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八上古诗词(共53张PPT)
展开2014年考查名句默写 【本诗主旨】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文学常识】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作者__杜甫__,__唐__代伟大的__现实主义__诗人。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在诗中,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2009年考查诗歌鉴赏 【本诗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表达了诗人对国事艰难、山河破败的伤时之情。2.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借景抒情。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然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深夜捉人,老妇啼诉的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文学常识】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作者__杜甫__,他的作品“__三吏__”“__三别__”都是反映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表现了诗人__忧国忧民__的思想感情。
“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总领全文。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本诗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文学常识】本诗作者__陶渊明__,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人。东晋伟大的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__田园诗人__,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2014年考查文学常识;2009年考查名句默写 【本诗主旨】诗人以简略笔墨刻画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把自己被排挤出朝廷激愤抑郁的情绪融入于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中,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受。【文学常识】本诗选自《王维集校注》,作者__王维__,__唐__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__孟浩然__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__诗中有画,画中有诗__”。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等。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示例一:“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示例二:“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漠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2014年考查文学常识 【本诗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示例一: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示例二:赏字词:“随”字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胸襟。示例三: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诗人初出荆门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这也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以内)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3.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__陈与义__,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三十卷。江南三大名楼指中国长江边上三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建筑,分别是__滕王阁__、__黄鹤楼__、岳阳楼。
即时过关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这两句话的理解。此联情景交融,“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老木沧波”是眼前实景,登楼凭吊古人,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是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第8首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予人间春光和恩泽。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接前四句去写大自然,即由盛到衰、由生长到消亡、由少壮到老大。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但植物可以周而复始,而人的时光却不能倒流。“衰”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用百川东流入海再不西归为喻,把要从正面讲的道理,委婉曲折地从侧面表达出来。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结成最后两句,我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本诗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则体现了作者希望年轻人珍惜时光,勤奋刻苦,以免老时悔恨终生。【文学常识】这首诗选自《__乐府诗集__》,是__宋代__郭茂倩__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__乐府诗__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__赋__、__比__、__兴__的手法状物抒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第9首 野望 [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入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对于秋季薄暮时的山野来说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那么其由远而近的动态,自然依稀可见。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只能用长歌抒发苦闷的心情。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2016年考查名句默写 【本诗主旨】全诗描写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诗人目睹放牧、打猎的人各自遂愿而归的情景,想起《诗经》中的采薇篇,思虑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渺茫,从而流露出孤独、抑郁的情绪。【文学常识】本诗选自《东皋子集》,作者是__唐初__(朝代)著名诗人__王绩__,字无功,号东皋子。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作者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第10首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前两句诗很具体地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作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前一句正面抒发了思乡之情,一个“尽”字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有力烘托出诗人迷茫的心情。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本诗表达了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孟浩然全集》,作者__孟浩然__,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__山水田园派__诗人。
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异乡漂泊的境遇,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
第11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去,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瀚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坐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向张丞相表白:我是不甘心过隐居生活的;虚度年华,辜负大好时光,我感到羞耻。可是,我要渡水却没有船只,我要出来做事却无人引荐,这就是我的难处啊!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这里,诗人联系自己的心情,给这句古话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张丞相比为“垂钓者”,而自己却在“坐观”,不能去捕鱼,只能在心中感慨。这句话虽然很委婉,但意思却是明白的:希求张丞相引荐,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了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成就一番事业的抱负。
即时过关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凸显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蒸”写出了湖面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第12首 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又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色彩。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与黄鹤楼相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登黄鹤楼眼前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里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长势茂盛,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作了铺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词人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通过写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思乡之愁。【文学常识】即时过关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第13首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白”是颜色对,“山”“水”是同类对,“横”“绕”一动一静为反对。此联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交待了送别时的大场景,而且山静水动又是诗人与友人生活情景的象征:一静一动,我留君去。一北一东,自然地引起下联。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依依惜别之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较来表明心意。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缓缓辞别而又告知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诗人和友人分别,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留恋。即时过关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两字用得极妙,试分析。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第14首 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含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诗人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被激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刘禹锡集》,作者__刘禹锡__,字梦得,__唐__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有“__诗豪__”之称。即时过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对比写法;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第15首 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按常理,应该是先说“千山高复低”的景象,再说这种景象正好使得诗人感到与自己喜欢的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巧妙地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宛陵集》,作者__梅尧臣__,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__北宋__(朝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与__欧阳修__并称“欧梅”。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即时过关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本诗颔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先用“好”直抒胸臆,赞美山峰,表达欣赏之情;再描写曲折高低幽深变化的山峰和小径,以及自己因入迷和独行而迷路的情况,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第16首 浣溪沙 [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江水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时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作者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词人虽然身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体现了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文学常识】本诗选自《东坡乐府》,作者__苏轼__,字子瞻,又字和仲,号__东坡居士__,世称苏东坡。__北宋__(朝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__黄庭坚__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__辛弃疾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__欧阳修__并称“欧苏”,为“__唐宋八大家__”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中国北宋时期的四位书法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即时过关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潇潇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这富含哲理的一句,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17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至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行诸梦境,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而“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诗人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剑南诗稿》,作者是__南宋__(朝代)诗人__陆游__,字务观,号__放翁__。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即时过关诗中哪一句是虚写的呢?又是怎样同前面的现实描写衔接起来的呢?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从“风吹雨”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使梦境与壮志巧妙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后练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后练本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2首,答案C,第33首,答案B,第35首,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上古诗词(共51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上古诗词(共51张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即时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下古诗词(共3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下古诗词(共35张PPT),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