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2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3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4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5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6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智慧分享,兵革非不坚利也,七里之郭,委而去之,学生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这也是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 环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 委而去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C【解析】4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5.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6.答案:乙【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7.答案:得道多助【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
    【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 (守城者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C 2.B 3.B 4.C 5.D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22题。(15分)[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1)寡助之至( ) (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尔也( ) (4)兽之走圹( )
    19.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句子: 翻译:
    20.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21.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22.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
    (15分)18.(4分)(1)至:极点(2)畔:同“叛”,背叛。(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走:跑。(每词1分)19.(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句子1分,翻译2分)20.(2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1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21.(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给1分)22.(4分)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分)
    6、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7、C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追回(子奇)。使者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你凭借什么知道的?” 他说:“(因为)跟他同坐在一辆车里的人都是白头发的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凭借年轻人决断,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子奇到了阿县,熔铸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十分太平。 魏国的人听说一个少年在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存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领儿子,兄长带领弟弟,用自己家的武器跟魏人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的军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参考答案(一)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答: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答:
    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7.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选自《论语》)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范课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死于安乐生于忧患,举例论证,正面论证,个人角度,反面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内容课件ppt:

    2020-2021学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