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60297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60297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60297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1.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青稞的种子繁殖B.玫瑰的扦插
C.水杉的组织培养D.苹果的嫁接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B.分根C.扦插D.杂交
3.苜蓿盲蝽是一种农业害虫,成虫和不同龄期若虫刺吸植物的嫩茎、芽、叶和花,对植物造成危害。下列关于苜蓿盲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虫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C.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不需要定期蜕皮就能发育和长大
4.下列与菜粉蝶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蟋蟀B.蝉C.螳螂D.苍蝇
5.小红养了一群小蝌蚪,在观察蝌蚪生殖发育的过程中,肯定观察不到下列哪种行为( )
A.鸣叫B.抱对C.体内受精D.变态发育
6.“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
A.筑巢B.求偶C.交配D.育雏
7.西红柿本是一种不耐寒的作物,科学家提取生活在寒带的比目鱼抗冻蛋白质基因并将其转入西红柿中,培育出了可以在冬季或较寒冷的地区种植的抗冻西红柿。这说明(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
C.动物与植物的基因相同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以下各图能恰当的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B.
C.D.
9.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儿女双全”是很多家庭的愿望。一对新婚夫妇计划生两个小孩,那么他们实现该愿望的概率是( )
A.100%B.75%C.50%D.25%
10.孙小明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孙膑的73代孙,从理论上推测,小明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膑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
A.显性基因B.Y染色体C.X染色体D.常染色体
11.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A.诱导染色体变异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培育D.杂交
12.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
13.△、□、☆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化石,若他们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B.☆→□→△C.△→☆→□D.☆→△→□
14.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
B.害虫适应了农药的毒性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
15.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乳汁等途径传播
C.艾滋病病人属于病原体
D.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16.甲与乙是同班同学,由于甲得了流感,乙被甲传染也得了流感,那么乙在得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传染源B.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17.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18.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免疫器官
19.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则应马上结扎a处止血
D.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应在c处扎紧胶皮管
20.以下关于安全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购买药物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
B.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
C.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
D.发烧时可自行选择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二、综合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材料一:2021年3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已培育出38种颜色的油菜花,目前已增至45种,并将在全国18个省份进行示范种植。多彩油菜花地是付东辉教授和团队多年的科研结晶,在由四川省什邡市李孝楠老师提供了花粉的基础上,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相比黄色的油菜花,彩色油菜花不仅具有更佳的观赏价值,而且其适应性更强、花期更长、产量更高、附加价值也更高。
材料二:据海外网2021年3月12日,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此前人们已知涡虫等水生生物能再生失去的身体,而这是首次发现有复杂身体构造的生物能够进行身体再生。这一发现或在未来对再生医学产生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育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繁殖;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 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 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 结果。
(3)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 。
22.(6分)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生物发育的起点都是 ,其中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多了 这一发育阶段。
(2)乙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能为a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卵黄和 (填字母)。
(3)丙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在一起。
(4)丙图中若把基因型为Aa的梨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aa的梨树上,结出果实的果皮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23.(6分)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拍摄到的白色大熊猫照片,照片中大熊猫通体白色,没有了“黑眼圈”。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若如图为大熊猫的白化病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的正常型和白化型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根据遗传图分析,大熊猫的白化是由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从变异的类型上分,这类变异属于 (填“不可遗传”或“可遗传”)的变异: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可能是 。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
24.(6分)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致过程,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分析,图中的②是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
(2)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严防严控,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五早”手段,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
(3)2020年12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准上市,并将为全民免费接种。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 ,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就会刺激人体 会产生抗体,这类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5.(6分)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①甲桶中装入40个白球,乙桶中装入白球和黄球各20个,分别摇匀;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③重复②步骤30次,全班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1)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填“精子”或“卵细胞”),如果抓出“白白”,表示的性别为 。
(2)该实验属于 (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重复②步骤30次的原因是 。
(3)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还是舍弃? ;根据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的结论 。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青稞的种子繁殖B.玫瑰的扦插
C.水杉的组织培养D.苹果的嫁接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有受精卵形成的,分析作答。
【解答】解: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马铃薯、落叶生根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而种子的胚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有受精卵形成的,所以青稞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A。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B.分根C.扦插D.杂交
【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作答。
【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3.苜蓿盲蝽是一种农业害虫,成虫和不同龄期若虫刺吸植物的嫩茎、芽、叶和花,对植物造成危害。下列关于苜蓿盲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虫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C.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不需要定期蜕皮就能发育和长大
【分析】苜蓿盲蝽属于昆虫,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苜蓿盲蝽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外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有蜕皮现象。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D错误。
故选:D。
4.下列与菜粉蝶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蟋蟀B.蝉C.螳螂D.苍蝇
【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菜粉蝶和苍蝇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而蟋蟀、蝉和螳螂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5.小红养了一群小蝌蚪,在观察蝌蚪生殖发育的过程中,肯定观察不到下列哪种行为( )
A.鸣叫B.抱对C.体内受精D.变态发育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BC、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的受精是体外受精,所以体内受精不会出现,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
A.筑巢B.求偶C.交配D.育雏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繁殖行为意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主要描写了鸟的育雏的繁殖行为。
故选:D。
7.西红柿本是一种不耐寒的作物,科学家提取生活在寒带的比目鱼抗冻蛋白质基因并将其转入西红柿中,培育出了可以在冬季或较寒冷的地区种植的抗冻西红柿。这说明(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
C.动物与植物的基因相同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分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指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解答】解: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科学家就将比目鱼的抗冻蛋白质基因转移到番茄里,培育出抗冻的番茄,这项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在本题中抗冻的番茄可被称为转基因生物。这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选:A。
8.以下各图能恰当的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B.
C.D.
【分析】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生物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因此,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
故选:C。
9.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儿女双全”是很多家庭的愿望。一对新婚夫妇计划生两个小孩,那么他们实现该愿望的概率是( )
A.100%B.75%C.50%D.25%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不论生男孩还是女孩,第二胎是生女孩或者男孩的概率为50%(百分之五十)。因此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一对新婚夫妇计划生两个小孩,那么,“儿女双全”的概率是50%。
故选:C。
10.孙小明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孙膑的73代孙,从理论上推测,小明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膑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
A.显性基因B.Y染色体C.X染色体D.常染色体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男孩子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方,如此代代相传,因此孙小明性染色体中Y染色体是从孙膑身上继承下来的。
故选:B。
11.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A.诱导染色体变异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培育D.杂交
【分析】太空诱导育种的原理利用太空射线等手段改变种子中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取新品种。
【解答】解:A、诱导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不会产生新品种;
B、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属于诱导基因改变的诱变育种。
C、人工选择培育是人工对原有的变异进行选择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种,如高产奶牛的培育;
D、杂交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两个个体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故选:B。
12.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
【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据此解答。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3.△、□、☆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化石,若他们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B.☆→□→△C.△→☆→□D.☆→△→□
【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的较单一,说明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口”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更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
故选:A。
14.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
B.害虫适应了农药的毒性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农药选择了能抵抗农药的变异害虫生存下来,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乳汁等途径传播
C.艾滋病病人属于病原体
D.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解答】解:AB、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AB正确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人携带艾滋病病毒属于传染源,C错误
D、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D正确
故选:C。
16.甲与乙是同班同学,由于甲得了流感,乙被甲传染也得了流感,那么乙在得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传染源B.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解答】解:甲和乙是八年级同班同学。由于甲患了流感后使乙被传染也患了流感,因此乙在患流感前属于易感人群,乙在患流感后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
故选:A。
17.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分析】(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2)图中: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解答】解:A、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甲,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乙,A正确;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
C、丁主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正确;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
故选:B。
18.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免疫器官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解: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抗原。
故选:B。
19.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则应马上结扎a处止血
D.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应在c处扎紧胶皮管
【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图所示:
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快,针刺后容易发生危险;毛细血管的管径太小,不利于刺入;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因此输液时常选用静脉血管。
【解答】解: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正确;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正确;
C、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是动脉出血,应在近心端包扎,即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正确;
D、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因此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应在a处扎紧胶皮管,错误。
故选:D。
20.以下关于安全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购买药物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
B.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
C.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
D.发烧时可自行选择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解:A、购买药物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A正确;
B、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但服用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B正确;
C、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C正确;
D、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购买或任意加大剂量,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若滥用抗生素,细菌一旦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材料一:2021年3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已培育出38种颜色的油菜花,目前已增至45种,并将在全国18个省份进行示范种植。多彩油菜花地是付东辉教授和团队多年的科研结晶,在由四川省什邡市李孝楠老师提供了花粉的基础上,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相比黄色的油菜花,彩色油菜花不仅具有更佳的观赏价值,而且其适应性更强、花期更长、产量更高、附加价值也更高。
材料二:据海外网2021年3月12日,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此前人们已知涡虫等水生生物能再生失去的身体,而这是首次发现有复杂身体构造的生物能够进行身体再生。这一发现或在未来对再生医学产生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育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有性 (选填“有性”或“无性”)繁殖;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 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 分化 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 细胞核 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 自然选择 结果。
(3)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 18条 。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
【解答】解:(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育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中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细胞核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自然选择结果。
(3)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果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它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8条.
故答案为:(1)有性;基因;
(2)分化;细胞核;自然选择;
(3)18条。
22.(6分)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生物发育的起点都是 受精卵 ,其中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多了 蛹 这一发育阶段。
(2)乙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能为a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卵黄和 e (填字母)。
(3)丙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 嫁接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在一起。
(4)丙图中若把基因型为Aa的梨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aa的梨树上,结出果实的果皮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 。
【分析】(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
(2)图乙中a胚盘,b卵壳,c气室,d卵黄,e卵白;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1)甲(昆虫)、乙(鸟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2)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3)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
(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丁图中若把基因型为Aa的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aa的杜梨上,结出果实的果皮细胞基因组成为Aa,故aa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1)受精卵;(2)e;(3)嫁接;形成层;(4)Aa
23.(6分)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拍摄到的白色大熊猫照片,照片中大熊猫通体白色,没有了“黑眼圈”。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若如图为大熊猫的白化病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的正常型和白化型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相对性状 。
(2)根据遗传图分析,大熊猫的白化是由 隐性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从变异的类型上分,这类变异属于 可遗传 (填“不可遗传”或“可遗传”)的变异: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 aa 。
(3)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可能是 75% 。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 X (填“X”或“Y”)。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已知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则肤色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4)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且与人的性别无关,被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1)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这一对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遗传学上将它们称为相对性状。
(2)根据遗传图分析,亲代均是正常大熊猫,而子代出现了通体白色,没有了“黑眼圈”的白色的大熊猫,表明大熊猫的白化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从变异的类型上分,这类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aa。
(3)一对表现正常的普通大熊猫生有一个白化病的大熊猫,说明亲代大熊猫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显性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亲代基因分别为Aa、Aa,如图所示:
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75%。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含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传给子代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Y。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隐性;可遗传;aa;
(3)75%;
(4)X。
24.(6分)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致过程,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分析,图中的②是 易感人群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 。
(2)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严防严控,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五早”手段,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2020年12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准上市,并将为全民免费接种。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 抗原 ,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就会刺激人体 淋巴细胞 会产生抗体,这类免疫属于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上的病原体通过①传播途径感染②易感人群,可变成传染源。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传染病的的病原体。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携带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传染源。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严防严控,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五早”手段,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控制传染源。
(4)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疫苗就会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这种免疫是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易感人群;
(2)病原体;
(3)控制传染源;
(4)抗原;特异性。
25.(6分)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①甲桶中装入40个白球,乙桶中装入白球和黄球各20个,分别摇匀;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③重复②步骤30次,全班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1)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精子 (填“精子”或“卵细胞”),如果抓出“白白”,表示的性别为 女性 。
(2)该实验属于 模拟实验 (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重复②步骤30次的原因是 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
(3)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还是舍弃? 保留 ;根据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的结论 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
【分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解答】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用白、黄球模拟男性的精子,白色的代表X的精子,黄色的球表示Y精子,因此甲桶的球代表女性生殖细胞。
如果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为女性;如果抓出“白黄”,则表示性染色体是XY,则为男性。
(2)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增加实验材料达的数量或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因此,为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应求全班7组的平均值或求全班7组的数据总和。从甲、乙两袋中分别随机摸出1粒棋子进行组合,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用来装围棋子的袋子是不透明的,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3)因为是随机取得,数据都是合理的,所以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六组的数据应该保留。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白球和白球组合:白球和黄球组合=93:117≈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故答案为:(1)精子;女性
(2)模拟实验;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3)保留;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组别
组合
1
2
3
4
5
6
7
合计
白球和白球组合
16
13
15
14
15
6
14
白球和黄球组合
14
17
15
16
15
24
16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组别
组合
1
2
3
4
5
6
7
合计
白球和白球组合
16
13
15
14
15
6
14
白球和黄球组合
14
17
15
16
15
24
16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4页。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