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高考22届历史】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展开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一、单选题
1.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共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有规律地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 )
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 B.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C.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 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
2.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夏后氏在地方上分封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夏的君主后与其他方国部落首领是君主(册封者)与诸侯(受封者)的关系,夏的君主一跃成为“诸侯之长由此可知,夏朝( )
A.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到成熟国家的转变 B.统治的区域和官僚机构已经初见规模
C.诸侯之间的部落联盟关系已彻底消失 D.以分封制为框架的国家制度雏形出现
3.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4.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 )
A.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B.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C.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
D.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
6.《商君书•垦令篇》说:“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据此可知,商鞅旨在( )
A.打击贵族势力,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发展,维护小农经济
C.奖励开垦荒地,按人口征赋税 D.废除井田制度,保护土地私有
7.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9.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行郡国并行制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10.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建张楚政权,“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它极具号召力,其后赵、齐、燕、魏等地纷纷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举兵响应。“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下列选项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 B. 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
C. 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 D. 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
11.秦汉的历史经历了由统一、分裂到重新统一的过程,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郡县制因秦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其后分封制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因而在迈向单一郡县制的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材料旨在论证( )
A.郡县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B.汉初实施郡国并行的合理性
C.秦汉由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 D.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2.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据此可知,汉代“举孝授官”( )
A.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B.促使了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13.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据此可知( )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1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二、材料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股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整个领土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求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材料三 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十任天子周厉王发生“国人暴动”时,西周已基本上稳定了200余年。西周是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为什么呢?
(1)材料一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为什么200年没有出现诸侯分裂和政局动荡的局面?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可知是我国早期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事、传递信息的媒介,故A项正确;甲骨文的出现是汉字体系成熟的表现,而不是原始文字,故B项错误;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还处在图形文字阶段,而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形成了汉字,故C项错误;原始文字是信息的载体,不是无意义的涂鸦,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官百”“分封”“是君主(册封者)与诸侯(受封者)的关系”“诸侯之长”等表明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已经进行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初步建构,即以分封制为框架的国家制度雏形 出现,D项正确。夏朝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A项错误,排除;分封诸侯属于血缘政治而不是官僚政治,B项错误,排除;C项中的“彻底消失”与史实不符,排除。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政治制度,难度较大。从材料中“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的信息可以看出,商朝作为盟主与所属方国之间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王权与神权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平等”不符合史实,商王是盟主,与所属方国首领地位不同,排除;商朝时期,中央对方国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可知,中国古代有较为完备与成熟的制度,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可知,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可知,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以创立并发展,较早进入成熟阶段,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可知,此时农业技术并不成熟,农业管理也不完备,故④错误。综上,选择C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应该是在秦朝,故A 项错误;题干中提及的是“天下九州”观念取代“华夷之辨”, 体现了华、夷的融合,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宗法制的动摇, 故C项错误;据题干中“‘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 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可推知战国 时期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由材料可知,贵族收入高并且食客众多,这既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农业发展,故商鞅下令按照食客数量加重征收贵族的赋税,这就迫使这些食客去务农,故选A项。
B.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商业发展的限制,排除B项。
C.材料没有涉及奖励开垦荒地的举措,排除C项。
D.材料没有涉及井田制度的废除,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孔子主张“贵贱有序”“爱有差等”并没有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以血缘亲情为基点,强调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使礼制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相适应,而不是为了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故B项错误,C项正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墨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原有的社会秩序亟需重建,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各家学说分别提出了不同主张。儒家倡导恢复礼乐秩序以治国;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认为是因为过分强调“礼”导致了“忠信薄”和社会动荡;法家主张以“法”管理国家,原有社会秩序的瓦解是导致材料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本质原因,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项正确;宗法制的瓦解与皇帝制度的确立无关,B项错误;实施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材料中没有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的信息,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信息“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说明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故排除B;
材料信息“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说明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排除C;
材料信息“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说明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
是秦单一的郡县制易“崩溃”,项羽分封同样“为历史所否定”,郡国并行体制就是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过渡性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故选B项;A、D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A、D两项;材料强调的重点是“过渡性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的合理性,而非从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故排除C项。
12.答案:D
解析:“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据材料“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可知,材料体现了儒学对政治的影响,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故D项正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已经步入政治舞台,排除A项;“举孝授官”无法体现社会实现公平公正,排除B项;“举孝授官”与官僚队伍的廉洁性无关,排除C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一的王朝,所以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因此答案为C项;依据所学可知虽然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但并未完全消亡,A项错误;宋代重视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丝路日益衰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有关,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所以不能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司马迁根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即选择可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史态度,同时也说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所以B项符合题意。
15.答案:(1)嫡长子继承制不健全;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2)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低下;周王室实力强大,诸侯实力相对弱小;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
解析:(1)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废嫡而更立诸弟子”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度还不健全;“争相代立”说明政治斗争尖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说明政局动荡。
(2)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材料中有表述,但不能照抄原文,要逐条归纳。
(3)西周政局稳定的原因既有制度上的保障(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也有时代的因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还与周王室控制着富庶地区,实力强大有关等。
16.答案:(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意义: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共10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 优化集训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这是一份高考 优化集训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