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家住某小区5楼,楼房是多层,没有电梯。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小明同学在上下楼时经常帮父母提一些物品。一天,小明放学时刚好碰到妈妈买了5斤鸡蛋,主动帮妈妈将鸡蛋提上了楼。下列说法最符合事实的是( )
A.5斤鸡蛋大约有100个
B.一个鸡蛋的直径大约是6dm
C.小明将鸡蛋提上楼的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300J
D.小明上楼的时间大约是10s
2.鼓子秧歌在阳信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盛传于该县洋湖乡、温店镇一带,位居山东三大秧歌之首。2011年,阳信县鼓子秧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鼓声一定是乐音
C.击鼓的力量越大,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鼓声既能传播能量,又能传播信息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内能一直增加
C.糖的温度一直升高 D.糖是晶体
4.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墙上的“手影”
B.错位的“钢笔”
C.镜中的“我”
D.变大的“字”
6.周口市某学校体育课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撑杆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关于撑杆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持杆助跑阶段,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B.在撑杆上升阶段,运动员的重力使得手中的杆发生了形变
C.人在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身体重心的高度可以低于横杆的高度
D.人在越过横杆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
8.如图所示,在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杠杆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是线段OA
C.杠杆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
D.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变大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B开始不带电,然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A验电器金属球,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
B.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
C.B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电流从A流向B,B带正电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11.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1为保护电阻,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致
B.电梯超载时电磁铁磁性增大
C.电梯正常运行时K与B接触
D.处于图示位置时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大约是弹簧弹力的3倍
12.通电螺线管和磁体A磁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极为c端
B.磁体A的右端为N极
C.小磁针的a端为S极
D.小磁针所在位置没有磁场,所以小磁针处于静止
二、双选题
13.下列关于粒子、物体尺度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在氢原子、质子、水分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春季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多选题
14.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N,物体M的速度v=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M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物体M的重力为80N
C.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100N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2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3.375W
D.定值电阻能达到的最大功率为1.5W
四、填空题
1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____;乙是_____.
17.贺州市属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许多由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车田”,风力发电机发电是将风能______(选填“转移”或“转化”)成电能的过程,风能安全清洁,是理想的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之一。
18.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的磁针石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而指南北的,其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__方。
五、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OB,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____)
20.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六、实验题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把点燃的蜡烛M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图2所示中的______图(填选项字母);
(4)如果想看到如图中图C的像,要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______;
A.B.C.D.
(5)实验时想使像由图中的图B变成图D,蜡烛应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A.B.C.D.E.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分析实验______可知猜想1是正确的,可以得到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比较实验______可知,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图中F3=______N,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4)实验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有两个规格为“10Ω 1A”、“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9V。
(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______)
(3)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9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
(4)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并绘制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在多次测量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
七、计算题
24.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上。已知物体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0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cm。(g=10N/kg)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状态时,关闭出水口。求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25.如图1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2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是多少?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c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替换后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3A,求未知电阻Rc的阻值。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5斤鸡蛋是2500g,一个鸡蛋50g,所以共50个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直径大约是6cm,故B不符合实际;
C.5斤鸡蛋的总重力
G=mg=2.5kg×10N/kg=25N
一楼到五楼的总高度
h=3m×4=12m
小华对这些鸡蛋做的功
W=Gh=25N×12m=300J
故C符合实际;
D.小明上楼的时间大约是50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D
【详解】
A.鼓面的振动产生鼓声,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但声音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故A错误;
B.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击鼓发出优美的声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B错误;
C.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就会越大,故C错误;
D.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再慢慢晾干变硬,糖由液态变成固态,故A正确;
B.糖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糖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错误;
C.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糖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故C错误;
D.糖在熔化过程中先变稀变软,糖是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A.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水在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由图可知其温度保持99℃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能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9℃,沸点低于100℃,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
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是由于钢笔经玻璃砖的两次折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镜中的“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6.D
【详解】
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推力作用。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故实心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实心球的运动状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
A.在持杆助跑阶段,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在撑杆上升阶段,运动员对杆的压力使杆发生形变,故B错误;
C.人在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身体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身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身体上,则身体的重心可以低于横杆的高度,故C正确;
D.人在越过横杆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杠杆平衡条件是,则:
A.由图可知重力与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杠杆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动力臂是支点O到力F的垂线段,小于OA,故B错误;
C.杠杆的阻力是由物体重力引起的绳端拉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此时动力臂变小,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则动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电子由B转移到A,而不是正电荷由A向B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玻璃棒与验电器A接触后,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自由电子)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正电会张开,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到B,电子由B转移到A,所以B带正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由于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BC.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在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知道,通过R1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C正确;
D.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由“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超载时,随着压力的增大,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
C.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衔铁被弹簧拉起,K与静触点A接触,故C错误;
D.可以把衔铁看成是一个杠杆,处于图示位置时,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的力臂是弹簧弹力力臂的3倍,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电磁铁对所衔铁的吸引力大约是弹簧弹力的,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ABC.由于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所以左边磁体A为S极,右边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则右端N极;根据磁极之间的作用规律,小磁针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由安培定则可知,大拇指指向右端N极,四指环绕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从螺线管的左边流入、右边流出,则c为正极、d为负极,故A正确,B错误,C错误;
D.小磁针所在位置有磁场,所以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13.BD
【详解】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故在氧原子、质子、水分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故B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减小的物体间的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春季花香扑鼻,是芳香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14.CD
【详解】
由图可知,n=2;
A.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因此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忽略绳重和轴摩擦,物体M的重力为
G=2F-G动=2×30N-10N=50N
故B错误;
C.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2=2v1=2×0.1m/s=0.2m/s
故C正确;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
F拉=3F+G定滑轮=3×30N+10N=100N
故D正确。
故选CD。
15.AC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由图像可知,电源的电压为9V,故A正确;
B.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5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故B错误;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I2RP=()2RP===
所以,当RP=R=6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则最大功率为
P大===3.375W
故C正确。
D.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大、通过的电流最大,则定值电阻能达到的最大功率为
故选AC。
16.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
【分析】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
【详解】
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17.转化 可再生
【详解】
[1][2]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风力发电机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安全清洁,能源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因此是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
18.地磁场 北
【详解】
[1][2]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它的北极指向地磁体的南极,即指向地球的北方。
19.
【详解】
选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可作出折射光线OC,如下图所示:
20.
【分析】
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根据重力、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来作图。
【详解】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G;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示意图如下:
21.10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B 一倍焦距以内 靠近 远离
【详解】
(1)[1]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2)[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3]把点燃的蜡烛M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图2中的B图。
(4)[4]如果想看到图2中图C的像,此时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5)[5][6]实验时想使像由图2中的图B变成图D,蜡烛应移到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物距减小,蜡烛靠近凸透镜,则像距增大,此时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2.10 3 BC 越大 ADE 7 1.2×103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由图A可知,物体的重力
F=G=10N
[2]由图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F2=7N
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2=10N-7N=3N
(2)[3][4]观察图B、C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所受浮力不同,且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5]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液体的密度有关,应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观察可知,D、E两图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择实验A、D、E。
(3)[6]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观察图C、D可知,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但排开水的重力相同,所以浮力相同,那么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相同,所以
F3=F2=7N
[7]由A、E知,浸没在液体中时的浮力
F浮′=10N-6.4N=3.6N
由F浮=ρ水gV排得,物体的体积
V=V排===3×10-4m3
液体的密度
ρ盐水===1.2×103kg/m3
(4)[8]该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在实验中要只能让一个因素变化,其它因素控制不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3.50Ω 2A 调零 灯泡断路 0.5 变大 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
【详解】
(1)[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电源电压为9V,若选用“10Ω 1A”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则小灯泡两端电压将超过其额定电压,故应选用“50Ω 2A”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2)[2]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则电路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变小,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
(3)[3]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不为零,则接下来的操作是调零。
[4]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9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说明电路是通的,但可能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即发生了灯泡断路。
(4)[5]由图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额定值2.5V时,电路电流为0.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I=2.5V´0.2A=0.5W
[6][7]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则在多次测量中会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原因是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
24.(1)10N;(2)800Pa
【详解】
(1)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
物体所受的浮力
(2)由图甲可知,当物体上表面上液面齐平时,物体上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
h=24cm
弹簧伸长的长度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
F拉=4N
木块的重力
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
L弹簧=10cm
此时物体受的浮力:
可得
此时水的深度
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答:(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10N;
(2)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是800Pa。
25.(1)9V;(2)1.2A;(3)10
【详解】
解: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1)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相同,所以,电流表A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5A,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R1的电流I1=0.3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知道,电源电压
U=U1=I1R1=0.3A×30Ω=9V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I﹣I1=1.5A﹣0.3A=1.2A
(3)由题知,用电阻RC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若用RC替换电阻R1,则电流表A1所在支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电流表A1的示数会发生变化,同时干路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即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因此只能是用RC替换电阻R2;替换后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3A,则干路电流变为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此时通过RC的电流为
RC的阻值
答:(1)电源电压U是9V;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是1.2A;
(3)未知电阻Rc的阻值是10Ω。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集团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集团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