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
展开第1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8. <2017,广东>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A
B. 【考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C. 【解答】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可知开发难度较大,排除④。
1.<2017,呼和浩特>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考点】M4: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解答】解: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
故选:C.
13.<2017,绥化>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考点】M8: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
【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解答】解: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
故选:B.
14.<2017,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干旱
【考点】K7: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分析】中国的自然灾害.根据不同的地质作用发生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地球内力作用引发的称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球外部动力引发的称为外动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解: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火山等,而台风、寒潮、暴雨、干旱属于气象灾害.
故选:C.
10.<2017,绥化>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考点】K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A.
11.<2017,长沙>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D.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11.B 解析:山脉往往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6.<2017,郴州>如图为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图中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盆地 B.高原、丘陵 C.高原、平原 D.平原、丘陵
16.D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017,青岛>读图“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20﹣21题。
20.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冀﹣太原 B.乙﹣闽﹣福州 C.丙﹣青﹣西宁 D.丁﹣皖﹣武汉
21.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0.B 21.D 解析:第20题,从图中轮廓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山西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湖北省.山西省﹣晋﹣太原;福建省﹣闽﹣福州;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湖北省﹣鄂﹣武汉。第2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太行山,②为武夷山,③为昆仑山,④为巫山。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其中,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巫山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017,青岛>读图“中国温度带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23.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
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
22.B 23.A 解析:第22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A错误;
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C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错误。第2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2017,青岛>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24﹣25题.
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24.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25.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24.B 25.A 解析:第24题,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第25题,桃花峪到利津河段位于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8.<2017,连云港>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索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8.A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广州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造成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
12.<2017,长沙>长沙小明与哈尔冰小亮、北京小华、西宁小虎在朋友圈分享家乡6月天气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长沙多阴雨天气 B.哈尔滨寒潮频繁
C.北京沙尘暴多发 D.西宁台风登陆过境
12.A 解析: 6月份为我国夏季,长沙位于南方地区,此时多阴雨天气;哈尔滨寒潮频繁出现在冬季;北京沙尘暴多发出现在春季;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不到西宁。
16.<2017,东营>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
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16.C 解析;读图可知,丙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故C说法不正确
14.<2017,邵阳>2016 年 10 月,纪念人民治理黄河 70 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根治黄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 )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河口的三角洲地带
14.B 解析:黄河的中游流经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在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因此综合治理黄河,重点是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3.<2017,郴州>《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中的“雪山”是指( )
A.雪峰山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脉 D.唐古拉山脉
23.D 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2017,聊城>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19.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20.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19.A 解析:长江的汛期比黄河的汛期长,故A叙述错误;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B叙述正确;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大,故C叙述正确;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是外流河,故D叙述正确.
故选:A.第20题,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不符合题意.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B不符合题意.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符合题意.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故D不符合题意。
20.<2017,威海>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20.C 解析:甲图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乙图例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丙图例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丁图例为干旱;华北平原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
故选:C.
29.<2017,福建>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 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 ,理由是 。
29.(1)青藏;一 (2)沿河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3)上;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量丰富 (4)B;B处以上河段比A处以河段沿途汇入更多支流,流量更大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
(3)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量丰富。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应该是B处,原因在于B处以上河段比A处以河段沿途汇入更多支流,流量更大。
13.<2017,德州>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
【考点】K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依据题意.
故选:C.
x k b 1 . c o m
14.<2017,德州>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考点】MB: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解答】解:A、①是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故A不符合题意;
B、黄河③处的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赣江.故C不符合题意;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三峡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17,保定>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时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日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14﹣15题.
14.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地震
【考点】LC: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解:降水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滑坡等.
故选:B.
15.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 B.地震活动频繁
C.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D.河流稀少
【考点】U7:浙江省.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解答】解: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该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故选:C.
9.<2017,甘肃>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山脉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原高原
东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中下游平原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青藏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长江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黄土 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 平原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华北 平原.
【考点】K9: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K4: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1)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黄土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平原为主,首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
故答案为:(1)
山 脉
西 侧
东 侧
大兴安岭
内蒙原高原
东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中下游平原
(2)青藏;长江;(3)塔里木;黄土;(4)平原;华北.
<2017,安徽>读图,完成17﹣18题
17.黄河源头所在省的简称是( )
A.藏 B.陇 C.青 D.川
【考点】IB: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黄河源头所在省区为青海省,其简称为青.藏是西藏自治区的简称,陇是甘肃省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依据题意.
故选:C
18.长江和黄河分别注入(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东海和渤海
【考点】M4: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
【解答】解: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
故选:D.
43.<2017,绥化>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是 巴颜喀拉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 几 ”字.
(3)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 地上河 ”.
(4)在上游,黄河塑造的两个平原B是 宁夏平原 、C是 河套平原 .
【考点】MD:黄河的发源地与注入的海洋;MF: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
【解答】解:(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3)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4)读图可得,B是宁夏平原、C是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2)几;(3)地上河;(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2017,呼和浩特>读图“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考点】K1: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四川盆地,乙是第三阶梯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故选:B.
7.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地震 D.洪涝
【考点】LC: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乙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D.
15.<2017,眉山>我国山地多平地少,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利用中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最为严重,要保有18亿亩耕地形式严峻.以下耕地减少的原因中最能说明严峻形式的是( )
①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 ②城镇化、工业化 ③自然灾害 ④生态退耕.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考点】N5: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 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 亿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与1996 年的19.51 亿亩相比,12 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 亿亩.显然,中国的耕地保有量离“红线”越来越近,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解答】解: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高产稳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故选:C.
25.<2017,赤峰>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 山脉,注入 渤 海.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 自西向东 ,说明我国地势特点是 西高东低 .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请你再举一个跨流域调水的实例 引黄济青 .
(4)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后,极大地缓解了我国 华北 地区的缺水问题.
(5)南水北调的西线方案将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 级阶梯上逐步实施,该方案计划将在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 西北 地区的水资源.
【考点】MF: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NA: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分析】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如此宏伟的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
【解答】解:(1)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2)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3)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4)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5)西线方案是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逐步实施,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渤;(2)自西向东;西高东低;(3)引黄济青;(4)华北;(5)一;西北.
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5章《发展与合作》(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5章《发展与合作》(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瓜达尔港濒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4章《居民与聚落》(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4章《居民与聚落》(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七国公民,大多信仰,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漫画反映的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0章《极地地区》(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0章《极地地区》(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黄河站的叙述,正确的是,相对于南极地区来说,北极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