( B )
13.用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提起同一物体静止不动,其中OA=2AB,忽略装置自身的重力和摩擦,所需拉力F最小的是( A )
14.如图所示的下列四个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图甲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由图乙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图丁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15.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 Ω
B.电源电压为9 V
C.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6 Ω
D.此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为13.5 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_紫外线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17.如图所示为民间的拔火罐,玻璃罐能够紧紧吸附在人身体上是利用了__大气压__的知识,__托里拆利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8.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__做功__冲程,此过程中是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改变燃气的内能。
19.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600 N的同学在做俯卧撑,A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为__360__ N,方向__竖直向上__。
20.如图所示,新型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其原理是:当交变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就能产生电流,通过“磁生电”来实现充电。该现象的原理是__电磁感应__,运用此原理制成了__发电机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21.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5 V,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 V,则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9.6__W;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L的功率为1.2 W,此时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__30__ Ω。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2题4分,第23题4分,第24题5分,第25题6分,共19分)
22.(1)如图甲中,重为C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
(2)在如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答:
2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倒立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4.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根据同学们学过的二力平衡知识,就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压力大小__有关。在图丁中画出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的示意图。
答:
(3)小明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戊所示,在1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12__N。
2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10 V。已有的5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0 Ω、30 Ω、40 Ω、50 Ω、60 Ω。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交叉)
答: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电阻R__断路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在实验中,先接入阻值为20 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接下来用30 Ω的电阻代替20 Ω的电阻做实验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上一位置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滑动。
(4)为了完成实验探究,依次将剩下的3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图乙的电路中,替换前一次接入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器的滑片P至合适位置,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R的倒数,以电阻的倒数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I-图线,如图丁所示。由I-图线可初步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倒数成__正__比;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反__比。
(5)上述实验中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15__Ω。
四、综合应用题(第26题6分,第27题8分,第28题10分,共24分。计算题的解析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6.如图甲所示,某科考船满载时排水量为3.5×103 t,在某段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是双曲线,如图乙所示。求:
(1)科考船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2)请根据图乙所示规律计算,科考船航速为20 km/h时受到的牵引力;
(3)在该段航行中,科考船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
解:(1)因为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水的质量,所以科考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3.5×103×103 kg×10 N/kg=3.5×107 N。
(2)由图乙可知,科考船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是双曲线的一条,所以有:F1v1=F2v2,则科考船航速为20 km/h时受到的牵引力:F2===
6×105 N;
(3)科考船在该段航行时功率不变,根据P===Fv可得,科考船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W=Pt=F1v1t=6×106 N×(2×) m/s×60 s=2×108 J。
27.如图甲是电子秤的原理图(图中压力表是用电流表改装的)。已知电源电压为24 V,电阻R0=60 Ω,压力传感器Rx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400 N,压杆与压力传感器的接触面积是2×
10-4 m2(托盘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1)求该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当压力为200 N时,由乙图可知压力传感器Rx的阻值是多少?
(3)当压力为200 N时,通过R0的电流为多少?R0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解:(1)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p===2×106 Pa;
(2)由乙图知,当压力为200 N时,压力传感器Rx的阻值是180 Ω;
(3)由甲图知,R0与Rx串联,所以当压力为200 N时,通过R0的电流:I0=I====0.1 A;
R0消耗的电功率:
P0=U0I0=R0=(0.1 A)2×60 Ω=0.6 W。
28.如图甲所示,将边长都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A和B用细线(质量忽略不计)连接在一起,放在水中,A和B恰好悬浮在水中某一位置,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 cm,B下表面距容器底6 cm。当把细线轻轻剪断后,物块A上升,物块B下沉,最后A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且A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B沉到容器底后静止(物块B与容器底不会紧密接触),如图乙所示。(A和B都不吸水,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甲图中物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物块A的密度;
(3)图乙中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4)物块B从图甲位置下落到图乙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对物块B做的功。
解:(1)甲图中物块B下表面水的深度:
hB=h-h′=40 cm-6 cm=34 cm=0.34 m,
物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B=1.0×103 kg/m3×10 N/kg×0.34 m=3.4×103 Pa;
(2)乙图中A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由题意可得,GA=F浮,则结合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AVAg=ρ水gVA,解得ρA=×ρ水=×1.0×103 kg/m3=0.6×103 kg/m3;(3)A的体积VA=(10 cm)3=1 000 cm3=1×10-3 m3,A的重力GA=mAg=ρAVg=
0.6×103 kg/m3×1×10-3 m3×10 N/kg=6 N;甲图中对A、B受力分析,可得,GA+GB=
F浮=ρ水g×2 V,6 N+GB=1.0×103 kg/m3×10 N/kg×2×1×10-3 m3,则GB=14 N,
图乙中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B-FB浮=14 N-1×103 kg/m3×1×10-3 m3×
10 N/kg=4 N,
图乙中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400 Pa;
(4)物块B下落的高度h′=0.06 m,
则重力对物块B做的功:
W=GBh′=14 N×0.06 m=0.84 J。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六):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六),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七):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七),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六: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物理化学试卷(六,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