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小水珠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2.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在真空中,红光的速度小于紫光的速度
C.雨后的夜晚背着月亮走时,看到地上暗处应是水
D.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3.将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如图所示轨道ABCD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水平面BC,运动到斜面CD上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解释中正确的有( )
A.钢球的质量越大,到达B点时的速度越大
B.钢球在水平面BC上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C.钢球在斜面CD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D.钢球到达D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点释放时的重力势能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低功率用电器使用两孔插座而大功率的使用三孔插座供电
B.由图乙可知∶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C.由图丙可知∶动圈式扬声器利用了该原理
D.由图丁可知∶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鹰在滑翔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使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升力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 = 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6.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长度OA∶ 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 ,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建筑材料P以0.3m/s的速度上升。则(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 9% B.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N
C.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00N D.工人拉绳的功率为270W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Ω,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2.5W;再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时,R1消耗的功率为10W,电压表示数为5V,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
B.电源电压为15V
C.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均为7.5W
D.第二次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为10Ω
二、实验题
8.为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同,初温不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
(2)由图甲可知,______物质的沸点高,吸热能力强的是______物质。
(3)某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现乙图像中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ma____mb。
9.小明在做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的像后,若将另一同学小鹏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左侧),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______透镜,同学小鹏是______眼;
(2)小红同学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同组的小华同学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分别距离课本上的字10cm处观察到两种情景,如图乙、丙所示;再将两透镜到课本的距离都调整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乙的焦距小于丙的焦距
B.乙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丙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C.乙、丙所成的像都变为正立、放大的像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将木块M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__运动,则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是______不变。
(2)乙实验: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为了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___自由下滑。在水平桌面上铺垫实验材料的顺序是毛巾、棉布、木板,这是为了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_______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接运动状态。
(3)丙实验:在研究“动能大小与明些因素有关”时,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小东只能研究动能的大小是否和____________有关。实验中多次改变小球A在斜面上开始运动的高度,通过比较物块B被撞击后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的大小得到实验结论。
11.为了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某校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电源电压6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______。(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他们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选填字母)
A.电流表断路 B.小灯泡灯丝断了 C.小灯泡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排除故障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某同学从“0~15V”量程的刻度线看出指针停在I0V处。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移(选填“左”或“右”)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测量后他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考虑电表本身对电路的影响,该实验所测小灯泡电功率偏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同不们得出了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勤于思考的小明发现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它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一样,他根据多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与某次工作时的实际功率P1满足P0=4P1,则以下关于额定电压U0与实际电压U1的数值关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
A.U0= U 1 B.U0=1.5U 1 C. U0=2 U1 D. U0=3 U1
(5)有同学认为利用该电路也可以探究导体中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小东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
12.图甲是某型号电压力锅简化工作电路,R0是阻值为484的保温电阻,R1是规格为“220V 880W”的主加热电阻,R2是副加热电阻。S自动接到a时,电压力锅正常工作的电流为5A;电压力锅分为“加热升压→保压→保温”三阶段,图乙为锅内工作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工作过程:S接a,锅内加热升压,当工作压强达80kPa时,S1自动断开;当工作压强降至60kPa时,S1又会自动闭合;当保压状态结束,S自动接到b,进入保温状态。求
(1)保温状态时的功率;
(2)R2的阻值;
(3)在保压状态下消耗的电能。
13.如图甲所示,为了打捞铁牛,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让人们用两艘大船装满泥沙,用铁索将铁牛拴到大船上,然后卸掉船里的泥沙,随着船逐渐上浮,铁牛在河底淤泥中被拉了出来。其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体B的底面积为0.04m2,高为0.5m,质量为10kg,现将AB用细线连接,细线拉直但无拉力,此时水深50cm,容器的底面积为0.12m2 ,然后沿水平方向切物体B,切去的高度Δh与细线的拉力F拉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细线不伸长)求: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细线拉直但无拉力时,水对物体A上表面的压力;
(3)当水面下降5cm时,B剩余的重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由于车内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外侧,会看到车窗玻璃外表面有小水珠,故A错误;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从固态直接变为气体,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错误;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C错误;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平面镜成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在真空中,红光的速度等于紫光的速度,都是3×108m/s,故B错误;
C.雨后的夜晚背着月亮走时,月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月光经反射后向前,几乎没有光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粗糙不平,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此时看到的地面较亮,故C正确;
D.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从A点滑下,到达B点时,由于下降的高度相同,则速度相同,速度大小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钢球在水平面BC上由于具有惯性,所以能继续向前运动,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钢球在斜面CD上受到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钢球球运动的过程中,与轨道摩擦,产生内能,机械能减小,钢球到达D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点释放时的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与家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接的是地线,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即使是低功率用电器也不能用两孔插座替代,故A错误;
B.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
C.图丙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当扬声器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扬声器中的永磁体会对线圈有作用力,与图丙的原理相同,故C正确;
D.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鹰在滑翔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所以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了升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因为c一定,故λ与f成反比,即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A.由图可知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建筑材料P重
G=2F-G动=2×300N-100N=5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故A错误;
B.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A′=3F+G定=3×300N+100N=1000N
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
FA=FA′=100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OA=FB×OB
FB=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
FB′=FB=500N
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
FM支持=GM-FB′=5000N-500N=4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FM压=FM支持=4500N
故B正确;
C.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支=G-F=700N-300N=400N
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F支=400N
故C错误;
D.建筑材料P以0.3m/s的速度上升,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v绳=2×0.3m/s=0.6m/s
工人拉绳的功率
=Fv绳=300N×0.6m/s=180W
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C.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比克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位置时,R1消耗的功率为2.5W,根据P=UI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滑=P总-P1=UI1-2.5W
在此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另一位置,R1消耗的功率为10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滑1=P总1-P11=UI2-10W
由于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则
UI1-2.5W=UI2-10W
根据P=I2R可得前后两次电路中电流之比为
由上面第二和第四个式子可得:UI2=15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滑1=P总1-P11=UI2-10W=15W-10W=5W
故C错误;
B.由于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则
P滑1=U滑1I2=5V×I2
可得,I2=1A,电源电压U=15V,故B正确;
A.由
可知
所以I1=0.5A,根据P=I2R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故A错误;
D.第二次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UR12=I2R1=1A×10Ω=10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2=U-UR12=15V-10V=5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故D错误。
故选B。
8.在相等时间内,a、b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b a <
【详解】
(1)[1]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其目的是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控制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2)[2][3]由图甲可知,b沸点在a上方,b沸点高,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快,吸热能力弱,故a吸热能力强。
(3)[4]乙图像中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即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相同,即吸热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取O到B点所在时间研究,根据,因ca>cb,Q和t相同,故ma<mb。
9.凹 近视 不变 AC
【详解】
(1)[1][2]若将另一同学小鹏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左侧),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这说明成的清晰像,相对于原来的光屏位置,往右移动了,那么折射光线出现发散现象,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同学小鹏是近视眼。
(2)[3]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规律,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那么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不变。
(3)[4]A.从图乙可以看到,人的眼睛相当于光屏,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即
解得
从图丙可以看到,看到的像是正立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
那么对比f乙和f丙可知,f丙大于f乙,乙的焦距小于丙的焦距,故A正确;
B.再将两透镜到课本的距离都调整为5cm,那么这情况下的两透镜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可知物距都是小于一倍焦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的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那么乙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丙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故B错误;
C.由B解析可知,乙、丙所成的像都变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故选AC。
10.匀速直线 接触面粗糙程度 相同高度(相同位置) 运动的物体 速度 移动距离
【详解】
(1)[1][2]实验中,需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2)[3]乙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供的铺垫材料分别是毛巾、棉布、木板,为了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的位置自由下滑。
[4]在水平桌面上铺垫实验材料的顺序应是:毛巾、棉布、木板,逐渐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是为了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5]由于只有一个小球,不能改变小球的质量,但可以改变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即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所以只能研究动能的大小是否和速度有关。
[6]使用同一个小球,是为了保证物体的质量不变;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11. C 左 0.65 大 D 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详解】
(1)[1]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即电流变小,电阻变大,连接变阻器A接线柱,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压表选择0~3V的量程,电压表和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2)[2]A.电流表断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灯泡灯丝断了,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灯泡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没有示数,故C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排除故障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某同学从“0-15V”量程的刻度线看出指针停在10V处,则对应小量程的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
[4]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大小为0.26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I=2.5V×0.26A=0.65W
[5]甲图中,电压表与灯并联,电压表测量灯的电压是准确的,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大于灯的实际电流,根据P=UI,故考虑电表本身对电路的影响,该实验所测小灯泡电功率偏大。
(4)[6]当P0=4P1时,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变,根据知,此时灯的额定电压应为实际电压的2倍,但实际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当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时,温度变低,这时灯的实际电阻小于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则实际电压要小于额定电压的,由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不是特别大,由图像可知,U0=4U1不合适,故U0=3U1比较接近事实,故选D。
(5)[7]探究导体中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因为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探究导体中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2.(1)100W;(2)220Ω;(3)4.752×105J
【详解】
解:(1)当开关S接到b时,为保温状态,电路为R0的基本电路;保温时的功率
P保温=
(2)开关接到a,S1闭合时,为升压状态,此时R1、R2并联;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
=4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升压时,通过R2的电流
I2=I-I1=5A-4A=1A
R2的阻值
(3)保压时,R2的功率
P2=UI2=220V×1A=220W
根据图乙可知,
t1=6min=360s
t2=6min=360s
保压状态下共消耗的电能
W保压=(P1+P2)t1+ P2t2=(880W +220W)×360s+220W×360s=4.752×105J
答:(1)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100W;
(2)R2的阻值是220Ω;
(3)在保压状态下消耗的电能是4.752×105J。
13.(1)10N;(2)40N;(3)30N
【详解】
(1)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A受到的浮力
(2)根据题意可知,A的上表面距水面的距离
A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A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物体B的重力
开始时,细线拉直但无拉力,此时物体B处于漂浮状态,由漂浮条件可知,B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水面下降5cm时,排开水的变化量
B排开水的体积
B受到的浮力
对物体B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浮力和绳的拉力,B剩余的重力
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10N;
(2)细线拉直但无拉力时,水对物体A上表面的压力是40N;
(3)当水面下降5cm时,B剩余的重量是30N。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