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三十一讲立意
展开“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优劣。在各地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 技法荟萃)
技巧一:勤于点题
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老师的印象,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如:中考作文“和____________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纲举目张,立意鲜明。
技巧二:抬头向前
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中考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如: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写“我多想自杀”“我多想早恋”“我多想离家出走”之类,肯定会被“打入冷宫”。
技巧三:标新立异
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平中见奇,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并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聚焦时代新风、当代科技、杰出名人、前沿理念;必须学会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体现独到见解;必须学会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观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新的主张;必须懂得巧妙地变换角度,科学地“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
如:中考作文“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该怎么写?某考生独辟蹊径,写“我渴望受罪”,因为,年轻时经受磨难,坎坷就会为“我”折腰,自我价值就能实现。这样的立意就让人耳目一新。
技巧四:以小见大
对一篇作文而言,看问题的深度至关重要。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探究,用心灵去审视,用情感去抚摸,让素材接受思想的光照,发掘生活的真谛。如写记叙文,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揭示出事情的普遍意义;写议论文则探究根源,辩证分析,指出危害……一滴水里见世界,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譬如可以透过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组小物件、一只小动物等等小题材,看到一份浓浓的人生情感,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如:作文“墙的故事”,某考生以“墙”为载体,写它当初的“斑驳”,检查团来时的“亮丽”,检查结束后的重新“老去”,从而道出了某些体制的弊端,见解不可谓不深刻。
【佳作欣赏】
奶奶的鞋垫
脚下无鞋不可,鞋里无垫不行。(对偶句展示鞋垫的重要意义。)
我们家一共有十三口人,每个人的鞋垫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出来的,每一双鞋垫里都饱含着奶奶对儿孙深深的爱。(这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妈妈的鞋垫和爸爸的鞋垫的图案总是一模一样的。有一次,奶奶上街买菜,看见一个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图案的鞋垫:有葡萄,有小鸭子,还有荷花的……忽然,奶奶看见一对鸳鸯鸟的图样,便买了一对回家。
看着这对活灵活现的鸳鸯鸟图案,我问奶奶:“您不是说好给我买一双小鸭子的吗?”“奶奶忘了,不过这对鸳鸯鸟的也挺好,只不过是给你妈买的,你爸和你妈结婚的鞋垫是龙凤呈祥图案,原本准备买鸳鸯的,可市面上没有,只好买了龙凤的,这次呀,我给他们补上。”奶奶开心地说道。我懂事地点了点头。(语言描写,说明对儿孙的爱始终装在奶奶的心中。)
过了几天,我来到奶奶跟前,只见奶奶娴熟地穿好针线,对我说:“雨雨,奶奶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奶奶讲故事了。”“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她买了一双鞋,她觉得穿这双鞋脚不舒服,就收集自家的破布头,用面粉调成的浆糊,把破布头层层糊在一片木板上,大约糊三毫米厚,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取下来放在土坑下面压上几天,然后把它揭下来,用事先准备好的鞋样拓在上面,用剪刀剪下来,中间绣上荷花图案,把其余部分用线纳呀纳呀,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那位老婆婆把鞋垫放进她买的那双鞋里,鞋更加暖和。后来她就把这种手艺传给她的女儿,女儿又传给自己的女儿……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奶奶也就会纳鞋垫了。”(奶奶给“我”讲故事,告诉“我”鞋垫的来历。)
端详着奶奶手中的鞋垫,嗬,雌雄鸳鸯颜色华贵,连湖水中泛起的涟漪,奶奶都绣得无可挑剔。(赞美奶奶的手巧。)
后来,我长大了,可爸爸总让我从奶奶那里拿鞋垫,这一双双鞋垫浸透着奶奶多少无私的爱啊!也不知道她熬了多少个夜晚!
我爱奶奶,但我更爱奶奶亲手纳的鞋垫。(结尾升华主题。)[来源:Z*xx*k.Cm]
【亮点扫描】
《奶奶的鞋垫》在立意上成功地运用了“以小见大”法,体现了小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技法。“鞋垫”是“小”的方面,但反映的主题“无私的爱”却是“大”的方面。“小”与“大”既对立,又统一,使这篇作文闪耀出鲜明的亮点。“鞋垫”作为“小”的方面,是文章中描述的焦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围绕“鞋垫”展开的;而“无私的爱”作为“大”的方面,只在首尾出现,描述的语言很少,但却足以突出文章的中心,使文章在立意上取得成功。
可见,在运用“以小见大”法进行立意时,有必要详写“小”的方面;而应当略写“大”的方面,可以在开头和结尾简洁地描述,以便起到揭示本质、点明中心的作用。生活中有些事物或事情看似平淡无奇、微不足道,但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挖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像“鞋垫”这类事物在生活中太常见了,但倘若把它与某种感情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内涵,那么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无疑是深刻的,震撼人心的。
, 随堂演练)
1.以“玩”为话题写作文,下面的立意你觉得哪些较新颖?哪些较深刻?哪些不妥当?
A.针对某些人整天挖空心思想出人头地,提出:人生天地间,少点“玩”心,多些诚实质朴,这才是做人的真谛。
B.写自己非常喜欢玩:课后,周末,寒暑假……先玩了再说,总是把作业留到最后的关头。反思:我要改正贪玩的坏习惯。
C.具体写某个熟人成天吃吃喝喝,打牌聊天,游山玩水,网络游戏,小日子过得自自在在。感叹:游戏人生,玩乐一切,才对得起自己“最可宝贵”的生命。
D.具体写某个熟人一门心思研究古玩,居然颇有心得。指出:会玩也是一门艺术。
E.针对某些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忘记了什么叫轻松,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知道什么是达观,提出:生活的本质就是学会“玩”,学会用“玩”心对待生活,你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真正滋味。
F.写某个亲人被男朋友欺骗了感情,最后痛苦地分手。谴责:亲情、友情、爱情,怎么可以玩弄!
G.针对初三生活中成天在背诵、计算、书写的单调练习中度过,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轮回。呼吁:我们也要玩!
H.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既来则安乃正道,玩世不恭是歧途。
D、E比较新颖;A、H比较深刻;C、F不妥当。
2.多角度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发散,从众多的角度(包括材料、立意、感情因素、文本样式等)中,确定话题的一个切入点,形成全文构思的过程。在中考作文中,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围绕题目多方位发散思考,进行多角度的立意,也可以选用大量素材从不同角度共同对同一个话题进行阐释。
下面做一个发散思维训练,请阅读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完成以下练习。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先生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的一般立意是:南郭先生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如果运用发散思维,能有多少种立意?
【发散提示】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
3.从和南郭先生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①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为个人、为事业而出人头地; ②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强的胆识,非一般人可以想象;④能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至少也有两个立意: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齐湣王比齐宣王能干;
②不是因为领导的才干而决定下属的命运,而是因为领导的爱好决定下属的命运。 3.从和南郭先生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也有至少两个立意:①很有可能一起吹竽的还有和南郭先生一样的充数者; ②南郭先生吹竽在充数,肯定有知情者,却知情不报;要么是做老好人,要么是接受了南郭先生的贿赂。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47 写作之构思立意-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47 写作之构思立意-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树立全局意识,注重多向思维,学会有效遴选,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47 写作之构思立意-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47 写作之构思立意-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树立全局意识,注重多向思维,学会有效遴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一)审题与立意: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一)审题与立意,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