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
展开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门人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轲( ) 邹人( ) 淫(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衣冠( )
(一)古今异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2.母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3.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4.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放纵;淫乱)
(二)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使动用法,使……迷惑)2.贫贱不能移(使动用法,使……动摇)3.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是:这,这个。焉:怎么,哪里。子:你。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命:教导、训诲。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嫁:出嫁。往:去,到。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rǔ):同“汝”,你,你们,这里指夫家。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违:违背夫子:这里指丈夫。以:把顺:顺从为:作为正:准则,标准。道:方法。
1.品析第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这句话从“居”“立”“行”三个角度 阐释真正的大丈夫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的。
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交流】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合作交流】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1.语言含蓄,讽刺深刻尖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富贵不能淫,类比说理,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处事原则,提出观点,分析论述,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初识“大丈夫”,景春曰,孟子曰,品读“大丈夫”,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追本探义,补充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够可以,听读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感知课文要点,资料链接,分析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